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5311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刺2012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1) 作者: 日期:冲刺2012中考语文主题阅读有练有赏:爱国情怀精读(一)最是感动爱国心语麦 如果说祖国是一个芳香四溢的花园,那我们就是花园中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如果说祖国是奔涌翻腾的大海,那我们就是一条条欢快归海的小溪流;如果说祖国是一只翱翔于高空的雄鹰,那我们就是它的一双犀利的眼睛。 世间最高贵的情感莫过于爱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美德。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养我们、育我们。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为祖国做贡献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正如舒婷所唱的:“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2、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我们不能只吸取母亲的乳汁,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回报。这就是说我们要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杨振宁是一位华人,但在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而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他的爱国情怀多么的可敬可佩。 爱国好比阳光一样,没有人可拒绝它,正是它,使一代代文人志士投身事业之中,奋发有为,一心只为祖国能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于是,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彭雪锋中的一个镜头。 抗日战争的时候,敌军的飞机在我国境内狂轰滥炸,外面浓烟滚滚,一片枪林弹雨,人们随时都可能有丧命的危险。他,一个跟随部队拍摄战争实况的记者,在取得首长彭雪锋的

3、同意后,不顾个人安危,拿上照相机,在几个同志的陪同下毅然决然地冲进了枪林弹雨,敌军的飞机在高空盘旋嘶叫着,敌军的大炮在轰隆隆地炸响着,可他只顾他的拍摄。“轰”一枚炮弹落在了他们身旁,一个同志迅速地扑倒了那个记者并压在了他身上。啊,真险,幸好没出事。记者拍完之后回到驻所见到了首长彭雪锋,彭雪锋急切地问:“没出什么事吧?”记者激动地说:“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说着露出抱在怀里的录相带。“我拍下了敌军进犯我国土的罪证,这将是指证他们侵略我们的血证!”当我看完这段片子之后,深深地被震撼了。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啊!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完全将自己的生死抛到了脑后,其行为真是感天动地。 正是因为有了一批

4、批爱国志士,我们的国家才会从一个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的弱国,跃居世界先列。如今改革的春风早已吹过神州大地,祖国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仰起头,望望祖国母亲,她正在微笑着向世界展示着她的雄姿。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寻思,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呢?我想,现在是一个和平时代,我们不应等到“祖国若有难,汝应作前锋”的那个时候,我们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怀有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詹天佑曾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不错,我们要以我们之所学去爱祖国,去感恩祖国。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让我们植根于祖国的土壤之中,努力成长,然后去建设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5、阅读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翱翔( )犀利( )满目疮痍( )( )春意盎然( )2、文章语言精美,值得学习借鉴,请你仿照原文在第段画线处续写一个完整的比喻句。3、联系上文,思考文章第段引用诗人舒婷的诗歌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段有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有什么作用?5、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国的想法和做法?参考答案1、o、x、chung y、ng2、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航行在大海的航船,那我们就是它前进方向的罗盘。3、引用舒婷的诗歌更有力的证明了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养我们、育我们。4、主要叙述了抗战时期一名记者在枪林弹雨中冒死拍摄敌军进犯我国土的罪证。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说明了世间最高贵的情

6、感莫过于爱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美德。5、读了本文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怀有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学习中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优越的学习环境,倍加努力的刻苦学习,努力成长,去建设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这就是爱国最好表现(二)祖国炊烟王忠民 炊烟是生命的痕迹,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缕缕炊烟。南沙群岛上、北疆哨所旁、乌苏里江畔的白桦林中、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无处不飘荡着祖国的炊烟。祖国炊烟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勾勒出华夏的轮廓;在炊烟的笼罩下,我们慢慢地长大,宁静地生活着。 小时候,炊烟是母亲对我无声的呼唤。绕过山梁,远远望见那一座座泥屋的烟囱里袅袅的炊烟将村落罩在一片青紫色中

7、,我便催促着田里的父亲快快收工。看见炊烟,便有了歇息的释然;有了炊烟,家就不再遥远。 后来我离开了村庄。就像一缕炊烟,从村庄的上空、从父母亲的眼神里飘走了。我还记得,在走出家门时,父亲手指炊烟,对我叮嘱:迷路了就朝着炊烟升起的地方走,这样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那一刻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高远而明净的蓝天,记住了父亲的话语,记住了炊烟的方向,记住了村庄这特有的表征。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地向前走去,然而不论我走多远,却始终无法像浮萍那样随意漂浮、随意停泊,把所到之处皆作为自己的家园。我还是属于村庄的,我不过是那一缕飘散了的炊烟。 炊烟,美丽的炊烟,温馨的炊烟,迷人的炊烟,爱的炊烟,充满生机的炊烟

8、!那一缕缕炊烟,一处处炊烟,在我的脑海里叠成了多少画面,又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多少炊烟的“纪录片”呵!一次教孩子画画,画到房子时,我很自然地在上面安了个烟囱,然后还画了一圈圈的青烟。孩子不解,问我那是什么。我跟她说那是升火做饭时冒出的炊烟。她又问:“为什么妈妈做饭时没有一圈一圈的烟呢?”我哑然。我知道我的一万句描述都不如亲自带她去看看。我带她到乡下的奶奶家,我告诉年迈的母亲我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炊烟。母亲佝偻着背抱来一捆干柴,填进灶膛点燃了,在锅里加上水,孩子兴奋地站在院子里跳了起来,喊着:“冒烟喽!冒烟喽!”那一刻我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扳过她的肩膀,告诉她,祖国各地处处都有炊烟,有的袅袅上升

9、,飘缈可感,直抵云霄;有的随风飘散,萦散于树梢,弥漫着熟悉的香味;有的既浓又白,如空中掉下的“白练”。不论是直的、弯的,它们都展示着祖国的身姿;不论是青的、白的,它们都很美很美。长大了,要去寻找,寻找炊烟!炊烟是飘扬在空中的家的旗帜,有炊烟的地方,就有家的所在! 祖国的炊烟源远流长,孕育古今。自燧人氏钻燧取火,华夏民族始得火种后,远古的蓝田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在熊熊的野火下茹毛饮血,载歌载舞;在袅袅的炊烟下牙牙学语,释放着丰收的喜悦。是炊烟使他们直立行走,手成为劳动的工具;是炊烟给了他们鲜美的食物,健康的体魄。 时代在变迁,土灶和炊烟快要成为绝迹的候鸟。然而,祖国炊烟是祖国永恒不变的气息,祖

10、国炊烟是祖国深情的喟叹,祖国炊烟袅袅升起了炎黄子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熏陶了我们不变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当我们在落寞时、惆怅时、烦恼时,我们会忽然想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祖国的炊烟充满了悠远而迷人的情意。阅读训练1、阅读文章之后,你感悟到作者笔下的祖国炊烟有着怎样的情意?2、请从”月亮、星星,太阳,云彩”中选择一个词语为对象,仿照文章” 炊烟是飘扬在空中的家的旗帜”写一个句子。3、文章说“时代在变迁,土灶和炊烟快要成为绝迹的候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段说祖国的炊烟源远流长,孕育古今。仔细

11、阅读这段内容思考炊烟在远古时代有哪些作用?6、阅读全文,思考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美丽的炊烟,温馨的炊烟,迷人的炊烟,爱的炊烟,充满生机的炊烟!充满了悠远而迷人的情意。2、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句子要符合这一要求。示例:云彩是飘在蓝天上的一条彩带。3、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发展,人类原先靠土灶和炊烟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所以作者说这种生活方式好像绝迹候鸟一样,已经很少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4、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将炊烟形态描写的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5、在熊熊的野火下茹毛饮血,载歌载舞。在炊烟下牙牙学语,释放着丰收的喜悦。炊烟

12、使他们直立行走,手成为劳动的工具。炊烟给了他们鲜美的食物,健康的体魄。6、卒章显意,照应标题,总括全文,升华意境。略读(一)椰树花开 椰花,淳朴无华。初夏捧出米黄色的一串串花蕾,仲夏在高高的椰树上结果。(句解:“捧”字拟人修辞,赋予椰花以人的行为和情感,语言生动形象)以它的甘汁洒向生它养它的土地,饱含着对故乡的一片情,一片爱。不知椰花开了多少次,如今,“沙沙”的秋风又起了。(句解: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对亲人的思念心情)伯父离开故乡已经几十年了。(段解:开篇因景生情,由花思人,表达了对伯父的思念之情,为下文叙写内容做铺垫。) 奶奶盼呀盼,盼得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伯父仍杳无音讯。唉,人生自古伤离

13、别!(段解:写奶奶对伯父的离别的伤感。) 突然有一天,鸿雁衔着伯父的信伴着秋风飞来了,信中说他即将归来。(段解:喜从信来,终于盼到了伯父要归来的消息。) 爸爸读着信,奶奶的泪刷刷地掉下,念叨着:“回来了,到底回来了”(句解:“奶奶的泪”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喜极而泣这是人之常情。)伯父这游子终于从海峡那边归来了,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对故土的深情,带着一腔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段解:这段写阔别多年的伯父将要回到家乡) 一辆面包车在往故乡的路上奔驰。车窗外,掠过一幢幢新楼房和哨兵似的椰林,那金黄的田野里,阵阵秋风吹过,掀起一层层稻浪;(句解“优美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回归故乡的愉悦心情)玩耍的孩童那银

14、铃般的笑声远远传来伯父把头伸出车窗,看见这一切,沉吟着:故乡啊,故乡。每每北雁南归时,望着秋风中的归雁,我这游子流过多少泪啊!故乡,不羁的游子又回到你的怀抱了!凝视着故乡的一切,伯父两行热泪洒向生他养他的土地车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停下,伯父一步跨下车门。(句解:这几句是写伯父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伯父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奶奶正倚在家门口,不时往这边看着盼着。伯父一眼望见奶奶,踉跄地扑到奶奶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奶奶面前,哽咽着:“妈妈,我回来了!”(句解:“踉跄”、“扑”“ 跪倒”等几个动词形象具体的表现了伯父见到“妈妈”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心情)(段解:这段写伯父回归故乡的的心理感受和见到亲人后心

15、情) 奶奶颤抖着,伸出哆嗦的双手,捧起伯父的脸庞,仔细地、深情而慈爱地端详着,泪无声地滴到伯父脸上,和伯父的泪交融到一块儿,顺着伯父的两颊流了下来奶奶的嘴唇颤动了好一会儿,才喃喃地说:“雄儿,你真的回来了?雄儿呀,你可回来了!”(段解:“颤抖”、“ 哆嗦”“ 端详”“ 颤动”等词语细致又真实的描写了奶奶见到儿子回到身边的激动) “妈妈,我在海峡那边,总是想着故乡和您老人家,盼着回故乡与亲人团圆,可海峡隔断了我这个游子啊!夜里,故乡和亲人,总悄悄闯入梦乡,醒来时,唯有他乡残月还挂在天上,孤独呀!”(段解:写伯父向母亲表露心迹,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看着这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段解:写我为亲情流泪,也侧面写奶奶与伯父重逢场面的感人。) 奶奶领着伯父来到房旁的椰树下,指着椰树说:“雄儿,这棵树是你走的那年亲手栽下的。” 伯父默立了,挽着奶奶,凝视着椰树,沉浸在往事中。 椰树耸立着,那一圈圈年轮,铭刻着过去,也展示着现在和预示着将来。柔韧的长叶随风摇摆,“沙沙沙”,似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