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4236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测梁的弯曲实验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测梁的 弯曲实验,武汉理工一桥,武汉理工一桥测试现场,武汉理工一桥测试现场,武汉理工一桥测试现场,武汉理工二桥,巴东长江大桥(斜拉索桥 跨距388米),巴东长江大桥检测现场(动态测量),重庆云阳长江大桥,黄陂蟠龙大桥T形梁检测现场,热电厂玻璃钢托架挠度检测,粮仓屋顶检测,粮仓屋顶检测,洛阳热电厂烟囱检测现场材料(钢筋混凝土)高211米,洛阳热电厂烟囱检测现场,洛阳热电厂烟囱检测现场,武重C5250/2-13020横梁检测,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弯矩图,粘贴应变片,应变片粘贴位置,一、实验目的,1、用电测法测量受纯弯曲梁的正应力的分布,验证 弯曲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2、学习电阻应变仪使用操作

2、方法 3、测量纯弯曲梁的最大挠度及验证梁挠度计算公式 4、测定电阻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K,二、实验设备和装置,实验设备: WUT-2002型智能全数字式静态应变仪 游标卡尺 钢尺 千分表,多功能电测试验装置,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弯矩图,*,电测桥路应变计算公式: 测 1 2 3 4,半桥桥路应变计算公式: 测 1 2 (补) (工 +温)温 工,三、实验原理 理论上已知梁承受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为: 0 x y 式中:L为正应力,M 为作用在横截面上的弯矩,I 为梁横截 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为由中性轴到欲求应力点的距离。 试验应力根据虎克定律: 式中: 为试验所测正应力,E 为试样材料的弹性模量,

3、为 试验所测得的应变。,应变片灵敏系数K值的测定,一、实验原理 应变片是利用电阻合金丝的应变效应这一物理现象而工作的,应变效应就是电阻丝的电阻值随着它本身的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而改变。若丝的原始电阻值为R(欧),变形后电阻值变化量为R(欧),当应变不超过一定范围时,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R/R与其线应变成线性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k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R/R为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 为贴片处相应的机械应变 二、测定方法 根据公式 可知: 依据单向虎克定律 由于 所以: 则: 式中:k仪:应变仪的灵敏系数; 仪 :应变仪显示的应变; X :是梁在单向应力状态下轴向应变 M: 贴片处截面的

4、弯矩;W:贴片处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E:梁的弹性模量,纯弯矩截面正应力分布,四、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一)、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 “增量法”,即每增加等 量的载荷P,从应变仪显示窗口中读取 相应的应变量,加载级别分为5级 。 取P=20N,即加载级别从0开始为20N 、 40N、60N、80N、100N。,二)、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步:安装千分表 第二步:开启应变仪、电脑及应变仪操作软件。 第三步:第一次应变仪调零(还没有加载时),预加100N左右的载荷 后进行第二次应变仪调零,确认后记录下千分表上的读数作 为初位移。 第四步:分5级加载,从0开始,每级20牛顿,依次为20、40、60、80,

5、最后到100牛顿,每次加载后记录下每级荷载作用下每个通 道显示的应变值和千分表显示的位移值,第一次实验结束, 然后卸载。 第五步:按照第一次的方法再做一次,实验至少做2次,取数据线性的 较好作为本次实验的最后结果。,实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安装千分表 1、将千分表安装在表座上; 2、将千分表及表座安装在梁的正中间的下表面; 3、使千分表与梁有0.2mm的初位移。 第二步:打开应变仪电源开关,打开电脑及操作软件。 第三步:当加载压头没有接触构件时按下红色的测量钮 (既清 零);然后给构件施加100牛顿左右的力,再次按下红色的 测量钮(既再清零),记录千分表显示的初位移, 之后正 式开始加载实验

6、。 分5 级加载,每级20牛顿, 记录下每级荷载作用下每 个通道显示的应变值和千分表显示的位移值,从0开始,依 次为20、40、60、 80,最后到100牛顿,第一次实验结束, 然后卸载。 第四步:按照第一次的方法再做一次,实验至少做2次,取数据 线性的较好作为本次实验的最后结果。,电脑软件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双击桌面上“武工大应变仪”图标; 第二步:点击”实验选择” 选择“电测梁的弯曲实验”; 第三步:点击“测量” 选择“联机实验”,此时电脑与电阻应变仪联通, 微机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与应变仪上窗口显示的数据一致。 第四步:当加载压头没有接触构件时点击屏幕上“自动平衡”(既清零);然 后给构件

7、施加100牛顿左右的力,再次点击屏幕上“自动平衡” (既 再次清零);然后点击“确认” 。 此时记录千分表显示的数据,既 加载前的初位移,之后正式开始加载实验。 分5 级加载,每级20牛顿,每次加载20牛顿的载荷后,点击“确 认”,并记录下每级荷载作用下千分表显示的位移值,每级荷载下各 个通道的应变值在 点击“确认”后既被记录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加载 从0开始,依次为20、40、60、80,最后到100牛顿。加到100牛顿后, 点击“结束”,第一次实验结束,然后用草稿纸记录下屏幕上的5级加 载5个通道显示的应变数据,然后卸载。 第五步:按照第一次的方法再做一次,实验至少做2次,取数据线性的较好作 为本次实验后结果。 ,,五、梁的基本参数及电阻应变片规格: 1、梁的基本参数 2、应变片的基本参数,数据表的填写格式,最大挠度公式: 式中:,误差原因分析 应变片的粘贴、选择、焊接; 理论公式; 力传感器的误差; 应变仪的精度; 装置和矩形截面梁的相关参数、几何尺寸误差; 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在不同的横截面上的不同位置布置不同的测点研究:通过这些测点的测量,你能够测量到什么?不能测量到什么?,如何思考问题,实验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