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483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26第一次工业革命限时特训新人教版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6淮北模拟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单位:份)。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李培锋英国18世纪的农民反圈地模式与法治传统A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C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D圈地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答案C解析由表格中的时间可知圈地不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圈地法令表明英国政府全面推行圈地运动,故B项错误;它为英国工业革

2、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资本,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但很难说是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故D项错误。22015青岛质检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19世纪中期的英国,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而此时正值第一次

3、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故C项正确。32016枣强中学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大约有260万人离开欧洲。”导致欧洲人离开家乡的主要原因是()A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B移民在欧洲受到种种政治迫害C铁路和汽船等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逐步展开答案D解析根据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当时的史实,C包含在D中。故D为正确答案。42016吉林调研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4、是()A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B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C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D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答案C解析从1750年到1865年,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是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故选C项。英国获取大量殖民地,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但不是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A项错误;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B项错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但不是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提能题组52016山东临沭月考西方历史学家卡洛齐波拉指出“采用煤炭作为家庭以

5、及手工业的燃料使得英国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中国学者李伯重指出“由于缺煤缺资源江南不可能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当然不可能发展到近代工业化”。这表明()A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速度B能源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C英国工业革命始于能源部门D能源缺乏是中国落伍的首因答案B解析材料在强调煤炭能源对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62016怀化调研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历史

6、史实可判断:变革世界的引擎指英国的工业革命;哭泣的泰晤士河指英国工业革命背景下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指英国等列强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项。72015宁波十校联考下图反映的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化情况。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提高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在17871

7、813年不断攀升,而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于1825年,由此可知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大的生产力,生产出更多廉价的商品,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故错误;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因此正确。82016郑州模拟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主要是东亚)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对“经济命运的大分流”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B经济命运大分流之前欧洲落后于东亚地区C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动力的广泛使用有关D欧洲发生经济命运大分流的核心区是荷兰

8、答案C解析题干所涉及到的“经济命运的大分流”指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西方和传统经济影响下的东方经济发展道路不同,这个时候的分流与新能源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大分流前的欧洲经济总量比不上东亚,但发展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东亚,故B项错误;这次大分流指的是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而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则是蒸汽机,即新动力,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核心区应该是英国,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0分)92015广东百校联考1884年阿诺德汤因比的关于18世纪英格兰工业革命的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

9、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据对工

10、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3分)(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5分)答案(1)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等。(2)影响: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11、工人运动兴起。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3)启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强劲有力的发动机;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或他国优秀技术成果的引进与运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时协调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解析第(1)问,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从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地位等方面回答。第(3)问,材料反映了工业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矛盾,因此启示要根据材料内容回答。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