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544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知识框架即时巩固的入场劵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2.中体西用3.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T7(中体西用)T8(严复)复习建议:1.对中体西用等概念的内涵理解要“透”,外延的分析要“够”2.加强对比较类题目的分析和观点理解类题目的判断3.重视材料题特别是小论文题目的考查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19 / 19【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

2、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背景 清王朝危机四伏,思想控制加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_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上国”梦,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人物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翻译外文;编制各国律例和四洲志;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_”的第一步魏源:编成_,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在书中提出 “_”的思想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知识分子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是对传统心态的一种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点题训练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

3、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迪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A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B军事武器落后是导致中国失败主要原因 C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层面 D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是战争失败的主因考点二中体西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_目的在不改变_ 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概念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要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统治

4、实践1.从19世纪60至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_2.洋务派创办近代_ 和_,建立近代_,创办近代_,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破产_的失败,宣告中体西用思想的破产【点题训练2】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清政府开始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考点三维新思想背景(1

5、)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3)先进人士对西学知识的增长人物主张(1)康有为:在广州_讲学,宣传维新思想。撰写_,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_中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法的先师,把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2)梁启超:康有为的学生,发表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他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公理”;只有变法才能图存(3)严复:翻译天演论,他认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

6、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动摇了君主论的基础实践_作用是思想解放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利于革命思想传播【点题训练3】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巧学识记运用数字法识记核心考点“顺乎世界之潮流”可归纳为“一、二、四、四”一个主流:向西方学习。两个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四大派别:抵抗派、洋务

7、派、维新派、革命派。四大口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暴力革命、民主共和。要点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2形成原因:(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3)历史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典例训练】“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

8、秀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通向成功的试金石【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史料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一体现了统治者内部思想认识的变化,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西方制度的先进。史料二体现了向先进事物

9、学习的必然性。近代的中国逐渐顺应了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潮流,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都在不断深化。 (1)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史料一加以说明。(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学为体”的宗旨的?【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学以致用的训练营【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程讲义1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

10、,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2“中国文化在自己的遥远记忆中,有过在更深层面上接受佛教文化的经验。这个陈年经验,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面前,便变得不灵了。这时候,臃肿颟顸而又年迈气衰的古代中国文化,如何能够驾驭得住轻盈便捷的奔马之用,而不思先对自身作出必要的变动呢?”文化史专家庞朴的这段话主要是批判() A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C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D陈独秀的民主和科学思想3

11、1908年,奉天巡抚唐绍仪赴日本、欧洲考察财政。归国后奏报于朝廷,原奏所谓:旋由美抵奥国,该国财政所有税收等项办法,与各国大致相同,而皆有不足之虑,独其法良意美者,则惟邮政储金一事,其意在为民藏富,而即以积聚成巨之款,利益国家。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唐氏主张创办邮政储蓄 B认为邮政储金有助于国家建设 C欲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奥之良法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考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传统方式受到冲击而造成如此猛烈、痛苦的动乱”。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成分”主要指(

12、) A修铁路、办船政、建海军 B采择万国律例,订宪法公私之分 C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D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考点三维新思想51902年严复在论及中国教育时说:“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严复的这一看法体现的文化理念是() A会通中西 B中体西用 C全盘西化 D革故鼎新6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脱离群众思想实际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两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信仰缺失无法支撑其政权7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

13、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

14、天下为己任的的儒学传统。摘编自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制。(2)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80 字左右)第39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主干知识梳理】鸦片战争师夷长技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忧外患封建制度洋务运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海军学堂甲午战争万木草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维新变法运动 【点题训练】1D【解析】本题考查魏源。材料中魏源认识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无律无谋之兵”,没有涉及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军事武器的落后,故B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