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9761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43.020 T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44072012 代替GB 24407-2009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The safety technique specifications of special school buses 2012 -04 - 10发布 2012- 05-01实施 GB 244072012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专用校车类型划分 . 3 5 要求和试验方法 . 3 5.1 外观标识和主要结构尺寸 . 3 5.2 动力性 . 4 5.3 乘员质量和最大乘员数 . 4 5.4

2、 转向系统 . 4 5.5 制动系统 . 4 5.6 传动系统 . 4 5.7 行驶系统 . 4 5.8 前后保险杠 . 4 5.9 侧倾稳定性 . 4 5.10 车身结构、强度、出口及车内布置 . 5 5.11 信号系统 . 15 5.12 火灾预防和火灾控制措施 . 16 5.13 驾驶员视野 . 18 5.14 车内空气质量 . 18 5.15 行车信息记录及处理系统 . 18 5.16 专用校车后围板上的停车提醒标示 . 18 6 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 . 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顶部结构强度试验方法 . 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停车指示牌 . 2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3、 驾驶员视野的试验方法 . 22 GB 244072012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 24407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与 GB 24407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标准范围(见第1章)进行了修改,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幼儿园阶段3周岁以上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的群体所乘坐的专用校车。”;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删除了GB 24407-2009中4个术语“校车 school bus”、“小学生校车 school bus for

4、 school children”、 “专用小学生校车 special school bus for school children” 、“护板 fender”;修改了 “专用校车 special school buses” ;增加了 “幼儿专用校车 special school bus for infants”、“小学生专用校车 special school buses for primary student”、“中小学生专用校车 special school buse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停车指示牌 stopping signal ca

5、rd”; 增加了“专用校车类型划分”(见第4章); 增加了前碰撞结构的要求和车外标识、车高限值、行李舱体顶部离地高度限值(见5.1); 增加了动力性要求(见5.2); 增加了幼儿专用校车的幼儿质量和中小学生专用校车的学生质量,修改了照管人员的质量,新增了各类专用校车的最大乘员数(见5.3); 增加了转向系统(见5.4)、制动系统(见5.5)、传动系统(见5.6)、行驶系统(见5.7)、前后保险杠(见5.8)、侧倾稳定性(见5.9)、车身结构(见5.10.1)、顶部结构强度(见5.10.2)的要求; 修改了上部结构强度的要求(见5.10.3); 修改了出口的种类、位置、数量和尺寸的规定(见5.1

6、0.4.1.1):重新 规定了乘客门的数量和位置,乘客门尺寸按照轻型和大中型分别进行了规定;增加了“应急门和应急窗不应位于排气管出口的上方,应急窗也不应位于停车指示牌的上方。”的要求;重新规定应急出口的种类和最少数量,其中应急门为基本应急出口;应急门、应急窗和撤离舱口的最小尺寸按 GB 13094规定; 修改了侧窗的结构要求(见5.10.4.1.2):增加了侧窗透明度的要求; 修改了出口的技术要求(见5.10.4.1.3):增加了车辆后围上的应急门开启方式;乘客门和应急门上装玻璃窗的要求;高度小于1700mm的乘客门和应急门对乘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出口技术要求按轻型和大中型分别规定;加严了大中型

7、专用校车对乘客门的要求; 修改了踏步的要求(见5.10.4.2):补充了踏步的其他要求和伸缩踏步的要求; 修改了乘客门引道(见5.10.4.3.1)的要求:删除了GB 244072009图1中垂直平板2对应的模型;删除了 GB 24407-2009中4.6.1.5中对安装在轮罩上座椅前方范围的要求;删除了GB 24407-2009中4.6.1.8和4.6.1.9;增加了引道处地板的坡度要求; 修改了应急门引道(见5.10.4.3.2)的要求:删除了 GB 24407-2009中4.6.2.2的要求; 修改了应急窗的通过性(见5.10.4.3.3):删除了 GB 24407-2009中4.6.3

8、.3中关于乘员数小于33人的车辆的应急出口的规定; 修改了撤离舱口的通过性(见5.10.4.3.4):删除了地板出口的要求( 见GB 24407-2009中4.6.4.2); GB 244072012 修改了通道的要求(见5.10.4.4):修改通道内对台阶的要求,要求车内通道内无台阶;要求 8m及以上专用校车通道测量装置下圆柱直径加大到350mm(GB 24407-2009规定为300mm);要求大中型专用校车的通道高度不小于 1800mm;增加了通道坡度的要求;删除了 GB 24407-2009中4.6.5.4的规定; 增加了驾驶员安全带及其固定点的要求(见5.10.5.1.1.1和1和5

9、.10.5.1.1.3); 修改了照管人员座椅的要求(5.10.5.1.2):增加了幼儿专用校车和中小学生专用校车照管人员座位数量的要求,修改了照管人员座位位置的要求,修改了小学生专用校车上照管人员座位数量的要求。 增加了幼儿座椅的要求,并修改了学生座椅的要求(见5.10.5.1.3):修改了小学生安全带及其车辆固定点的要求,要求必须为2点式安全带,要求最多采用2+3座椅布置形式,增加了靠背厚度、靠背最大高度、靠背宽度的要求,调整了座椅扶手高度范围,要求驾驶员座椅R点所处的横向垂直平面以前不得设置幼儿及学生座椅,要求座椅必须软化处理;调整了单人座椅的宽度要求;增加了幼儿和中小学生座椅的相关项目

10、要求;单人座椅的座垫宽度最小值由400mm调整为380mm;删除了行动不便乘客的相应要求(GB 24407-2009中4.3.6); 修改了就坐乘客空间的要求(见5.10.5.1.4):增加了幼儿专用校车座椅座间距、中小学生专用校车座椅座间距、照管人员座椅座间距的要求,修改了座间距测量示意图;新增了位于隔离物或其它非座椅的刚性结构后面的乘客座椅座垫前沿到前部障碍物的水平距离最小限值;新增了幼儿座椅、中小学专用校车座椅和照管人员座椅的就坐乘客的上方空间的要求;轮罩处的自由空间由1200mm修改为1250mm,外侧座椅椅脚靠近侧围处删除了一组尺寸; 修改了座椅前方约束隔板的要求(见5.10.5.2):约束隔板的位置确定由GB 24407-2009中的R点确定修改为根据G点确定,G点按比R点靠后100mm;增加了幼儿专用校车座椅的约束隔板位置、中小学生专用校车座椅的约束隔板位置、照管人员座椅的约束隔板位置;增加了约束隔板软化的要求;修改细化了约束隔板下缘离地的高度要求;修改了约束隔板的要求; 增加了适用于幼儿和小学生的扶手,完善细化了扶手的要求(见5.10.5.3); 增加了急救箱(见5.10.5.5)、内装饰件(见5.10.5.7)、信号系统(见5.11)的要求; 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