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624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教学案1ATP在代谢中的作用()。2细胞呼吸()。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的结构剖析(1)写出ATP的结构简式和简式中A、P所代表的含义。结构简式:APPP。A:腺苷;P:磷酸基团。(2)图中是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形成和断裂。(3)图中为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作用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5)ATP的来源生理过程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二、细胞呼吸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为兼性厌氧

2、型微生物,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填酒精、乳酸)的无氧呼吸。(2)产物的检测试剂现象(颜色变化)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色绿色黄色酒精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2.细胞的有氧呼吸(1)过程图解(2)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无氧呼吸(1)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如乳酸菌)。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如酵母菌)。(2)场所:细胞质基质高频考点一ATP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例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B

3、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D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答案C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A项错误;ATP和ADP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项错误;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C项正确;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项错误。【变式探究】如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丁由腺

4、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D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答案D高频考点二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和ATP的利用例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B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能量来源于光能且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D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答案D解析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A项正确;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前者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项正确;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ATP的合

5、成是通过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C项正确;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构成,D项错误。【变式探究】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使ATP含量迅速下降Ba过程和b过程都在细胞器中进行C绿色植物通过b过程形成的ATP不能用于吸收矿质元素D、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答案C【归纳总结】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

6、A复制、转录、翻译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高频考点三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分析例3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和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答案D解析题图中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

7、D项正确;催化反应和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B项错误;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其中e为酒精,C项错误。【变式探究】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答案DD项正确。高频考点四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例4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答案D解析快肌纤维几乎不含线粒体,说明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比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A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少量ATP和H,B项正确;短跑时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乳酸,使人体产生酸痛感觉,C项正确;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这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

9、错误。【变式探究】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C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答案B解析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不消耗O2,A项正确;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中的乳酸发酵,B项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

10、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项正确;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时,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D项正确。高频考点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计算例5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76,这是因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A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6/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1/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无氧呼吸中不消耗O2,消耗1 mol葡萄糖生成2 m

11、ol CO2。假设进行有氧呼吸的酵母菌的比例为X,则进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的比例为1X,故6X2(1X)(6X)76,解得X2/3,故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变式探究】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当O2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O2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C当O2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a、b、c、d 4种不同O2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H和ATP答案C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D项正确。【归纳总结】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

12、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1)有氧呼吸时:C6H12O6O2CO2166。(2)无氧呼吸时:C6H12O6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3)消耗等量的C6H12O6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4)消耗等量的C6H12O6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高频考点六单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分析例6 “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的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D解析从图中乳酸含量和O2消耗速率变化可判断,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开始出现无氧呼吸,cd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但bc段有氧呼吸占优势,cd段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无氧呼吸强度逐渐上升,A项错误;运动强度大于c后,虽然无氧呼吸增强,但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有氧呼吸中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B项错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中仍储

14、存有部分能量,C项错误;当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加,会使肌肉酸胀乏力,D项正确。【变式探究】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贮藏在1 的冷库内。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贮藏前用CO2处理后的蓝莓无法进行无氧呼吸B第10 d时,细胞中的ATP完全来自线粒体C第20 d未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D第40 d未处理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答案C解析根据曲线中第10 d后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大于1可知,两组蓝莓均可进行无氧呼吸,A项错误;第10 d时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等于1,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细胞中的ATP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项错误;第20 d,未处理组蓝莓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更大,说明未处理组蓝莓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更多,因此,未处理组蓝莓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项正确;第40 d,未处理组蓝莓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为2,假设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为a,则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也为a,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别为a/6、a/2,D项错误。高频考点七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