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87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训练卷A卷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 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 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 “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 A

3、项正确。 2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 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然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 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的思想影响深远 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 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分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 心发生重大转移,故 C 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

4、不 是消失,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 B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 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 D 项错误。 3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 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 1123 年高丽类似争议 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可知儒 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且影响深

5、远,故 B 项正确。A、C 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D 项不 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 “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 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 【答案】B 【解析】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天人感应思想一定程度上对皇帝作为有制衡作用,故 B 项正确。“罪己诏”是汉朝维护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不能作为汉代所有皇帝善于检讨反省的依 据,故 A 项错误;汉代通过设中朝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 C 项错误;“罪己诏” 一

6、定程度上反映封建迷信思想在汉代传播,故 D 项错误。 5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 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 【答案】D 【解析】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要求开明君主统治,并有贤吏辅助,故 D 项正确。君主立宪是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故 A 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

7、想,并未接 受西方的启蒙思想,故 B 项错误;黄宗羲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但并未提出恢复宰相制度,故 C 项 错误。 6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 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 当时()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私即专制之意,并主张用地方力量来牵制 中央权力,再结合同时期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与之类似,故 D 项正确。清朝中央集权制 度进一步发

8、展,且颜元的“复封建”不能等同于西周的分封制,他只是为了牵制君主专制而已,故 A 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土地私有,故 B 项错误;清初时期政局稳定,故 C 项错误。 7 史料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 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 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 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答案】D 【

9、解析】唐代没有形成理学思想,故 A 项错误;三段材料都未反映民本思想,故 B 项错误;宋元 时期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故“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说法错误,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二 程和朱熹对颜子地位的论述到元代被官方确认,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故 D 项正确。 8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 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 A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 B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熟 C吸收佛道思想更为系统 D强调格物实现内心修养 【答案】A 【解析】“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显然有利于封建统治,故 A 项正确;

10、“被后世封建 统治者扶为显学”强调对封建统治的作用,而不是学说本身,故 B 项错误;“其学说的出现, 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不能体现对佛道思想的吸收,故 C 项错误;理学成为“显学”取决于统 治者的意图,而不是理学的修养方法,故 D 项错误。 9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 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 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

11、硫、 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题, 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故 A 项错误;材 料没有涉及社会需求,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基础很 好,故 D 项错误。 10下表是对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 字,薄如钱唇 沈括梦溪笔谈 3 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 功力不及, 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 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 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 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 (金熙宗 1141

12、 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活 字排集成之,乃活字版传世之最先者 罗振玉金泥石屑 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 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初年,颁行天下, 刻书之式 清蔡澄鸡窗丛话 A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C金属活字印刷在宋代已经出现 D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 【答案】C 【解析】由第一则材料沈括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创泥活字印刷术;由第 二则材料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中的记述可知元朝之前出现铸锡活字;由第三则材料罗振玉金 泥石屑中的记述可知金熙宗 1141 年用活字印刷佛经;由第四则材料清蔡澄鸡窗丛话中的记 述可知宋太宗初年出现铜活字。故 C 项正

13、确。 1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 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 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强调唐本草是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多部官修本草,明代由朝廷颁行 本草纲目,这说明我国药学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故 B 项正确。我国古代药学早在原 始社会就已经萌芽,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因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汉代、 唐代还没有出现

14、宋明理学,药学的发展不可能受其推动,故 D 项错误。 12明末的小说几乎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 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明末的小说几乎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故 A 项正确。 13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 父母

15、、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辞官养亲。这说明宋代()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家庭伦理取代政治伦理 C儒家主导三教融合 D意识形态渗透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官僚政治受到了儒学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影响,“养亲法令”颁 布体现了社会思想对官僚政治的影响,故选 D 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 A 项;B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 项未体现,排除。 14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 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

16、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答案】C 【解析】A 项不涉及“天经地义”信息,排除;B 项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排除;理学把封建伦 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从理论上阐明了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 C 项正确;D 项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排除。 4 15下图为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创作的南枝春早图。画作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写枝干,一枝粗枝由 画面下部右端斜出向上,枝上梅花繁密,含笑怒放,把早春的盎然春意尽情地表现了出来,给人 一种清雅自得之感。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答案】C 【解析】对南枝春早图“含笑怒放”“盎然春意尽情表现”“清雅自得”的描述,符合文人 画特征,注重追求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故选 C 项。市民阶层对文化需求体现在通俗话本等方面, 与材料不符,排除 A 项;文人画大多采用写意手法,不是工笔重彩的风格,也不追求自然风景的写 实描绘,排除 B、D 两项。 16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