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25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某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和重要渔业水域等九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划分这九类区域的依据是A. 单一指标 B. 自然指标 C. 人文指标 D. 综合指标2. 这九类区域A. 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B. 优势特色相同C. 开发治理措施相同 D. 区位特征相同3. 要及时获取各功能区的地理

2、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足A. RS技术 B. GPS技术 C. GIS技术 D. 实地考察【答案】1. D 2. A 3. A【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这九类区域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文景观,说明划分这九类区域的依据不是单一指标,而是综合指标,故D项正确。【2题详解】考查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故A项正确,D项错误;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故B项错误;由于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故开发治理措施也有差异,C项错误。【3题详解】RS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故RS技术可及时获取各功能区

3、的地理变化情况,A项正确。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问题。4.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水资源压力越大 B.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5.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答案】4. C 5. D【

4、解析】【4题详解】水资源比重与生产总值无关,故A错;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主要是与耕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口数量有关,故B错;水资源的紧张与水资源总量和人口数量有关,与城市化水平无关,故D错。【5题详解】从图中可知,青海地区经济不发达,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河南地区水资源紧张,应发展节水产业;浙江地区耕地资源紧张,不适合发展占地多的产业;故D正确。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6. 关于三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沙漠化土地主要属于原生性荒漠 B. 分布于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C. 恢复当地自然植被是有效治理措施 D. 内蒙占高原水蚀荒漠化土地分布广泛7. 近5

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数量的激增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D. 过度开垦、放牧、樵采【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沙漠化土地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属于次生性荒漠化,故A项错误;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故B项错误;恢复当地自然植被是有效治理措施,故C项正确;内蒙古高原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广泛,故D项错误。【7题详解】考查荒漠化的原因。由于人口数量的激增,导致过度放牧、过度憔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激增,故A项正确。【点睛】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

6、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

7、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8.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生物条件 B. 土壤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地质条件9. 甲森林系统n小的原因人类活动的

8、影响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 【答案】8. C 9. D【解析】【8题详解】气候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因素,而生物也对土壤等其他地理要素产生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9题详解】据生物量的大小可知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该系统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故D项正确。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10. 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城市化水平高C. 水资源丰富 D. 重化工业基地11.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

9、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答案】10. D 11. D【解析】【10题详解】图中两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山西能源基地和德国的鲁尔区,德国鲁尔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城市化水平较低,水资源不丰富;两个区域都是重化工业基地,D正确。【11题详解】两个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是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D正确;扩大销售市场和完善交通不会解决环境问题;两区域都没有严禁矿产资源的开发。【点睛】对于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和综合整治可按照下表

10、记忆: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近二十年,贵州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国家政策 D. 劳动力素质高13. 该省采矿产业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A. 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B. 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 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 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14. 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煤电钢 煤焦化 煤气液 煤电铝A. B. C. D. 【答案】12. C 1

11、3. C 14. D【解析】【12题详解】贵州省经济水平较低,市场狭小,故A项错误;原材料充足是客观事实,但近二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故C项正确,B项错误;该地区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低,故D项错误。【13题详解】该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环境污染严重,故C项正确。【14题详解】结合当地的能源资源,发展相关的产业链。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故可以进行煤焦化和煤电铝,故D项正确。读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 深圳、喀什两市成为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A. 河流众多 B. 科技发达 C. 交通便利 D. 地理位置优越16. 甲、乙两地区的城市

12、分布特点是A. 都沿区分布B. 都沿交通线分布C. 甲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D. 乙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17. 甲图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 风能资源丰富,国家大力支持 B. 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C. 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 D. 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答案】15. D 16. C 17. A【解析】【15题详解】喀什位于新疆,气候干旱,河流较少,科技水平较低,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故A、B、C项错误;喀什位于边境附近,可以发展边境贸易,深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所以两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地理位置优越,故D项正

13、确。【16题详解】甲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故甲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乙位于南方地区,河网密布,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区,故C项正确。【17题详解】甲地区距离风源地较近,风力大,资源丰富,且国家大力支持,故风电发展迅速,A项正确;邻国边境地区对电力的需求量较小,故该地区电力出口量较小,故B项错误;风力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故C项错误;该地区工业基础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下,故D项错误。作为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区之一,甘肃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国的土地利用有重要参考意义。下表示意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其中未利用土地包括撂荒闲置农用地。读表,回答下面小题。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

14、重变化18. 关于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合理的是 ( )经济发展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把双刃剑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A. B. C. D. 19. 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有 ( )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撂荒闲置农用地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由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问题A. B. C. D. 【答案】18. D 19. B【解析】【18题详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故;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足一把双刃剑,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故C项正确。【19题详解】考查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主要从问题产生的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例题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南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