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4126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家庭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心理 重视家庭教育 作者: 日期:关注学生心理 重视家庭教育-浅谈和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高红梅关键词 :心理变化 心理引导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协同管理 和谐管理摘要:生活环境变化引起孩子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重的从学校教育、家庭引导和孩子自我调节等方面协同管理好学生。学校是特殊的育人环境是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的来源与归属。学生自我是主体,是成长过程中起决定的内因。三者协同作用,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这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竞争激烈、节奏明快的现代社会里,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变化,城镇的小学校园越发热闹,农村的村小却很冷静,但现在小学生承担着

2、比父辈多得多的心理压力。我们学校和家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协同管理。现就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如下:1、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创业,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却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2、家庭子女少,父母、祖辈过分的迁就,在班级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帮助。 3、对孩子,家长希望过高。回家总是要接受教训,老以别人

3、的优点来比较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4、物质丰裕导致精神表扬作用力度下降。以前的孩子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块糖的奖励便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现今家庭富足衣食丰裕,家长宠爱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鼓励、表扬无所谓,对什么都满不在乎。 5、有些学生自我表现欲过强。几乎所有小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他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以至于不爱学习或故意捣乱。 6、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存在问题的负面影

4、响。不可否认,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过分强调了对小学生的知识成长教育,忽略了小学生做人的成长的教育。 分析了小学生心理、行为偏差的原因,教育问题该如何解决?自然要家庭、学校协同解决。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和谐了,对学生的影响就积极了,而后学生之间也和谐了。 我先谈谈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我认为文化课自然放在第一位,但关注心理变化也不要放到次要位置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心理引导方面我们应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

5、本宗旨,以培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人才为目标。主要包括: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及各种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有效途径。 1、学校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引导的效果。心理引导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帮助,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精神。 2、开设心理

6、健康专题讲座或选修课、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3、个别辅导与咨询。开设非挂牌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心理引导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7、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要消除差生观念,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班队活动、班主任工作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有一个同学叫文宣一二年级时成绩非常好,在校一百多名学生中,他总是在前三名的成绩。可是到了三年级时他变了个人似的,上课讲话,课后很少的作业也老是不能完成。老师批评时,他总有理由说是其他同学要与他玩要与他讲话。后来我就依着他,并鼓励他说:以后上课时别的同学与你讲话时,你就别理他。我同时也在他上课时对他进行监督。课外也与他一起谈心,并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虽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磨合,但他的好习惯又回来了。当然这

8、期间离不开其他老师的配合,也离不开家长督导。这个案例说明学生心理引导很重要,并且要有长时间耐心的沟通,同时也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小学生心理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长关注孩子知识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做人、为人的教育还是基础。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的心理引导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故父母和子女间的融洽感情和谐关系,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母亲的自叙:我的孩子是转来的,以前成绩很差。因为我和她爸爸在外面打工,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让爷爷带。老人也没怎么管她的学习,只要她听话就行,她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跑个没影儿。我们回到家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我和她爸

9、爸赶紧办理手续,把她转到这里。起初,她养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她适应新学习环境的最大绊脚石。记得有一次她回家做作业,竟然照着同学的作业本抄,被我发现了。我很生气地对她说:“你怎么可以抄同学的作业呢?”她茫然地说:“没有啊!”她的爸爸强压怒火,说“把你的作业本拿过来看一下。”她爸爸一看,再也忍耐不住了,大声吼道:“你立刻给我当面重做一遍!如果做不出来,饭也别吃!觉也别睡!”这可把她吓坏了,她跑进房,关上门,躲在房内大哭,任我怎样敲门叫她,她都不理睬。她爸爸更加来火了,顺手拿起门边的板凳就要砸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住他,让他出去消消气,这事情我来解决。我想起了老师常常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10、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和赏识。我又回想到初来本校时,老师没有嫌弃她成绩差,总是在同学们面前夸她怎么能干,怎么团结同学,怎么有爱心,是个好学生消除了她对新环境的种种不适。通过家长会和大家的交流,及与老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待她爸爸出门后,我隔着房门轻声说:“你先出来吃饭,吃完饭,妈妈陪你一起做作业,不会做不要紧,妈妈可以教你!”不多会儿,门轻轻地打开了,她终于出来了吃完饭,我边收拾碗筷边对她说,抄别人地作业是不对的,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她听了使劲地点点头,内疚地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一定不再这样做,一定好好学习。”她很认真地做完了作业并拿给我看,虽然做得不是很好,我还是很

11、高兴地夸奖她:“不抄别人地,你也做得很好啊!”听我夸她,她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从此以后,她每次做完作业主动都给我检查。对她的作业,我总会说:“嗯,今天的作业有进步,字也写得比以往工整些。”在我的夸奖中,孩子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成绩稳步提高。这孩子的转变是夸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孩子的心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幼稚的心灵不仅要关心更需要关注,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要关爱孩子。家长从小要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父母除关心孩子学习外,对性格、健康水平、品德锻炼等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特别注意防止仅从学生的成绩去评价其好坏

12、,父母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莫要心切,脱离实际对学生过高要求,更不能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压迫感、紧张感、甚至恐惧感。 2、家长常常习惯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但也要倾听孩子说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小学生,主要是教师说,学生说话的机会少,讲心里话的机会就更少,家庭应是孩子讲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讲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更多说话。家长不能借口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家长可充分利用吃饭等时间和孩子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让孩子有温馨的感受。 3、宽容和约束都重要。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

13、分宽容则会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可能是寡爱,快乐的性格自然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要适时的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会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和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可能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和表扬开始。 4、要接触社会生活,也要亲近大自然。学校组织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替代学生个体的社会活动,家长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弄一身泥,去欣赏大自然风光的美丽,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倾听大自然中虫鸟的鸣叫,让美好景物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鼓励孩子尽可能参加社会

14、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苦事、难事做起,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培养他们经历挫折、忍受磨难的毅力,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俗话说:“父母有爱心,孩子才有孝心。”这是天底下的至理。有了家长和学校协同管理,孩子实际也没有管理的压力,而是良好的自我调节。我们再来看一个成功转变孩子行为的案例:五年级学生范李臣,他几乎没有运动的概念。身体肥胖,家长希望老师多教他,让他爱运动。可是说教在这方面对他来讲是没有效果的,而且他的食欲特好。这时,我建议他父亲每天下午就在学校里陪他

15、运动一小时,我们也时不时的夸他,爱运动了,精神也更好了。一个学期下来,他明显的肥胖感没有了。最可喜的是他后来基本上可以不用他父亲陪了,他能主动的参加运动。可见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怀和更多的陪伴。 家庭和学校和谐管理、共同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学生自然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小学生自我心理调节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与知道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简单方法。 第一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 其次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方法,如:(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心理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