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2440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析第4-5课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知识点解析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4.1.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生物与非生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P28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起源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 (2)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本质上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看,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

2、脑中的反映。 结论: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客观性),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实在性)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易错点: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运动)。,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

3、质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易错点:人的思维活动是精神在运动,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指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或没有位移) (3)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易错点:静止是事物性质没有变化,是事物不在进行运动。,4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4、灭。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易错点:把规律与规则、规律与规律性现象等同;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修改、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5.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内容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

5、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易错点:1、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5.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注意: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精神状态)。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

6、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易错点: 1、精神是万能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对世界认识也是有限的。 重点: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作用说明人类在困难面前可以有所作为,必须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当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总理鼓励国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总理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的时候,温总理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谈谈你对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的认识。,参考答案: 人的意识能

7、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能帮国人认清三个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制定正确的经济策略;(2分) 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通过国人的经济实践,能促进中国经济“保增长”并“稳增长”;(2分) 人的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能让国人树立信心和恒心,催人向上,使人奋进。(2分),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8、、普遍性。 是我们做好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3)怎么做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易错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就是

9、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例题:(2010年省质检)继“家电下乡”之后,2009年6月,国家又出台了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试点省、市凡在规定时间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购买人,可享受新家电售价10%的财政补贴。小周同学家里有一台五年前的旧电脑,经过讨论,决定将电脑“以旧换新”。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挑选新电脑。(12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挑选电脑。(4分)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市场调查,挑选价廉物美的电脑。(4分) 把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购买电脑时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4分),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唯一

10、来源:实践 1.实践的概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产物。 易混易错点:实践活动可以单个人进行。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3.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11、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观点 易错点: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运用某个具体事例论证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材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哲学依据。,

1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分配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落实党的十七大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真理客观性含义: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

13、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易错点: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是永恒不变的。,(2)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3)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 可运用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等分析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

14、复性 含义: 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从认识客体来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含义: 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以上三个知识点可归为认识发展的过程(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可以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说明人类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15、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易错点: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过程。,(2009年市适应性考试)有人认为“实践证明,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是真理,它是不会改变的。”请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12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根据福建和海西的客观实际提出,指导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4分) 真理是有客观的、条件的,具体的。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6、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4分),(2010年福建高考卷)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