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4195990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第9课 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共有四个活动主题:“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明确这些公物的作用,从而唤起对学校里的公物的保护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小,对“公物”这一名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公物”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爱护公物、喜

2、欢学校、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在思想上提升对公物的认识,并能主动爱护公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学校里的公物,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知道要爱护身边的公物。2情感与态度(1)要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破坏公物为耻。(2)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应当爱护。3行为与习惯(1)能够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2)发现公物被损坏的情况时,能够用合适的办法解决。4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知道要爱护身边的公物。【教学难点】1.能够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2.发现公物被损坏的情况时,能够用合适的办法解决。【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3、:课件、学校公物调查表。2学生准备:自己课下对学校公物进行调查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物品是供我们大家使用的吗?从我们周围找一找,看谁找得多。生:在学校、教室等地方寻找一些供大家使用的物品,然后举手说给大家听。二、学校里的公物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感到很高兴,你们能找到这么多供我们大家使用的物品,你们真棒!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图中同学正在干什么,说说他们正在使用哪些公物。学生先自己观察课本中的图画,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师:那么,学校、教室还有哪些公物给大家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学生和同桌相互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对

4、公物建立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观察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兴趣。】三、身边的公物还好吗1找一找师:我们去观察一下,学校里的公物怎么样了?课件出示课本“学校公物调查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身边的公物进行调查并完成表格。要求:(1)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学生调查并完成表格,组长负责记录。(2)各小组比赛,10分钟内看哪个小组找得多,完成得快。(3)活动时注意安全。学生走出教室,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说一说教师总结学生的发现,并提问:“学校里的公物怎么会变成这样子的呢?”在中小学生守则中规定:爱护公共财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集体汇报交流。四、我和公物的故事1演一演课件出示课本的图,请同学们进行模拟表演

5、,体会公物损坏后的沮丧和无奈的心情。【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模拟表演,激发爱护公物的思想感情。】2试一试师:假如今天我们教室的课桌、黑板坏了,我们一起尝试一下写字不用课桌,听老师讲课不看板书。全体学生离开课桌,听老师没有板书的讲课,谈体验。学生回到座位上,谈感受。小结:瞧,公物损坏了大家多不方便呀!因此,我们要爱护公共财物。【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到公物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我们要爱护它们。】3讲一讲学校的公物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谁都离不开它们,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和公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五、大家一起来爱护1议一议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图中的这些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并评价他

6、们的做法。学生根据图片的顺序踊跃发言。师:在我们班里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你发现后是怎么做的?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师:在我们班里谁最爱护公物?他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我们都要做爱护公物的小学生。【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发言,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破坏公物和爱护公物的行为进行对比,明白是非对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2学一学课件出示儿歌爱护公物人人夸。小朋友,讲文明,爱护公物我能行。不在桌上乱刻画,挪动桌椅要小心。开门开窗轻手脚,一砖一墙都爱护。雪白墙壁不留痕,扶手栏杆常清洁。花草树木不攀折,爱护公物人人夸。师领读一遍,生自读一遍。小结:公物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也需要我们

7、大家共同爱护。轻轻地摆放桌椅、轻轻地开关门窗等事情看起来小,看起来简单,可是意义却十分重大,也是我们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人美、心更美,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校园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美丽!【板书设计】这些是大家的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

8、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学情分析】小学生对学校的公共卫生和家居周围的公共卫生已有直接感受,且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已经直接接触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环境意识很差,随地乱吐痰,随手乱扔废弃物,导致有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很差。针对现实情况,教育小学生分清是非,从小培养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显得十分必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应当保持公共卫生。(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公共卫生。2情感与态度(1)喜欢干净的卫生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2)愿意保持公共卫生,做到“以保持公共卫生为荣,以破坏公共卫生为耻”。3行为与习惯(1)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9、: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2)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4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理解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教学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生。【教学难点】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问题情境、课件。2学生准备:对公共场所不讲卫生的现象以及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图一:操场上到处是果皮、纸屑等垃圾。图二:教室里桌椅摆放杂乱,黑板没擦,小朋友的桌上凌乱不堪。图三:在教室一角,扫帚、拖把、簸箕、纸篓堆放凌乱。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知道为什么会

10、变成这样吗?学生回答;小朋友们不讲公共卫生、没有自觉保持公共卫生等。二、我喜欢哪种情景出示课件:图一:学校美丽的花园。图二:漂亮的教室。图三:整洁的楼道。图四:宽敞的教室。图五:垃圾满地的马路。图六:体育场或电影院等场所中留有垃圾的座位。图七:漂满垃圾的小河。师:你们从这几幅图中看懂了什么?看完后面三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小结:整洁、优美的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会使人心情愉快;脏、乱、差的环境有损我们的健康,还会令我们心情不愉快。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学生回忆、思考,举手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

11、图片,直观地感受到哪种情景好,从而产生不乱扔垃圾的思想。同时让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指出身边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其他地方。】三、不只是为了干净师:同学们,我们每天要求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是不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呀?学生甲: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室就干净、漂亮了。学生乙:不只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有些垃圾还能回收再利用。学生丙:是,因为垃圾太脏了,应该把它们放到垃圾桶里去。(课件出示课本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2)垃圾箱上的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3)怎么给垃圾分类?(4)为什么要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学生认真看

12、图,思考交流。小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孩子们的做法,分辨对错。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四、这样可不行师:公共场所是公众休息、娱乐的地方,自然是人群较多的地方。在这些人群中,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如果这些人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会怎么样呢?学生讨论交流。师:在公共场所,我们随处会看见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有人乱涂乱刻。在生活中,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讲公共卫生的情况。你发现了哪些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播放:生活中不讲公共卫生的视频。师:视频中有哪

13、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你还见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学生根据课本第40页的“我的观察记录”,记录观察的时间和地点、看到的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我的建议,并在全班集体交流。小结:公共场所卫生不良,不仅会传播各种疾病,还会使休息、娱乐的人感到厌恶和不快。可见,公共场所卫生关乎大众的利益和身体健康,我们每个公民要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保持公共卫生。【设计意图:让学生辨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能够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形象直观地感受生活中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认识到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五、我能做到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维护公共场所卫生要怎样做吗?学生举手回答。(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

14、圾、看到纸屑捡起来)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了解多少。生:在公共场所要做到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不损坏公物;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刻乱画;不践踏草地;不摘折花草、树木等等。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上乱刻乱画,共同来维护公共场所卫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熟记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知识,知道应该怎样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作业布置】课件出示课本的花朵图片。要求:做到一条,就给一个花瓣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到学期结束时,看看自己能收获几瓣花。【板

15、书设计】我们不乱扔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这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学情分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