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14196967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篇读书分享体会演讲自开展“月读一本书”活动以来,我认认真真的读了几本书,其中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专家张宏杰著的顽疾一书给我的感触最深。这本书通过对清朝的反腐败措施、中国官员的俸禄制度以及历史上官吏的生活状态三个方面对腐败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读了这本书,我有几点体会:一、制度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对于腐败问题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反腐败措施并不少。比如中国传统的“人性本善”思想,提倡以德养廉;北魏太武帝建立了“举报制度”,“其令天下吏民,得举告守令不如法者”,意思是号召天下百姓可以跑到皇帝面前举报其官长。北魏甚至制定了类似于现在的“财产公开制度”和“长期追责制度”;

2、明朝初期朱元璋发明了通过群众运动来反腐,他发布的大诰中宣称,百姓如果痛恨一官吏,可以不经法律程序直接捉拿,送到他面前。这种种规定最终都没有解决腐败问题,原因在于,这些措施都没有触及根本。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制度腐败问题,一切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决定一切,权力支配一切。在古代中国,政治地位高于一切,政治权利高于一切,政治力量可以向一切生活领域扩张。想要致富并保持财富,只有通过做官。“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能富者”。通过权利,可以无限度的获得巨额财富。二是权力不受约束。中国古代讲究人治,因此权力的运用表现出极大的任意性。皇帝可以对天下一切人随意,地方官员则是各地的“土皇

3、帝”,在地方上说一不二,独断专行,他们对上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对下则永远英明、正确,因此很容易作威作福。三是低薪制导致腐败恶化。中国古代大体上都是采取的薄俸制。哪怕是以高薪著称的宋代,对于广大低级官吏也采取的是薄俸制。更有甚者,北魏和元朝早期还采取无俸制。这种低薪制造成真正奉公守法的官员生活极其清苦,大部分官吏则是想尽办法弥补亏空。因此贪污腐败不可避免。二、制度反腐是最有效的手段。我讲一个封建时期中国反腐败史上的特例,大清王朝唯一不贪腐的衙门海关。当时的历史背景是: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在混乱期间,上海海关运转失灵,海关官员逃到了租界,但是外商的船只还在港口等待,贸易还需要继续进行,

4、英美法三国领事商量后决定三国各派一人,成立了“税务司”,代替中国政府管理上海海关。这种代管其实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严重侵犯。不过令中方意外的是,外国人居然能诚实认真的收税,收到的税款也如数交给了中方。在外国人的管理下“税收大增,政府善之”。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脑洞大开的同意由英国人代管中国海关,并写入与英美等国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中。基于种种原因,1863年,赫德接任总税务司,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对中国海关的管理。赫德采取了四种措施防止腐败:1、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对记账形式进行改革,采用英国当时最新财政制度中的会计制度体系,让收入支出更加明晰,做假账更加困难,提高海关行政的

5、效率。2、建立有效的审计制度。专门设立了独立的机构稽查账目税务司,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不当的行为,立刻停止相关负责人职务。3、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逢进必考,在选择海关雇员时全球招考,公开选拔,先后在上海、广州、青岛、九龙和伦敦等地设立了考点,不论谁介绍来的人,都必须参加考试。赫德的一个朋友和一个同学的孩子就因为没有通过考试,最终没有被录取。4、进行工资制度改革。采取高薪养廉,公开薪金。从最高等级的税务司到最低等级的稽查员:薪金为9000两240两都有明确的分类规定。此外,员工还享有年度奖金和福利津贴,干的越久,待遇越高。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6、和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腐败。综合来看,赫德对中国海关的改革采取了几项相互关联的管理制度,高薪激励机制让员工“不想贪”,会计和审计制度让员工“不能贪”,严惩制度让员工“不敢贪”。当然赫德对中国海关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最大的问题是对中国人的歧视,把中国海关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但是从制度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改革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成就了“大清王朝唯一不贪腐的衙门”也就不难理解。三、制度反腐关键在于法治。法治有别于人治,人治更强调道德的力量。赫德在和中国官员探讨“道德”话题时说:“我说中国人和我们不同之处可以追溯到根本的出发点:中国人说人性善,我们说人性恶。中国人因而

7、求助于教育养成的规矩;我们则通过惩,对违法进行治理和处罚,树立法律和规章。”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始终是宣扬的人性本善的思想。然而在腐败问题上,只有明确严谨的法律和制度,才是相对于道德更加行之有效可操作的手段。现今我们的反腐工作,也正是这么一步步走下来的,从制度上入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八项规定到准则和条例,从基本约束到根本制度的改革,做好制度建设的同时,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只有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好制度运行,将治标和治本有效结合,才能最终取得反腐败战斗的胜利。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一书,我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了阅读。作者王振耀先生原为民政部司长,后辞官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该

8、书围绕机关规则、公务员细节、官员沉思录、政府大趋势等四大方面的问题展开联想、感悟和阐述,对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有很大的帮助。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由于身处办公室行政科这样的窗口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都是与种种琐碎、细致的工作打交道,因此,对于王振耀先生在书中讲述的细节决定成败一说感受尤为深刻。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想。王振耀先生认为国家机关普通公务员案头改进一小步,中华民族就会提升一大步。这实质上说的就是行政管理一定要注重细节,一定要不断从日常行政细节中找到需要完善的地方,才能真正使行政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细节决定成败。但是,生活当中人们并不一定能发现身边的某一个细

9、节决定着自身的成败。更进一步说,很多人忽视并缺乏从基本的视角发现需要完善细节之处。在我们身边,也许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很多,但是愿意把事情做细的人却不多;我们不缺少精明能干的管理者,但缺乏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但缺乏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其实,无论行政管理还是企业发展,甚至家庭建设,需要完善的细节几乎无处不在。“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而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殊不知,在很多时候,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不为人知的细节。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

10、国家。”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准备与里奇蒙德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与敌国交战,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这就是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了百分之百的失败。深山叠翠藏古寺的意境,缘于山谷间回荡的钟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美感,缘于蹄边纷飞的彩蝶。而今日,在我们人大机关,领导洞察细节、科学决策,干部职工团结合作、各司其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细节是成功的关键,细节是制胜的法宝。事事精细成就百事,时时精细成就一生。那么,我们又应如何注重细节,做好人大机关各项具体工

11、作呢?我认为,一要增强“四种意识”,进一步做好机关工作。一是政治意识,作为机关干部,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大局意识,要善于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把具体问题研究得透彻,把工作做得细致;三是服务意识,要做到不让领导安排的工作在自己手里延误,不让办理的事项在自己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原本可避免的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四是奉献意识,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对人大工作的满腔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融入到工作当中。二要坚持“五勤”,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一是眼勤,各类文件要认真阅读、领会精神、吃透政策,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当中找准重点,明确目标;二是手勤,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分类、记录和资料的积累、留

12、存;三是嘴勤,在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中,要勤问、勤请教、勤汇报;四是腿勤,要结合实际,经常开展调查工作,熟悉掌握各项工作动态;五是脑勤,对各类问题,要认真分析,对收集的信息,要深入研究,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三要把握“五点要求”,提高具体事务工作效率。一是及时,面对日常工作,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谋”;二是准确,任何一项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数据要准确、情况要明确,有关汇报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三是有序,学会摆脱忙乱,有主有次,分清轻重缓急;四是仔细,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要严谨仔细,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敷衍。五是精通,要精通办公自动化程序,娴熟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13、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细节的积累就是生活、就是学习、就是工作、就是我们的每一天。把握生活的细节,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多美丽,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更懂得努力的付出。让我们恪守这样的座右铭:“做人不贪大,做事不计小;小事成就大事,细节铸就辉煌”!读书分享体会演讲“潜规则”,这是一个神词。世间所有上不了台面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都被冠之以潜规则。这一词最早是由著名作家、记者、历史学者吴思先生在其著作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提出的,他本人也被称作是“潜规则概念之父”。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在这部以历史为解读对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叙述了历史上值得

14、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案例,生动、有趣地讲述着官场的故事。全书主要讲了三组关系,即官吏与老百姓的关系、官吏与上级领导包括皇帝的关系以及官场内部的关系。作者运用大量明清时期的史料、笔记、小说,通过一种利害得失的计算,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维持这三组关系运行的,既非律法,也非道德,而是一套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那么,到底什么是潜规则呢?简单地说,就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这种规则是人们(尤其是官僚权势集团)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作者是这样论述的:“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

15、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书中的三种关系值得我们深思:1.官吏与老百姓的关系书中讲到,中国的百姓,从未奢望过真正的公平。并给百姓们的诉求,起了一个名字叫“第二等公平”,并用一个事例来做论述。在清朝规定,各州县驿站的草料,应有各级政府,向百姓以市场价购买。这种规定

16、,就是“第一等公平”。第二等呢?就是各级政府,直接向百姓征收草料,不付钱。第三等就是,不但不给钱,还要收钱,你不给好处,官吏便不收你家的草料,并随后以“抗命”的罪名,将你收押。那么官吏为什么能这么做呢?因为官吏们拥有“合法伤害权”。“合法伤害权”,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法律范围内的、低成本、低风险的伤害百姓的能力。即,在所有事件模糊的地方,官吏都有权让事情的走向发生巨大的变化,也正如民间的另一句谚语“官断十条路”。比如,村子里有一家失窃,官吏便以村内某一富户人家存在嫌疑,将其收押,然后在旷日持久的办案过程中,进行勒索。然而是否有嫌疑、是否需要收押、办案效率如何,都组成了官吏们的“合法伤害权”。与官吏这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合法伤害权相比,百姓想对抗官吏则是一件高成本、高风险的事。首先越级告状,沿途的路费便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同时更多地还要面对“官官相护”的无功而返。即使,像在开始提到的“驿站草料”问题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