17年培训心得 (3)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985362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培训心得 (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年培训心得 (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年培训心得 (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年培训心得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培训心得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年培训心得 (3)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赵柏波为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院组织全校教师在东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培训,个人感觉受益非浅,在此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教师终身学习有了深刻的体会。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备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 所以,教师必须在学习方面做好榜样,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努力让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2、;还要有广博的学识,教学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用时信手拈来,使授课内容有深度,有广度,能出采,能吸引学生;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实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汲取知识,扩大学识,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通过培训,使我对教师的仁爱之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曾经指出,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

3、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教师的仁爱之心,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父母爱子女之爱,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不求回报的大爱。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在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真诚的关怀学生。 老师要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充分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交际等多方面的需要,特别要理解学生在人格尊严方面的需求。 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顺畅对话和沟通的润滑剂。 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理解尊重学生,从而达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交融、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宽容不是妥

4、协,不是迁就,更不是放任自流。 宽容是教师施展教育的一门艺术,是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科学地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使学生在理解、尊重、宽容的良性教育环境中获得成长,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辟概括了人民教师职业道德和良好素质、素养的基本内容,凝聚着国家、社会对人民教师职业的崇尚和敬重,集中体现、反映和寄托着学生、家长乃至时代对人民教师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经过这次培训,我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充电学习,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爱戴、对学生有影响力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