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3932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景区规划与设计,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授课教师:沈实现,课程简介: 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学生在较大尺度的土地上进行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包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城市大型公园绿地的规划等较大尺度的规划设计项目都可以列入本课程的范畴。,课程内容: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解读 2、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普遍模式和成果要求的介绍 3、 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大型公园绿地等较大尺度的规划设计项目的典型案例分析。 4、 指导学生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上掌握一般大型绿地的设计逻辑和方法。,教学目的: 培养学

2、生建立对风景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框架, 初步掌握风景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际规划设计能力。,参考用书:,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期刊 其他关于规划设计案例的书籍,第一部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解读,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 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第1.0.3条 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

3、(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第1.0.4条 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第1.0.5条 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4、,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第1.0.6条 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第1.0.7条 风景区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

5、范的规定。,第2章术语 第2.0.1条 风景名胜区 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19世纪晚期,西方发展出一种代表人类进步的对荒原不可挽回的毁灭的正反情感并存的观念。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散文瓦尔登湖,比尔斯塔特(Albert Bierstadt)和莫兰(Thomas Moran)的西部荒原风景画受到中产阶级的欢迎,在全美范围内展开对自然保护的讨论。而“国家公园1”的概念正是源于一位叫乔治卡特

6、林(George Catlin)的美国风景画家。他在1832年去一个名为达科塔斯(Dakotas)的印第安人部落的路上,对美国西进扩张带给印第安文明和野生世界的影响深感焦虑。“他们应该得到保护”,他写道,“通过政府的某些保护性政策在一个巨大的公园里一个国家的公园,里面有人有兽,在充满野性与生机的最美自然世界里!” 1 国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在美国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国家公园是指面积较大的自然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些也包括些历史遗迹,禁止狩猎、采矿和其他资源耗费型活动。美国的国家公园多数位于西部,目前共有58个,面积约20万k。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则是指由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陆地或水域

7、,包括国家公园、纪念地、历史地段、风景路、休闲地等,总占地面积33.74万k,占美国国土面积约3.64%。,链接:国家公园,随后,卡特林的这个期望通过风景园林师的努力而成为现实。1863年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作为美国卫生署的执行秘书来到加利福尼亚,当他首次参观了优诗美地峡谷(Yosemit Valley)后立刻被它迷人的自然风光所倾倒,他赞叹优诗美地是“大自然中最深厚的崇高之美和最深刻之美的统一”。因此,他积极建议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保护优诗美地这块原初之地,并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满足人们追求“快乐、幸福”的要求。 1864年6月30日国会授予优诗美地为加州州立公

8、园并实行保护。优诗美地作为第一座州立公园拉开了国家公园的序幕。1866年加州州长任命了一个八人小组来管理优诗美地州立公园,奥姆斯特德便是成员之一,他所提出的“伟大的公园必须满足一定的效益,并供人们免费使用”的管理思想,成为后来“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的基本准则。1890年,为了更好地保护优诗美地峡谷,国会又成立了优诗美地国家公园,并在1906年获得了加州政府的转让权。,1872年,国会将位于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边界风景旖丽的黄石(Yellow stone)地区保留为“公众的公园”。黄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授予“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称号的地

9、方。 黄石公园占地8983k,是一片广裹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有着丰沛的降水。公园的中部是覆盖着茂密森林的火山高原;无数的湖泊在其间闪烁,它们彼此串联,形成著名的溪流群,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崎岖幽深的大山中布满了奇花异草,各种动物欢快的活动其间,使大自然洋溢着勃勃生机。,国会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陆续设立了一些新的国家公园,包括红杉树(Sequoia)国家公园、雷尼尔山(Moun Rainier)国家公园、火山湖(Crater Lake)国家公园和冰川(Glacier)国家公园等。,红杉树国家公园 雷尼尔山国家公园,火山湖国家公园 冰川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发展阶段及其

10、特点,随着1864年优诗美地公园和1872年黄石公园的相继建立,世界其他国家对原初之地的原真性和生态价值也日益重视。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公园运动从美国一个国家发展到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从单一的国家公园概念衍生出“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等相关概念。 截至1997年,世界上共有2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有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国家公园与保护区的数目为30350个,总面积约为1323万km2,相当于中国与印度国土面积之和,占地球表面积的8.83%。,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加拿大第一座国家公园:班夫国家公园,第2.0.2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 也称风景区

11、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第2.0.3条 风景资源 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第2.0.4条 景物 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 第2.0.5条 景观 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 第2.0.6条 景点 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

12、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第2.0.7条 景群 由若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第2.0.8条 景区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第2.0.9条 风景线 也称景线。由一连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线性风景形态或系列。 第2.0.10条 游览线 也称游线。为游人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 第2.0.11条 功能区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主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特征。 第2.0.12条 游人容量 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

13、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 第2.0.13条 居民容量 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环境优美、依靠当地资源与维护风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一定地域范围内允许分布的常住居民数量。是限制某个地区过量发展生产或聚居人口的特殊警戒值。,第三章 一般规定 3.1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3.2风景资源评价 3.3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3.4分区、结构与布局 3.5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3.2风景资源评价 第3.2.1条 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第3.2.2条 风景资源评价原

14、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进行;2.风景资源评价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第3.2.3条 风景资源调查内容的分类,应符合表3.2.3的规定。,风景资源分类表,第3.2.4条 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第3.2.5条 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

15、价。 第3.2.6条 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应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第3.2.7条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表3.2.7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2.对景点或景群进行评价时,宜选用项目评价层指标;3.对景物进行评价时,宜在因子评价层指标中选择。,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第3.2.8条 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2.应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3.特级景源应

16、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6.三级景源应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第3.2.9条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征及其综合特征。,第四章 专项规划 4.1保护培育规划 4.2风景游赏规划 4.3典型景观规划 4.4游览设施规划 4.5基础工程规划 4.6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7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9分期发展规划,第4.8.1条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 第4.8.2条 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