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503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理(含解析)高二理科数学试卷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等于(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正弦定理有:,据此可得:.本题选择A选项.2. 若是等差数列,且,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该数列的公差为:,据此可得:.本题选择D选项.3. 设,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取,则,选项A错误;取,

2、则,选项B错误;取,则,选项D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的否定是:“” B.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 D.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答案】D【解析】逐一考查所给命题的真假:A.命题“”的否定是:“”,选项A错误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项B错误C.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选项C错误D.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该说法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5. 在中,如果,那么等于(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即:,本题选择B选项.6. 设等比数列的

3、前项和为,若,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很明显数列的公比,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由题意可得:,解得:,据此有:.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一是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或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而导致解题失误二是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时,注意条件的限制.7.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小值.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求线性目标函数zaxby(ab0)的最值,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

4、值最大,在y轴截距最小时,z值最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小,在y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大.8. 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则:,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本题选择B选项.9. 若为钝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三边组成三角形,则:,解得:,对三角形的边长分类讨论:当最大边长为时,应有:,整理可得:,此时,当最大边长为时,应有:,整理可得:,此时,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是.10. 记为自然数的个位数字,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

5、【解析】很明显数列是以10为周期的函数,由题意可得:,计算可得:,据此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11. 已知,为正实数,若,则;若,则;若,则;若,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若,不妨取,此时;说法错误,排除AB选项,若,不妨取,此时;说法错误,排除C选项,本题选择D选项.12. 如图,在面积为的正内作正,使,以此类推,在正内作正,记正的面积为,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可得:,则,据此有:进而,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即所作三角形的面积构成以1为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据此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数列

6、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案】【解析】不等式即:,分解因式有:结合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4. 在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值是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同角关系式【名师点睛】(1)正弦定理是一个

7、连比等式,在运用此定理时,只要知道其比值或等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约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题时要学会灵活运用.(2)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15. 已知条件,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集合是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对于m的值分类讨论:当时,条件为满足题意,否则:,则:或,解得:或,综上可得:的取值集合是.16. 已知实数等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则,当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是.点睛: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

8、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1)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得命题和命题的的取值范围. 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命题的的取值的集合是命题的的取值的集合的真子集. ()根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可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命题的的取值的集合是命题的的取值的集合的真子集.试题解析:解:,: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真子集

9、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6分“非”是“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2分考点:充分必要条件.18. 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又.(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数列的前项和记为,求.【答案】(1);(2).【解析】(1)由,可建立关于a1和d的方程,求出a1和d,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因为,然后采用裂项求和的方法求和即可.19. 已知的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1)求;(2)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为求角,可利用题中的条件A、B、C成等差数列及,可运用正弦定理,可求出角。(2)由(1)已知角,可借

10、助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先运用正弦定理求出所需的边(注意运算途径的选择,可运用余弦定理运算繁琐),可求出面积。试题解析: (1)A、B、C成等差数列,又;,由正弦定理得; (2)由(1)可得;由正弦定理可得:,则由考点: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解三角形及面积公式和方程思想。20. 如图,某人计划用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的长度没有限制)的矩形菜园.设菜园的长为,宽为.(1)若菜园面积为,则为何值时,可使所用篱笆总长最小?(2)若使用的篱笆总长度为,求的最小值.【答案】(1)长为,宽为时,可使所用篱笆总长最小.(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而篱笆总长为,利用均值不等式的结论可得菜园的长

11、为,宽为时,可使所用篱笆总长最小.(2)由已知得,利用均值不等式可得,则的最小值是.试题解析:(1)由已知可得,而篱笆总长为;又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菜园的长为,宽为时,可使所用篱笆总长最小.(2)由已知得,又因为,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是.21. 如图所示,甲船由岛出发向北偏东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海里/小时,在甲船从岛出发的同时,乙船从岛正南海里处的岛出发,向北偏东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海里/小时.(1)求小时后甲船到岛的距离为多少海里?(2)若两船能相遇,求.【答案】(1);(2)(海里/小时).【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可得(

12、2)由题意可得,两船相遇,则所用时间为小时,(海里/小时)试题解析:(1)设小时后甲船航行到处,又在中,由余弦定理得(2)设两船在处相遇,又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又由余弦定理得,两船在处相遇时所用时间为小时(海里/小时)点睛: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22. 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整数,求的最大值.【答案】(1);(2)2017.【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递推公式分类讨论和两种情况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结合(1)的结论可得,裂项求和有 ,则.试题解析:(1) 又 时,而适合(2) .- 14 -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