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609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冲关强化训练一一、选择题1.(2016广东质检)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A.B.C.D.解析:图中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和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表示ATP的合成和利用,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答案:B2.(2016河南联考)细胞呼吸与酶和ATP都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和消耗均在线粒体内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需呼吸酶完全不同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D.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

2、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可以产生H,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者的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和生成少量ATP,其酶种类相同,B错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量转移到ATP中,C正确。需氧型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答案:C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类型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

3、管有C.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D.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解析:由表格可知,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试管中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水和CO2;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水和CO2;试管中能进行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据此分析可知,能够产生水和CO2的试管有和,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同时还需要有相关的底物,所以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出有氧呼吸的场所;能够产生酒精的试管有,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无氧条件

4、下进行对照试验,因此通过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判断。答案:C4.(2016江苏卷)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因为色素并没有减少,所以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会挥发,故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的乙醇应多于10 mL

5、,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答案:B5.(2015安徽卷)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解析:ATP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CH2O)等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暗反应中,必须经过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才能形成有机物,B项错误。在暗反应中,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C5,一部分C3还原成(CH2O)

6、等有机物,C项正确。在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导致C3还原过程减弱,但此时CO2的固定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D项错误。答案:C6.(2016天津卷)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C.绿光,H下降D.绿光,C5上升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反应增强,ATP含量上升,C3含量下降,故A、B项错误;叶绿

7、体色素对绿光吸收量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以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答案:C7.(2015海南卷)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

8、状态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解析: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植物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只要大于0,则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就大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根据题意,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说明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从光照开始就下降,当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时,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停止下降,然后净光合速率为0,保持不变,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保持不变,所以C正确。答案:C8.(2016四川卷)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

9、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解析:与11:00相比,13:00时Ci低,CO2固定减弱,C3合成速率相对较低,A错误;14:00后Pn下降,有机物的合成减少,但有机物仍有积累,B错误,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的结果,C错误;叶片

10、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是光照过强,气孔关闭,CO2浓度下降引起,第二次是光照强度减弱引起,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9.(2016青岛二模)如图表示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1)水稻种子中的主要储能物质是,其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2)水稻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间点是开花后第20天,此时水稻植株的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速率,依据是_。(3)开花后10至30天左右,种子的呼吸速率较高,原因是_。(4)随干物质的积累,种子逐渐成熟,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有利于_。答案:(1)淀粉CO2暗反应(2)

11、小于此时水稻种子的干物质积累,说明水稻净光合速率大于零,净光合速率等于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说明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3)大分子有机物的合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4)降低减少有机物质的消耗(降低呼吸速率)10.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58970019)(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图中A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2)植物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受到影响。对于甲

12、植物来说,图中限制和限制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和。(3)自然条件下,影响图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甲植物从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转移至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将(填“增加”或“减少”)。解析:(1) 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不变,故A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将向右移动。(2)根据题意,图中限制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因为此阶段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限制不再是光照强度,最可能是CO2浓度。(3)

13、B点可代表甲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自然条件下,影响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甲植物从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突然转移至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即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增加,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将增加。答案:(1)类囊体薄膜上ATP和H(NADPH)右(2)光照强度CO2浓度(3)温度减少11.(2016佛山模拟)下图是水绵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t1t2期间,叶绿体上的色素捕获的光能增加,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加速了(场所)中C3的还原,进而使光合作用速率增大。(2)t2t3期间,限制水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

14、是,此时进一步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t3t4期间,光合速率的提高的原因是_。_。(4)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增加”“减少”或“不变”)。解析:(1)叶绿体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可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题图显示:t2t3期间,光照充足且恒定,但光合速率不再增加,t3时刻充入CO2后,光合速率开始增加,这说明t2t3期间,限制水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此时进一步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将不变。(3)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t3t4期间,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是:CO2浓度增大,暗反应增强,C3含量增多,加快消耗了原本积累的ATP和H,从而促进光反应,进而使光合速率增强。(4)t4时刻突然停止光照,光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