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4288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十四)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下表是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 是() 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 (1851) 844.096 2 850.852 9 956.991 0 737.958 1 咸丰二年737.958 1 836.183 7 1032.617 2 541.524 6 咸丰三年541.524 6 475.339 7 847.174 6 169.689 7 A.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B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 选 B从表格中的库存银

2、数和支出银数可以看出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但A 项 不能说明新收银数为何会减少,故A 项错误;从表格看库存银数、新收银数、实存银数都 在减少,尤其是咸丰三年降幅更大,支出银数也就在这一年大幅下降,这是受到从咸丰三 年(1853 年)壮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清政府一方面要出兵镇压,另一方面在太平天国 控制区域的赋税难以征收,导致表格数据,尤其是1853 年的变化,故B 项正确;政府投资 开办工厂是在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故C 项错误;小农经济解体在鸦片战争 后已经开始,不能解释表格的新收银数等数据为何大多呈下降趋势,故D 项错误。 21851 年 12 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

3、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 九千岁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 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并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 平天国 () A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B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D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解析: 选 A题目中 “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 东王,称九千岁”体现 了封建落后性,题目中“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 制度。并强调: 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 体现了先进性,故A 项正确。 3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

4、。城市乡镇, 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解析: 选 A根据材料 “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并结合所学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救亡斗争,可知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的态度,故B 项错误; 材料中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的反映,故C 项错误;根据所学,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 ”, D 项与史实相悖,故D 项错误。 4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 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

5、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 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解析: 选 A从“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 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可知,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既具有爱国性,又 具有非理性、盲目性,故A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革命任务是反抗外来侵略,没有反对 清政府,故B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不是全民族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6、故D 项错误。 5“真正决定革命和保皇胜败的,不是辩论,也不是棒子,而是国内清政府的政策, 如果清政府的政策一直比较对头,能够充分满足地方实力派和士绅的利益,保皇派肯定占 上风,革命基本上就没戏了。”作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晚清政府变革迟缓引发革命 C地方割据削弱清政府的力量 D晩清派系林立政局复杂动荡 解析: 选 B材料认为引发革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政策失误,材料没有体现 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故 A 项错误; 材料认为清政府的政策没有满足保皇派的利益, 变革延缓导致形势对革命派有利,故B 项正确;材料认为清政府没有满足地方实力派的利 益,没有反映革命爆发的原因

7、在于地方割据削弱清政府的力量,故C 项错误;材料主要涉 及革命派和保皇派,其中地方实力派和士绅是属于保皇派阵营,材料没有反映晚清派系林 立政局复杂动荡,故D 项错误。 6(2018 石家庄模拟 )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据 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 痕迹”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 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

8、 C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 解析: 选D三则材料 “ 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 清国 把天下让给南京政 府”“ 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均说明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故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 7(2018 洛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寻访历史事件当事人,从中获得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20 世纪 60 年代,某大学历史系学生确定了“ 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地位” 的研究专题, 为了广泛 收集资料,搞好这个专题的研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了一份寻访辛亥革命当事人 的调查提问提纲,以下是这份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 革命党人发动

9、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的活动。 武昌起义后西方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的罪行。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对抗革命,坚持反动统治的罪行。 武昌起义后各地旧官僚、立宪派混入革命队伍破坏革命的活动。 南北议和时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导致袁世凯窃权的经过。 袁世凯独裁卖国、镇压革命的罪行。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民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史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 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提出修改、补充或更正,也可以否定提纲内容提出另外不同的寻访调 查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研究专题是 “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地位”

10、 ,受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国内“左” 倾 思想的影响,材料只提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工业化的推动,而且过多地强调了帝国主义 国家、旧官僚、立宪派、袁世凯等对辛亥革命的破坏,偏离了主题。因此可以从辛亥革命 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观念近代化、社会习俗近代化,以及肯定革命派的妥协对 加速民主革命进程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增加提问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应增加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提问内容。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 世纪 60 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的以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的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主要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功 绩认识不足。应当摆脱“

11、左”倾思想的束缚,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面客观地评价辛 亥革命,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 言论、结社等民主自由权利。 示例二:应增加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近代化的提问内容。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 世纪 60 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的以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的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主要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功 绩认识不足。应当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面客观地评价辛 亥革命,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溥仪的两次复辟帝制 均遭到人

12、民的反对而迅速失败。 示例三:应增加辛亥革命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的提问内容。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 世纪 60 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的以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的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主要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功 绩认识不足。应当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面客观地评价辛 亥革命,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后,在民国政府的倡导下,社会习俗日益近代化。如男子剪辫子,中山装、 旗袍流行,实行公元纪年等。 示例四:提纲中“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导致袁世凯窃权”的认识不当。应改 为“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必要的妥协退让,对加快革命进程和推翻帝制起了一定的

13、积极作 用”。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 世纪 60 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把革命派必要的妥协退让 视为软弱和丧失原则,实际上是否定历史发展的过渡性、渐进性,是不可取的。 南北议和时革命党人在军事上与北方相比处于劣势,不做必要的妥协退让,依靠武力 对抗很难实现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的理想。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必要的妥协退让实现了由帝制 走向共和的平稳过渡,减少了武装对抗带来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应给与肯定。 示例五:改变事前拟定提纲的调查方式,让被调查的当事人自由畅谈革命中的亲身经 历。 理由:事前拟定提纲限制了被调查人的叙事范围,不利于获得辛亥革命完整的准确的 资料,不利于对辛亥革命全面正确的评价。 材料中的提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左”倾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史观影响, 过分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的历史功绩认识不足,会导致对革命的评价 的片面性。我们应当通过调查尽可能占有广泛的历史资料,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为指 导,对占有的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