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751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一)免疫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两种 B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22016南京模拟下列关于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浆细胞识别抗原后可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 C切除胸腺的幼鼠,其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也不正常 D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表现32017镇江三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

2、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吞噬细胞能促使被HI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C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D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3、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该受体失去功能。下列关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更加灵敏 B患者肌肉紧张度下降 C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 D刺激患者皮肤,患者能感觉到疼痛6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T细胞内通过二分裂迅速

4、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 B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 D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7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下列观点中,该材料支持的是() ADC来源于记忆细胞 BDC与吞噬细胞有相似的免疫功能 CDC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DC激发免疫应答的过程不需要抗原参与8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

5、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第8题图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与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有一定关系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9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第9题图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

6、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 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CT淋巴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102016镇江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0题图 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属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C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DE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二、多项选择题112016无锡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人体

7、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D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13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3题图 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

8、正变负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效应B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三、非选择题142016连云港模拟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和验证T淋巴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当_病毒再次侵入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存活率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