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504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2016江西省市二模)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布机(台)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A. 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解析:本题

2、考查图表解读能力。表格没有把棉纺织业和其他行业比较的信息,A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4年1921年棉纺织业呈现增长趋势,但是1921年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民族工业沉重的一击,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在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C项错误; D项在表格中并没有反映。答案:B2(2016山东省市一模)根据以下图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当时的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得了长足发展C外商企业在重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D抗战是重庆工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A项错误;图示没有涉及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B、C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信息“1937年”、

3、“1942年”可知这是在抗战时期,重工业资本比例增加应与战时需求有关,故D项正确。答案:D3(2016河北省百校联盟质检)根据某学者的研究,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比为130。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为14。这一变化表明()A欧洲列强放松侵略B近代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国民经济得到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促使注册企业明显增多,由此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故选C项。答案:C4(2016全

4、国名校联考)下面为张汀的漫画解放道路上的障碍,登载于1947年的东北画报。这里作者所说的“障碍”主要指()A四大家族的官僚统治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美蒋之间的友好通商D美日组成侵华联合战线解析:本题考查漫画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蒋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可知阻碍在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答案:B5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A6(2016江西省名校联考)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

5、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由此推断()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合史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研究成果与教材中说法不符合,说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存在争议,故A项正确;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所占比重很小,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存在争议不能说明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D项错误。答案:A7(2016山西市一模)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

6、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减少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对日本的经济扩张起到抵制作用,故A项正确;B项是指在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期间;此时期中国提高关税,国内政局都处于动荡时期,C、D项错误。答案:A8(2016陕西省市二模)读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类别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7、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中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D中国的原料开始被列强掠夺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原料商品、手工业制品、机器产品从1893年到1920年期间所占比重发生变化,这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故B项正确。答案:B9(2016甘肃省市一诊)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A. 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B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

8、进程D民生状况有所改善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材料信息表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都出现了持续的增长,体现了民生状况有所改善,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6云南省市一中月考)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 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这体现了()A日本侵华影响西方在华经济B北伐战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C西方各国对中国抗日的援助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商品在中国进口关税的提高,是因为自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的“协定关税”权已被逐步收回。故D项正

9、确。答案:D11 (2016河北省百校联盟质检)下面是贸易和外资对工业化的影响:中国的纺织品,18751931中的一份关于18751931年的中国棉布(百万平方码)来源表。该表信息表明近代中国()A.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B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逐渐加快C棉布的来源逐渐多样化D自然经济对棉纺织业影响较大解析:依据表格数字可知近代中国棉纺织业主要侧重于家庭手工业式的手工生产,自然经济对中国棉纺织业影响较大,D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近代中国棉布的来源,A项错误;表格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瓦解速度,B项错误;表格仅列举三个来源,不能说明其来源多样化,C项错误。答案:D12(2016湖北省市质检)阅读下表:19

10、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据材料可知1936年较1921年重工业比重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抗日积累战备,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有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数据变化幅度不大,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6鄂豫晋陕冀五省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主要职能在于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

11、育文化、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后增设了“计划部”,列为各处室之首,并立即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该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但尽管如此,其为抗战所做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材料二胡佛水坝在1931年3月动工,1935年水坝提早两年完工。水坝经费由政府资助,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

12、人数大增,因此为水坝的建造提供了一群数量可观的廉价劳工。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它不仅景色优美,成为美国人游艇、滑水、钓鱼、露营度假圣地,而且能灌溉庄稼和利用水力发电,对发展生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胡佛水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两国经济建设的背景及影响。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全面规划;发展经济与备战结合;以重工业为基础,多种经济行业共同发展;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但作用明显。(2)背景: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在形式上完成国家的统一;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美国:经济危机导

13、致经济大萧条;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罗斯福推出新政。影响:中国:中国近代工业进一步发展;某种程度上改变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一定程度上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美国:这种以工代赈的政策后来被罗斯福继承和发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率上升的局面;为后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4(2016山省东市三模)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5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将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

14、幕。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材料二在张謇的思想体系中,将棉和铁并重,大力提倡发展民族棉铁业,称这种思想为“棉铁主义”。棉铁业,就概念而言,棉主要是指棉花、棉田、棉种,也指棉纺业;铁业主要是指轮轨机械枪炮之制造。他曾说过:“现时吾人所用之棉铁,皆来自外洋棉铁为国家基本工商业,十年前,以国人留心者鲜,謇与前农商次长刘垣讨论有年,曾著棉铁世界一书,冀唤起国民之注意。” 广东社会科学 材料三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

15、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凤凰网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张謇“棉铁主义”思想的特点。(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答案:(1)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特点:具有民族性;农工商并重;与洋人争利权;救亡图存。(3)答案一: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正确的。它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终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