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65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A卷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绝密 启用前启用前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政治卷(A)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02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浙江省皤滩古街里的针刺无骨花灯,被民间称为“唐灯”,其工艺源于唐朝,整灯不用一根 骨架,只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片黏贴接合,再覆盖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经十 三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B革故鼎新C博采众长D海纳百川 2戏曲界有句行话:“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京剧、昆曲、梨园戏、川剧等剧种的旦角 手势婀娜多姿、仪态万方,京剧大师梅兰芳独创的 53 式兰花指更是醉倒全世界。对旦角手势发展脉 络的追溯,可以窥测到戏曲表演程式形成与变化的轨迹,体悟到戏曲演员手势创作的无

3、限空间。可 见,戏曲表演中的手势() 体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集中表达了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 是展示我国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BCD 3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榫卯是肇始于我国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项重大发明, 上至巍峨宫殿, 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车辆,小到桌椅板凳,都离不开榫卯技术的应用。在漫长的工艺探索中, 我国古代工匠不断创新,创造出样式繁多、精巧无比、适用于不同器具的榫卯结构,显示了古人的 匠心与智慧。这表明() 榫卯技术注重实际运用,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我国科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榫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记忆,体现了文化多样性 作为传

4、统文化标志的榫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ABCD 4在西藏林立的藏传佛教寺院中,夏鲁寺一反西藏寺院依山而建的传统,静卧于良田万顷的河 谷之上。作为元朝皇帝赐金重修、扩建的千年古刹,它用藏式殿楼配以汉式宫殿楼阁式的琉璃砖瓦 房顶,其建筑风格在西一无二。夏鲁寺() 诉说着西藏与内地文化交往交融的历史 说明了传统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印证了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证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ABCD 5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二十 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 知

5、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 表明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ABCD 6习近平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 团结奋斗。”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家国一体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 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因为() 要推动大众文化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共同的要求和常新的主题 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高举民族精神

6、的火炬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BCD 7“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在哪里,每 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ABCD 82019 年 9 月是第十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部

7、要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 展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 发奋学习、不懈奋斗。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作用都相同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BCD 9“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 神。”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就应该() 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D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102020

8、 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 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 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BCD 112019 年 7 月 6 日,在阿塞拜疆举办的第 43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 20 世纪的重 大考古发现,是实

9、证中华 5000 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获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 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展现历史文化价值 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BCD 122019 年 9 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 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盲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 该教材共选人古代诗文 67 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 篇首)的 49.3%。可见

10、,部编语文教材 的使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BCD 13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103 项技术专利,13 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2019 年 9 月 25 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习近平出席投运仪式并致辞,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体 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战略眼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从 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大兴国际机场顺利投入运营说明了()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

11、人民 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ABCD 14今天,我们做英雄的传人,不是要像战争年代英雄那样炸碉堡、堵枪眼,而是要以爱国情 怀强化历史责任,以民族气节滋养浩然正气。这是因为() 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一定相同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有不同 爱国主义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 ABCD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 调,要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 促进科学

12、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上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 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整合性特点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发展 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 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弘扬区域文化 ABCD 162019 年 9 月 14 日,“2019 遇见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秋大型文化 宣传活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联邦广场举行。活动举办方组织了中国武术、舞龙舞狮,中国音乐等多 场表演。参与的表演者 80%是瑞士人。这充分反映了瑞士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 文化和瑞士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包容性

13、使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借鉴其他一切外来文化 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性 ABCD 17中国女排夺得 2019 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 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女排精神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 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女排精神()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凝聚民族力量 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超越了时代精神 ABCD 18唐朝将我国的历史音乐文化发展到一个前所未

14、有的高度,在历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 了少数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精髓,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特有风格的“唐乐”,“唐乐”随着 中日的广泛交流被引入日本,日本皇室学习中国音乐制度,建立日本雅乐体系。“唐乐”的发展体 现了中华文化() 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在文化交流中获得他国的认同 在世界文化发展领域独树一帜 因其优越性而处于世界的前列 ABCD 192019 年世界杯女排比赛中,中国女排 11 连胜夺冠的消息一时间刷屏网络,网友们纷纷点 赞。中国女排展现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展现民族风貌、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符号。这是因为() 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

15、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女排精神源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女排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女排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BCD 20依依濠江情,拳拳中国心。20 年前,“你可知 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 亲”稚嫩的童音, 表达了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今天专门为澳门回归 20 周年所创作的 莲成一家 , 表达了“一家中国心,明天更美好”的美好祝愿。这反映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 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澳门回归后,爱国主义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澳门同胞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

16、感和民族自豪感 ABCD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3 3 大题大题,共,共 4040 分。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都市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巴蜀文化作为独 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巴蜀文化可从古蜀文化找到源头。古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在东周时期,由于巴 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 化之中。这两次融汇让蜀文化融入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 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进巴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 征的。(12 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