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石头布故事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6942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刀石头布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剪刀石头布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剪刀石头布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剪刀石头布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剪刀石头布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刀石头布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刀石头布故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刀 石头 布故事 作者: 日期:剪刀、石头、布舒辉波下午要录象了,上午我们在演播厅彩排。在下午的节目中我们有一个环节,需要6个孩子分成2组玩一个游戏,他们黑白板很快就分成了2组,所谓黑白板就是小朋友们有的出手心有的出手背,出手心的叫白板,出手背的叫黑板,出手相同的为一组。我想这样的分组方法好多小朋友们都玩过,我们小时侯跳房子或者斗鸡分组的时候也采用这个方法。我以为他们这样分组了就算可以了的,谁知道他们又嚷着要分个先后顺序,于是每个组派出了一个代表,然后剪刀、石头、布,于是就分出了先后。孩子们兴奋地闹着猜拳的时候,我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了奶奶讲给我的那个故事,关于剪刀、石头和布的故事。那个时候我

2、并不知道剪刀、石头、布是孩子们用来猜拳的一种游戏。我把节目的彩排交给了现场导演,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观众席上,在明明灭灭的灯光下重温着奶奶的故事。剪刀剪刀在1938的鄂北板桥店镇是一只鸡的名字。那个时候奶奶有多大呢?大概是20岁的样子,因为奶奶说她18岁就出嫁了。那年,奶奶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于是奶奶就抱着剪刀到了太奶奶家,奶奶想把这只名叫剪刀的鸡送给太奶奶补补身子。要知道,奶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奶奶和剪刀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是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只名叫剪刀的鸡把奶奶当成了它的妈妈。剪刀不知道是谁家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总之有天奶奶从菜园子里砍了3根莴苣回来的时候,在她

3、的身后就跟着这样一只黄绒绒的小鸡,小绒球一样滚动着的小鸡张皇地啾啾叫着,在奶奶的身后,紧跟不舍。于是,奶奶就把新鲜的莴苣叶切碎了拌上芝麻喂它,小鸡吃完了之后,把它嫩黄的小嘴在地上左右擦了擦,然后很满足地伸了伸脖子,斜靠在奶奶的裤角边,微闭着双眼,不再张皇地啾啾鸣叫。奶奶去菜地,小鸡也跟着去菜地,奶奶上茅房,小鸡也跟着上茅房,只要见不到奶奶,它都会张皇地鸣叫,须臾不肯离了奶奶。就这样,这样一个小绒球就在奶奶的身后滚着滚着,直到身上嫩黄的绒毛换成了白色,再换成了黄色,最后,身为母鸡的它竟然和公鸡一样,在尾巴上支棱着4根红黑的羽毛,交错而生,就像背上扛着一柄漂亮的剪刀,于是,它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剪

4、刀。奶奶抱着剪刀的时候,剪刀的喉间发出一种咕咕的声音,奶奶知道,这是一种信任和满足,甚至,当奶奶把雪亮的菜刀架在剪刀的脖子上的时候,它也是如此地平和与温顺,它的喉间轻轻地咕咕着。于是,奶奶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落在雪亮的菜刀上,落在剪刀油亮光滑的羽毛上,剪刀睁开眼睛看着奶奶,杏黄色的眼珠子圆溜溜的,剪刀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恐惧与不安,它很平静地把脖子搁在奶奶雪亮的刀口上,平静地就像枕在奶奶的脚上一样。这个时候,大病初愈的太奶奶说话了,她说,留着它吧,是个伴。于是,剪刀就留在了太奶奶的小院里。太奶奶的小院里有棵石榴树,鲜红的石榴花把柔软的枝条都压弯了,剪刀在小院里咯咯地走着,很快,它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新的

5、环境。或者说,剪刀似乎从来都以为自己是生活在这个小院里,现在只是从奶奶那里回来了。太奶奶问奶奶,他有消息了吗?他就是奶奶新婚的丈夫,我的爷爷。奶奶结婚不久爷爷就参加了红军游击队,然后就再也没有爷爷的任何消息了。奶奶伤感地摇了摇头。太奶奶说,你回去吧。奶奶在民国的25年她18岁的时候出嫁的,那年是1936年,过了一年,1937年的上半年,太爷爷去世了,到了1937年年底,日本人攻陷了南京。当时奶奶的哥哥在南京国的民政府任军职,南京国的民政府陷落之后,太奶奶就不知道她唯一的儿子的任何消息了。于是,太奶奶就盼着过年,1937年终于过去了,太奶奶还是没有在春节的时候把她的儿子盼回来,于是,太奶奶就病倒

6、了。在剪刀的陪伴下,太奶奶一点一点地恢复了。剪刀长得更漂亮了,绝对是母鸡之中的美女,而且它特别肯下蛋,剪刀还有剪刀下的蛋,成了太奶奶生活的全部。太奶奶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守着一个空落落的小院和一只不会讲话的剪刀,守着她那所剩无几的光阴的太奶奶,她是个孤独的人。石头石头的妈妈是一只黑白相间的非常美丽的中国的土狗,这也注定了,石头也是一只狗。有一天,石头的妈妈不知道为什么被人追打,当她躲进太奶奶的小院的时候,它的一只腿已经被打断了,嘴角正流着血。能够躲到太奶奶的小院里,并且在墙角下躺下,这似乎已经用完了它所有的力量,当太奶奶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虽然它的目光里仍然充满了恐惧,但它已经没有力气再站起来

7、奔跑了。太奶奶转身端来了一瓢水,它看了看太奶奶一眼,在太奶奶温暖目光的注视下,它的目光里渐渐消散了那些恐惧,它紧张着的身体彻底放松了,它放心地躺了下来,把头搁在地上,闭上了美丽的眼睛。太奶奶发现,它的尾巴下面正在淌血,这是一只快要分娩的母狗。它伸长着粉紫色的舌头,低声却很忧伤地呜咽着,很快,一只小狗从它的尾巴下面滑了出来,接着又是一只,然后还有一只。第三只小狗出生之后,它很想回过头来望一眼她的孩子们,它甚至还伸了伸舌头,想舔一舔它的那些孩子,但是,它已经没有一丝气力了,分娩让它彻底地细若游丝,它嘴角的血迹已经干枯成褐色,它积蓄了很久的力量,才勉强伸了伸舌头,舔了几下瓢里的水,望着太奶奶摇了两下

8、尾巴,然后阖上眼睛,泪水打湿了它脖颈下面的泥土。它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太奶奶和剪刀一起望着这只美丽的母狗在死亡之前生下自己的孩子,太奶奶和剪刀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太奶奶抹了抹眼泪,把那些闭着眼睛正四处寻找奶头的三只小狗一只一只地抱了起来,走进屋里。剪刀跟在太奶奶的身后,也默默地进了屋。后来,那三只小狗,只剩下一只还有呼吸,但它一动不动,也不发出任何声音,就像石头一样,于是,它就有了自己的名字,石头。太奶奶在离石榴树不远的地方挖着土,她需要挖一个很大的坑,才能把石头的妈妈以及它的兄弟或姐妹埋进去。当太奶奶沉默地挖着的时候,剪刀一会儿歪着头看太奶奶,一会儿歪着头看躺在地上只有呼吸而一动不动的石头。当

9、太奶奶挖累了,坐在椅子上喝水的时候,剪刀跳进了土坑里,用它的爪子用力地扒拉着,不知道它是在寻找蚯蚓和虫子还是它想帮太奶奶挖土。于是,太奶奶就捧着茶碗望着剪刀笑了,剪刀不知道是因为找到了它喜欢的虫子还是因为看见了太奶奶的笑容,它也欢快地咯咯地唱着。唱着唱着剪刀就拍打着翅膀跳了上来,它去生蛋去了。后来,石头能够活下来就是因为剪刀下的蛋。太奶奶把剪刀下的蛋和水一起调了蒸成黄澄澄的鸡蛋羹,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喂给石头吃。就这样,石头渐渐地睁开了眼睛,它漆黑的眼睛也渐渐有了光亮,它粗短的尾巴可以左右地摇晃来表达它快乐的心情,并且它还可以摇摇晃晃地走到剪刀的跟前,瞪着圆圆的黑狗眼,巴巴的仰望着身形俊朗的剪刀,

10、剪刀也歪着头瞪着它美丽的杏黄眼望着这块肥厚的可以摇摆移动的石头,它们对望了好久石头大概是脖子扬得有点酸了,就摇了摇尾巴,走近一步,蹭着剪刀丰美的羽毛。剪刀的吼间发出了满意的呱呱声,那声音里充盈着无限的温柔。吃着剪刀营养丰富的鸡蛋,石头生长得很快,体型很快超过了剪刀,尽管如此,石头还是喜欢很依恋地蹭着剪刀的腿和脖子,或者绕着石榴树追逐着快乐地咯咯唱歌的剪刀。追着追着石头就没轻没重地把剪刀扑倒在地,于是剪刀就会很生气地啄石头几下,然后拍着翅膀跳到石榴树的枝桠上,望着石头咯咯地叫着。把剪刀扑倒在地是石头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当剪刀生气的时候石头就很无辜,它很不理解,于是就歪着脖子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剪

11、刀,望着望着,它就打着转儿咬自己的尾巴玩。捧着茶碗的太奶奶忘记了喝茶,张着嘴露出她剩下不多的几颗牙齿呵呵地笑着,也许是受了这笑声的鼓舞,剪刀和石头就都拥了过来,在太奶奶的膝下蹭着,剪刀会轻轻地啄太奶奶的小脚穿着的千层底,而石头则撕咬着太奶奶的裤脚,不停地摆着头呜呜地扯着。太奶奶说你个狗东西,口水把我的裤脚都打湿啦,滚,滚,都给我滚开。于是,剪刀和石头就相互追逐着跑开了1938年5月,徐州沦陷,骄狂的日本侵略军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企图在武汉发起最后一击,实现其3个月的的图谋。6月,妄想速战速决的日军调集了14个师团、3个旅团,还有机械化兵团、航空兵团和舰艇120艘,总兵力近40万人,

12、在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的指挥下,分两路沿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扑向武汉。1938年10月,各路日军突破了国的民党军的外围防线,逼近武汉。 10月25日,武汉三镇失守,至此武汉大会战结束。举世瞩目的武汉大会战,历时4个半月,是中国的抗战史上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此次会战,中国的守军共歼日军10万余人,有力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段历史,是后来我读书之后了解到的,当时生活在板桥店镇的奶奶和太奶奶们显然并没有如此宏观地知道当时中国的的格局,他们只是知道日本人来了,大概日本人觉得小镇太小所以又走了。日本人来的时候,板桥店镇的保长自杀了,但副保长郭麻

13、子则归顺了日本人,成了日本人的伪乡长,负责协助日本人管理小镇。日本人帮助伪乡长的一群乌合之众武装了简单的枪支,从此,郭麻子有了自己心爱的盒子炮和一只正宗的日本军犬。当然这只是我根据历史的一些推测,奶奶只告诉我小镇的街头上,经常可以看见伪乡长郭麻子腰挎盒子炮,手牵日本狗,头望青天,耀武扬威地对着每个人都颐指气使。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敢怒而不敢言,顶多只能“道路以目”。日本人的铁蹄过处,给小镇上幸存的每一位居民的心中都留下了创伤,然而逃难归来重新收拾残破家园的小镇人甚至连日本人都没有见过,而那些不幸遭遇过日本人的乡亲们,则几乎无一幸存。所以,小镇上,人们仇恨的目光都望向了日本人的走狗郭麻子和那条日本狗

14、。石头的妈妈就是因为小镇居民们的家仇国的恨而死掉的,石头的妈妈居然怀上了日本狗的种。也就是说,石头的爸爸就是那只日本军犬。我想,当时石头妈妈的主人一定是含着泪和其他人一起追杀着自己心爱的狗,这只美丽的中怎么可以和践踏华夏残杀中国的人民的日本狗发生爱情呢?怎么可以?当时,听奶奶讲到这里,我内心的情感非常复杂,以至于对石头,我到底是该爱还是该恨,我自己都有些说不清楚。太奶奶没有把家仇国的恨和这样一只名叫石头的小狗联系起来,她只是觉得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在这日薄西山的晚年,在这个安静的小院里有着这样两只生灵的陪伴,她觉得生活里有了许多声气,并且对这鸡飞狗跳的俗世生活生出了几多眷念。布在一个夜黑风高的

15、寒夜,板桥店镇的青石街上响起了一串清脆激越的马蹄声,在太奶奶小院的门前,一个身材魁梧一身戎装的军人翻身跃马而下,高筒军靴“喀嚓喀嚓”地打破小镇静寂的暗夜。“咯吱”一声门响,太奶奶身披棉袄,一手端着在风中飘摇不定的豆油灯,一手抹着眼角滑落的浊泪只听见高筒皮靴“咔嗒”一声碰撞,暗夜中的军人一个标准的军礼之后,上前一步,双手抱紧了太奶奶,哽咽地喊道:“妈妈!”尽管奶奶在给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细节,但只要我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犹如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一遍一遍地放映着,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相信,当时太奶奶唯一的儿子就是这样回家的,就是这样,见过他的母亲并永别了他的母亲,就这样,骑着战马告别妈妈壮士一去不复返。在祖国的母亲遭受蹂躏的时候,总有许多儿女跃马策鞭战死沙场,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如果没有奶奶给我讲剪刀、石头和布的故事,我就并不知道,奶奶还有个战死沙场的英雄哥哥。我想,当太奶奶知道了自己的儿子依然活着,肯定非常高兴,并且欣慰,这对于太奶奶来说绝对是个惊喜,因为,太奶奶原本以为,她的这个儿子在南京陷落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 太奶奶的儿子走了之后,家里多了一只猫,叫布。布通体漆黑,只是四只爪子是白色的,像是穿着美丽的白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