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9748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8.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地公园设计-董志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会发现一个乐园 充满了新奇 景观规划设计 11级研究生 董志冶 12年 4月 葫芦岛打渔山三角地公园 葫芦岛市 锦州港 项目距葫芦岛市 10公里,距锦州港 8公里,临近滨海公路交通便利。 项目位置 目录 1、协调公园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2、确定公园的性质、规模和特点定位 3、确定公园的平面和分区 4、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各项功能的相应内容和设施 5、确定公园的布局形式 6、确定公园的交通系统 7、确定公园的主要服务设施 8、用地平衡 场地分析 通过现场卫星地图可见场地周围视野开阔,南北方向与河渠相临,无高差,周围为盐田地。总面积 56320平方米。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项目

2、基址位于振兴大道和沈港路交汇处,东面有打渔山自然保护区,交通便利,介于葫芦岛市与锦州港之间,沿河渠属于滨水场地。 通过给定 CAD分析区域内有 2个变电场位于场地的东北方向、东南方向。 公园定位 城市公园 的传统功能主要就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改善生态和预防灾害方面的功能得到加强。现代城市充斥着各种建筑物,过于拥挤,存在缺乏隔离空间、救援通道等问题,城市公园的建设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解决办法。另外,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许多知名的大型综合公园以其独特的品位率先成为都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城市公园也起到了城市旅游中

3、心的功能。 根据服务半径不同,社区性公园为提供社区居民日常游憩之用,如居民下班、放学或星期例假日游憩运动、交谊之用,服务半径为 1,600 公尺,面积约为 20,000 至 40,000 平方公尺。以面积规模为标准 公园绿地管理及设施维护手册(内政部营建署, 1999)将公园绿地之类别依面积规模予以界定: ( 一)邻里性小型公园(面积 2 公顷以下) ( 二)地区性小型公园(面积在 220 公顷之间) ( 三)都会性大型公园(面积 20100 公顷之间) ( 四)河滨带状型公园(面积 530 公顷之间),三角地公园规划面积 56320平方米所以被定义为 地区性小型公园 。 平面分析 通过对道路

4、分析沈港路与振兴路都是交通繁忙的道路,因此人流量相对较多因此设置 2个沿道路入口方便通行,因为周边尚未开发完全在西面开设一个未来扩建的主入口。根据当地冬季刮东北风,夏季刮西南风。 红旗河 布局设计 根据服务半径 150米我取 100米,按照 120米距离矩阵排列形成 转化 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初步设定有观赏游览区、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文化活动区、可以满足人们的休息、散步、赏景等需求。根据资料葫芦岛是一个温带季风性气候,温度冷暖适宜气候良好,葫芦岛是一个旅游城市周边有许多风景名胜,并且有红山文化,依山伴海,地势平坦。所以根据上面提取一些元素,比如葫芦、红山文化符号、海洋符号、适宜的气候适合北方植

5、物生长。 红山文化符号 海洋文化海浪曲线 道路分析图 公园主干道 公园次干道 公路 功能分区图 特色雕塑 特色廊架 游园观赏区 特色喷泉 绿化区 休息观赏区 功能分区图 1 2 3 4 3 5 6 8 7 9 6 7 8 9 1 2 3 4 5 6 8 7 9 主入口 入口景观 休息观赏区 特色林间道 特色廊架 游园观赏区 次入口 次入口景观 滨河景观 入口效果图 特色林间道效果图 休息区效果图 次入口效果图 游园观赏小路 休息区效果图 雕塑效果图 喷泉效果图 次入口道路关系效果图 滨河喷泉效果图 特色廊架效果图 特色廊架效果图二 滨河效果图 滨河效果图二 鸟瞰图 第 3.1.1条 公园设计必

6、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第 3.1.2条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 A/Am ( 3.1.2) 式中 C 公园游人容量(人) A 公园总面积( m2) Am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 m2/人) 第 3.1.3条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 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 30m2为宜;近期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 ,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可酌情降低,但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2。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 100m2。 第 3.1.4条 水面和坡度大于 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 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其指标应符合表 3.1.4的规定。 青春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充满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