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87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A)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节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2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

3、会偏大 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其 K 值会变小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种群增长不受资源和空间限制 D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常呈“S”型 4某地为了清除水域内的藻类,从亚洲某国家引进亚洲鲤鱼,导致亚洲鲤鱼在该地泛滥成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该地水域中亚洲鲤鱼种群的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B在该地水域,亚洲鲤鱼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 C亚洲鲤鱼在该地水域的环境容纳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D为控制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继续增长,应将其数量控制在 K/2 5下列关于培养

4、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取等量培养液 B应对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和无氧处理 C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预实验、重复实验等措施均可减小实验误差 D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 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

5、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发生有规律的波动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变化 8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 a-e 段发生了明显 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 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罗非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罗非鱼种群在 a-b 段呈近似 J 型增长 C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

6、b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K1 9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鱼类、鸟类、浮游动物、藻类、芦苇等生物,某些水鸟有秋季迁 徙的习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会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在人的影响下,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物种组成完全发生改变 C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 D浮游动物、鱼类、藻类、芦苇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0下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区内某猎物一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数量变化

7、关系呈正相关 B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 K 值的数据分别为 N2、P2 C该模型反映了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猎物和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11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2一块稻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杂草地的形成及其生态状况的叙述, 错 误的是 A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 B形成杂草地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杂草之间可

8、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13如图为某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已知横轴上的图形与横轴下的图形为对称 关系,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c 段,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a-f 时间段,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很有可能发生了改变 C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 b,最小的时刻是 e Da-b 和 d-e 时间段,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14下列哪种情况下,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两个不同种群的竞争更加激烈 A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B两个种群的生活条件极为相似 C一个种群比另一个种群大得多D两个种群的生殖方式相同 15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

9、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16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 了弃耕不同时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 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 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 C物种

10、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7某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害虫 A 引起的。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小蜂把 卵产入害虫 A 体内,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 A 的其他个体。小鸟特别喜 食害虫 A,也捕食小蜂。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 A 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 小鸟发现而被捕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小鸟的种群密度 B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C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 A,对 A 种群的生存是不利的 D信息对种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

11、统的稳定 18某中学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对原来的一片绿地进行改造,改造前后该绿地的相关变化如下 表所示。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物种数目裸地面积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5020%荷花、睡莲、芦苇 改造后3030%月季、牡丹、丁香 A改造前植物优势种主要是水生生物,而改造后主要是陆生生物 B改造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C改造后该区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D改造后环境受人为影响的程度增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 19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不同步的 B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

12、结果往往偏大 C即使食物十分充足,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型增长 D田鼠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 20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1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 1.0106

13、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 1012 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22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km2。 假设该生态系统存在食物链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 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B在上述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C该食物链中信息传递的方向是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 D当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 2 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3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

14、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 3 种 植物群落类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 长在海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 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BCD 24图 1 所示为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的演替过程,图 2 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物 种数-样方面积”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C物种数随样方面积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 D用样方法调查乔木时,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S1 25在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和石鳖等

15、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 食。藤 壶和贻贝固着于岩石表面,且都以浮游植物为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 查发现实验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 15 种迅速下降到 8 种, 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 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海星被移除后,由于种间竞争,被捕食物种的数量下降 C藤壶的种群密度仅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0 分。分。) 26(10 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

16、装有 10mL 液体培养基(培养基 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 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 a 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 曲线为_型,且种群数量为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 5mL 培养基 M 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 环境容纳量(K 值)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 5mL 培养基 M 中接种该菌的量 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 值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 27(10 分)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 8 个月,是全国著名 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 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 (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其数学模型: NtN0t中,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