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410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9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班级:_1(2016高考命题原创卷)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_。(2)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先后用极细光束和露光处理,实验证明了_。之后,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依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

2、采用_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采用了此技术,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_。(4)后来,科学家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图中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量,图中E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是_。可用_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用_表示该段积累的有机物量,(用S1、S2、S3表示)。解析:(1)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先将叶片进行饥饿处理,之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2)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以氧气为检测指标,为排除实验前氧气的干扰,实验初期需把装

3、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先后用极细光束和露光处理,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之后他又做了第二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的区域,证明了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3)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采用了此技术,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4)图中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曲线中,可用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OE段,呼吸作用

4、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净消耗有机物的量为S1,EF段,光合作用程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为S2,则OF段有机物的总积累量为S2S1。答案:(1)淀粉(2)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3)同位素标记CO2C3(CH2O)(4)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S2S3 S2S12(2016高考名校优化卷)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连续自交、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分别对应的曲线是_

5、和_。(2)四种处理方式中,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是_。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处理方式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是_。(3)曲线和中,F3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_、_。解析:(1)杂合子(Aa)连续自交,F1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F1自交,产生的F2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所以曲线对应的处理方式是连续自交。杂合子(Aa)随机交配,从F1开始由于A和a的基因频率不再改变,所以Aa基因型频率也不再改变,即曲线对应的处理方式是随机交配。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处理方式中,在F1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其自交产生的F2中基因型为

6、AA、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3和1/6,淘汰隐性个体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5,对应曲线;随机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处理方式中,F1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Aa12,A的基因频率是2/3,a的基因频率是1/3,所以在F2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4/9、4/9和1/9,淘汰隐性个体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对应曲线。(2)淘汰隐性个体类似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所以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这两种处理方式中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A的基因频率会变大,a的基因频率会变小。另外两种处理方式中由于没有选择作用,

7、所以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从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曲线对应的处理方式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处理方式中,F2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1/2,所以A的基因频率是3/4,a的基因频率为1/4,所以F3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16、6/16和1/16,淘汰隐性个体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5。曲线对应的处理方式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处理方式中,F2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3/5和2/5,自交产生的F3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10、2/10和1/

8、10,淘汰隐性个体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9。答案:(1)(2)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A的基因频率变大,a的基因频率变小(3)2/52/93(2016辽宁省市考试)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从功能上看,神经A属于_神经。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_(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_。胰液中胰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分解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性。胰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3)激素B_(名称)是通过_运输途径到达胰腺的。(4)促进胰腺细胞分

9、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_,这几种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通过图示可以看出,神经A把神经冲动传到中枢神经,因此神经A是传入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产生的局部电流可刺激邻近未兴奋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2)通过图示可以看出,神经A、B控制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枢神经通过相关神经支配胃产生激素A,激素A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小肠产生的激素B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属于激素调节。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只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不能分解其他物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胰腺

10、上皮细胞是体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小肠分泌的激素B能促使胰腺的分泌活动,说明激素B是促胰液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胰腺。(4)通过图示可知,促使胰腺分泌活动的物质有激素A、激素B和神经递质,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等。答案:(1)传入产生的局部电流刺激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进行传导(2)神经体液调节专一组织液(3)促胰液素体液(血液)(4)神经递质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作用之后均被灭活等,答案合理即可)4(2016高考命题原创卷)某生态研究小组对某淡水河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获取下列相关信息,请

11、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小组在调查时发现,河水中螺蛳常附着在跨河的桥墩上(等距排列)生活,研究小组调查桥墩上螺蛳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进行调查,取样方法为_。(2)研究人员在研究时发现河中植被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河岸边生长的是一些较高的芦苇、蒲草等植物,而距离河岸稍远的地方分布较多的是浮萍、睡莲等植物,河中心分布较多的是金鱼藻、水绵等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人工种植荷花提高了淡水河的景观观赏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植。(3)图甲是淡水河中鲫鱼在调查期间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其中鲫鱼的种群个体数达到生活环境最大负荷量的时间点是_(填字母)。(4)图乙为淡水湖中能量流动简图,A、B、C

12、、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解析:(1)根据题意,螺蛳附着在桥墩上,活动能力小,因此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而桥墩为等距离排列,因此调查螺蛳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采用等距取样法。(2)题干描述的是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荷花的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c点之前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种群数量不断增长,c点之后,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因此c点时鲫鱼种群的数量最大。(4)A为生产者,D、C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则第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 7105)/(1.5106)100%18%。答案:(1)样方等距取样法(2)水平结构 直接(3)c(4)1 8%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