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196679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2)精编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中国电子政务, 历程 现状 问题,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1.办公电子化(G2E):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公共部门关内部事务。如:培训、人事行政、公文流转等。 2.管理数字化(G2G):政府管理数字化,包括中央政府对国家管理以及地方政府对城市与地区管理两个层面。 3.服务网络化(G2B、G2C):运用互联网完成政府对企业、公民的服务。例如,电子税务、电子工商、电子身份认证等。 4.监督公众化:通过政府公务电子化,将政府行政管理流程向社会公开,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一.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启动:关于现代化的畅

2、想 历程:关于阶段的划分 成绩:20多年来的变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五阶段论: 1984 ,起航,“海内工程” 1992 , 开展“三金”工程 1999 ,政府上网年 2003,基础平台与制度建设 展望“十二五”,1.1 萌芽阶段,标志性事件 1984:国家计委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 办公自动化1985“海内工程” 1986: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阶段特点,一些强势部门在办公中运用了电脑,个体效率有所加强,办公规范化程度提高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业务的某些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文件单据凭证录入、打印 局域网内实现信息交换 大量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于政府办公,1. 2 试验阶段(19

3、921998),标志性事件 199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1993,始建“金字工程”(金桥、金关、金卡) 1998年4月“青岛政务公众网”开通,1.2.2 “金字工程”,国家推动的,以“金”字打头的一系列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工程项目 主要是“垂直领导”部门的重要的业务系统 有些反映了提升部门执行效率的要求,有些反映了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 例如,“金桥(交通运输)、金关(海关)、金卡(银行)”等,1.2.3 阶段特点,社会信息化掀起狂潮 大规模引进软件、硬件技术 互联网急速膨胀 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弊病初现端倪 理论研究快速发展,拓展资料:电子政务研究常见刊物,1.3

4、推广阶段(19992002),1999:政府上网年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 同年5月,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到1470个。,标志性事件:“政府上网工程”,1.3.1国家政策,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36号)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国办发 200125号),2001年12月,成立“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 2002年

5、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发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电子政务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 国家机关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 面向公众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 电子信息资源库:资源共建共享,政务内网、政务外网,1.3.2 基础建设层面,“三网一库/两网”始于21世纪初期,三网一库关系图示,1.3.3阶段发展特点,确立了指导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 明确了主要任务 兴建多个重点工程,参见: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1.3.3-

6、1指导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要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各地区、各部门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协同建设,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资源共享,安全保密” :从全局出发,打破条块分割,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1.3.3-2主要任务,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办公决策服务系统。 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建设。 三是筹建办

7、公业务资源网及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网站。 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库。 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 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1.3.3-3重点工程建设,从三金“金桥,金卡,金关”到十二金 金税,金财,金审,金盾,金保,金智 金农,金水,金质,金旅,金贸,金卫,1.3.4应用案例:中关村海淀园,2000年7月28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正式开通。 2000年12月31日,数字园区扩大交互式网上办公职能范围,应用了一表式通用申报系统,提高了园区的性能,进一步推进了管理与服务方式的转型。 从2001年4月1日起,海淀园6000多家企业全部

8、实行网上办公。,几点经验,具有较好的信息化环境 服务导向 高素质的服务对象 验证了某种可能的推进路径:基层应用推动 成立了政府控股IT公司,实施项目外包,1.3.5 该阶段暴露的主要问题,实践层面:以信息上网为主,而非服务上网;信息上网,不等于“政务公开” 管理领域:缺乏整体性规划,制度规范的可操作性不强 工程建设领域:“重”硬“轻”软,重复建设;标准化建设启动较慢,阶段小结:整体推进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部门领导,办公厅,信息部门,电子政务推进办公室,电子政务整体规划、 软件硬件解决方案,电子政务实施政策、法规以及规范体系,1.4 走向制度化(2003“十一五”末期),标志性事件 2003:中国

9、电子政务年 2006.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开通 2009年底,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1.4.1 电子政务环境的发展,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 2003年,行政许可法 2004年,电子签名法,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2007年,政务信息公开条例 2006年5月,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电子政务行动计划,行政许可法与行政权力清理,1.4.2 制度建设情况,2003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技部、信息产业部联合

10、颁发的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2005.4 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512号) 2005年4月,中组部、人事部、国务院信息办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 2005年9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试行),2006年3月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007年3月电子政务保密管理指南 2008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制度建设情况(续),1.4.2-1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服务与应用系统 信息资源 基础设施 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管理体制,总体目标,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

11、络基本建成, 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 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 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1.4.2-2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第一,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第二,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12、。 第三,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 第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 第五,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1.4.3应用案例:中国电子口岸,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外汇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 背景“金关工程”,1.4.4 阶段特点,2002年前: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还主要停留在网络设施、政府上网、若干重点领域和相对比较基础层面建设

13、,2002年后: 全面启动阶段,发展速度整体加快 规章制度向电子政务建设全领域覆盖 信息服务普及,网上办事、在线监督项目增多,1.4.5 问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互链互通不足 “重”内“轻”外,外网建设等任务未能完成 “重”信息发布,“轻”在线应用 电子签章仍不能实现,案例:广州,公开部门预算方面大幅退步,2009年,广州市114个政府单位在网上公开了预算(全国仅此一家) 2010年,仅有21个单位坚持主动公开预算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表示,2010年财政部明确规定,大预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算由各部门自己公开,所以如果部门不公开预算,作为财政部门也没有什么措施可以采取。,1.5 展

14、望“十二五”,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7届4中全会),力求根本上改善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电子政务领域:加强全国一体化的社会信息系统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就业信息服务、重要食品和药品管理等 “大部制”、“省管县”模式下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之路 颁布电子政务法,小结:中国电子政务20年,阶段划分 社会环境的发展 政策、法律等制度建设情况 基础工程建设概况 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二、现状:透视评估看问题,通过各界对我国电子政务评价、通过国际间的横向比较 认识中国电子政务有哪些问题?根源何在? 寻找应对思路,2.1开展评估活动的主体:,国际组织 国外咨询公司 国外研究机构(高

15、等学校) 国内研究机构 政府高层(省部级领导层),2.2国外评估案例选,埃森哲公司: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 美国布朗大学 联合国历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历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2.1 埃森哲公司: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从2000 年开始,连续六年追踪研究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例行发布了6份电子政务年度测评报告。 对22个国家级电子政府进行了量化测评,内容169项服务增加到201项服务,跨越11个部门 在评价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时采用了电子政府“总体成熟度”的概念,包括: 服务成熟度指标 70% 客户关系管理 30%,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司、美国公共管理协会,联

16、合对全球大部分国家电子政务进行调查。 按照电子政务准备度(E-Readiness)、电子化参与(E-partipation)两大类构建指标体系。,2.2.2 联合国历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2.2.3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网络准备度” 概念:一个国家或社区参与和得益于ICT发展的准备度。 作用:一个国家的准备度衡量了某个经济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利用ICT潜力的能力。,指数 成分指数 子指数,网络准备度指数,环境,准备度,使用,市场,政策/监管,基础设施,个人准备度,企业准备度,政府准备度,个人使用,企业使用,政府使用,2.2.4观点摘要,互联网使用人数越多,对连接质量、速度、服务可靠性要求越高,同样影响指数。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真正衡量一个国家的网络准备度。 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左右时,网络准备度指标趋向稳定。 一个国家的ICT支出,并不能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