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219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1人民 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第二节 儒 学 的 兴 起,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儒学的兴起,背景:焚书坑儒的批判,表现,罢黜百家 太学出现 科举选官(略),第一框题焚书坑儒的批判,课堂探究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秦始皇像,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课堂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

2、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课堂探究4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重点),(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第二框题 罢黜百家,董仲舒生平,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3、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像,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A.

4、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在滔滔的长河中你是一朵浪花在绵绵的山脉里你是一座奇峰你把寂寞藏进乌云的缝隙你把梦想写在蓝天草原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倾诉,你能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有没有联系?,第三框题 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