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408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1(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科学命题,它将揭示并确认肝脏蛋白质的“基因规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结构由基因决定B该计划包括肝细胞中各种酶的研究C肝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胰脏细胞的蛋白质有差异D人和老鼠的基因组99%以上相同,人和老鼠肝脏蛋白质99%以上也相同D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肝脏细胞和胰脏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蛋白质的种类有差异。人和老鼠的基因组99%以上相同,但人和老鼠肝脏蛋白质不一定99

2、%以上相同,因为基因表达是选择性的。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15482103】A胞吞、胞吐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或颗粒B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没有穿过生物膜D温度对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都有影响A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释放的,但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A错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肯定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核孔是核膜的内外膜融合的通道,通过核孔,不跨膜,C正确。温度可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自由扩散速率受到影响;温度影响载体的活性,协助扩散速率受到影响;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能量供应,温度影响载体的活性,进而

3、影响主动运输,D正确。3.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的膜上均有接受递质的受体B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兴奋传导到时,会引起此处的K大量内流D处细胞膜成分会因兴奋传递而发生更新D是轴突末梢,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A错误;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沿着反射弧传导,B错误;兴奋传导到时,会引起此处的Na大量内流,C错误;突触小体会以突触小泡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故处细胞膜成分会因兴奋传递而发生更新,D正确。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

4、色体上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C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没有证明出这种“刺激”就是生长素。5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效果有相似之处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D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不断增加,成熟叶片脱落率先增加后

5、减少,A、B正确;生长素浓度较低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和叶片脱落率均增加,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叶片脱落率,因此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错误。6下列有关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动物往往是植食性动物B森林中的鸟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不同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其恢复能力只与其物种丰富度有关D群落演替过程中起初群落中可能只含有少数植物物种,因此,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往往是植食性动物;森林中不同的鸟类以不同的植物为食,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导致鸟类也有垂直分

6、层现象;种间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而捕食关系是种间关系之一;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恢复能力与其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等都有关系。二、必做非选择题(39分)29(10分)科研人员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利用苹果树、梨树幼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2)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0.4 mmol光子/m2s时,光反应中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0.7 mmol光子/m2s,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3)光照强度为0.5mmol光子/m2s时,苹果的CO2固定速率比梨高_mol/m2s。(

7、4)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果树下套种适当的农作物,使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这样做的意义是提高了_。【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因此该实验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两种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2)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0.4 mmol光子/m2s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反应中ATP和H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0.7 mmol光子/m2s,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3)据图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为0.5 mmol光子/m2s时,苹果的CO2固定速

8、率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819 mol/m2s,梨的CO2固定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28 mol/m2s,因此苹果的CO2固定速率比梨高981 mol/m2s。(4)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果树下套种适当的农作物,使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这样做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两种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必须写出两个自变量)(2)ATP和H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3)1(4)光能利用率(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0(9分)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1)图中激素A

9、是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2)桥本氏病是一种_病。图中T细胞分泌的某物质是_,细胞X是_。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细胞Y是由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3)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_;若血清TS

10、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解析】(1)图中左侧部分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据题意可知,桥本氏病患者是由于出现了能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患者体内的TRH分泌量增加。(2)由于桥本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了能破坏自身正常结构的抗体,所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细胞X)。细胞Y是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3)Grave

11、病患者甲状腺机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但桥本氏病患者由于甲状腺相关细胞被破坏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以,如果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浓度持续偏低,则不可能患Grave病。而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可能是下丘脑分泌TRH的功能障碍,也可能是垂体分泌TSH的功能障碍,还可能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障碍。如果TSH浓度高,则排除垂体功能障碍的可能,受损结构可能是下丘脑或甲状腺,因注射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故受损结构为甲状腺。如果TSH浓度较低,且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说明垂体功能障碍,受损结构为垂体。如果TSH浓度较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说明下丘脑分泌TRH的功能障碍,受损

12、结构为下丘脑。【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多(2)自身免疫淋巴因子B细胞B细胞和记忆B(3)低甲状腺垂体下丘脑31(9分)生物浮床技术是以浮床作为载体,把某些水生植物种植到水面,达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请回答:(1)某池塘N、P含量过高,到春季由于_变得适宜,使各种浮游藻类的数量以呈_型增长而形成水华。随着水华形成,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使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2)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_方向复杂化。由于浮床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_和水体中_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3)生物浮床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其

13、主要目的是_,促进物质循环。(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应用生物浮床技术是调整_,使能量流向浮床植物,抑制水华发生。【解析】(1)某池塘N、P含量过高,到春季由于温度变得适宜,使各种浮游藻类的数量以“S”型增长而形成水华;随着水华形成,水生植物由于缺少光照和氧气而死亡,水生动物由于水体中缺少氧气而死亡,导致水生动植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复杂化;由于浮床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光能和水体中N、P无机盐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3)生物浮床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

14、,其主要目的是移除水体中富集的N、P等元素,促进物质循环。(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应用生物浮床技术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浮床植物,抑制水华发生。【答案】(1)温度“S”抵抗力(2)垂直和水平光能N、P无机盐(3)移除水体中富集的N、P等元素(2分)(4)能量流动关系32(11分)一个正常眼色的果蝇种群由于受到射线照射,出现了两只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果蝇A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40正常()38褐眼()42正常()实验二:果蝇B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中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_(填“显”或“隐”)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请解释实验一出现异常比例的原因,用遗传图解表示(用基因D、d表示)。(2)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_(填“显”或“隐”)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_上, 理由是_。(3)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