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1559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 作者: 日期: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自查自纠报告根据XX县监察局关于XX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执法监察的通知要求,对照XX县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执法监察工作内容,结合我镇林改工作情况,我镇及时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改开展情况XX镇位于XX东南部,地处东经9930至9941,北纬2424至2438之间,是XX、XX两市,XX、XX、XX三县中心,海拔在1010至2175米之间。国土面积29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139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8358万元,农民

2、人均纯收入2060元。全镇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4.5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5%。其中国有林0.25万亩,集体林24.3万亩。有生态公益林1.48万亩,其中国家生态公益林0.94万亩,地方生态公益林0.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6%,活力木总蓄积98万立方米。我镇作为全县3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之一,于2007年5月19日在酒药村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7月1日全面铺开,全镇共涉及9个村139个村民小组5729户23985人,共有集体林地24.3万亩,其中国社合作林地面积1.07万亩。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县、镇、村、组四级林改工作队员和技术人

3、员的努力工作。目前,全镇139个村民小组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完成率达100%;落实权属139个村民小组,确权宗数11302宗,确权面积23480亩,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11302份,确权发证6本。二、自查自纠分析评价从自查自纠情况来看,我镇村组林改操作规范,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面取消,木材采伐指标公示制度得到落实,垄断经营和区域封锁已经打破,未发生森林资源重大案件,林区秩序良好,综合评价定为合格。具体分析评价如下:(一)工作机构组建情况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坚持把“镇、村、组三级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贯穿于林改全过程,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配合抓林改的局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

4、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四班子领导和1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和宣传发动、外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案件查处四个工作组。9个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139个村民小组也相应成立了由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三老”人员组成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二)林权证发放情况由于林业局林权证打印尚未结束,全镇除了在确权发证现场会上发放6本外,其余的都没有发放。(三)林改政策执行情况严格依法依规、依靠群众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到群众不了解政策不实施,情况不明不动手,做到一村一策,一组一案,始终保证改革中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参会

5、人员讨论通过。村民小组林改方案必须经村民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参会人员表决通过并签名,张榜公示后由村民委员会审议,送镇人民政府审批。严格坚持实行改革方案、程序、林权现状、林改成果“四公示”和村民小组会议通知签收、会议签到、实施方案签字、林权界线确认书签字、合同签字、村民委员会对村民小组实施方案决议签字“六签名”,保证了广大林农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以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为前提,坚持林改后“山要绿起来、政策要活起来、林农要富起来”的宗旨,尊重历史,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制定了村组林改实施方案。确定责任山林地使用金按每年每亩1至3元收取(具体数额由各村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召开会议讨论决定),3年

6、一收;林木资源有偿使用费在林木采伐使用时按销售收入20%的比例一次性收取;林地使用费和林木资源费收入的80%留村民小组,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二次分配,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用于村委会统一安排的公益事业建设。国社联营的部分坚持“分利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经营模式,原划定的四至界限不变;管护经营的模式不变;利润分成原则上维持原协议。在解决农户烧柴这个最急最盼的问题上,我们核定数量,采取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在林场指挥下有序砍伐。既解决了农户烧柴的急需问题,也解决了林场管护难问题。(四)林改工作进展情况全镇139个村民小组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完成率达100%;落实权属139个村民小组,确权宗

7、数11302宗,确权面积23480亩,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11302份,确权发证6本。(五)林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我镇林改工作,上级共拨入经费245000元,在林改工作中,所拨入的经费全部用于林改,到目前为止,共支出208437.72元,其中,交通费支出:3107.5元、招待费支出:8496元、会议费支出15815.8元、劳务费支出46580元、办公费支出5130元、村级林改经费补助支出18000元、林改办专用微机维修费支出9956.42元、林改暂借款97786元(已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出通知,在10月底完成报帐工作)、其它支出3566元。目前,全镇林改经费结余36562.28元尚未报帐。(六)历

8、史问题及林权纠纷调处情况由于林业“三定”以及历史遗留的问题,全镇林权纠纷十分复杂,改革中累计发生山林权属纠纷218起。为推进改革,我镇依法规范加大调处力度,基本做到户与户之间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之间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不出镇、镇与镇之间的纠纷不出县。严格执行“三禁”要求,即:凡有争议的山林在纠纷调处前禁止确权发证,禁止流转和禁止下达采伐计划。全镇共调处林权纠纷216起,纠纷调处率达99.08%。但仍有2起2600多亩的纠纷山有待调处。一是林场与小XX村的邦伍、旧寨、大塘子和大芒卡四个村民小组之间的林权纠纷,面积达560亩,原因是因为林业三定时国有林、集体林界址不清;二是林场与大城水库

9、管理所之间的林权纠纷,面积达2000多亩,原因是林场负责人说大城水库的山林他们已经和营城新寨农户买去,而水库管理所的人员又说他们和营城新寨的农户进行过面商,海拔1926米以下的山林是水库管理所的。三、主要做法及经验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试点先行,总结经验。2007年5月19日,通过在酒药村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该村山林权属得到明晰,农户爱林、护林、造林的意识明显增强,滥砍盗伐林木、毁林开荒、违章采脂等行为基本杜绝。试点成效极大鼓舞了全镇干部群众的信心,群众期盼改革的愿望十分迫切。我镇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制定改革方案,决定在全镇逐步建立起“产权

10、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二)充分调查,夯实基础全镇林改动员大会后,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由镇里组织工作组,镇领导亲自带队,抽调了28人组成7个调查组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林农意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针对集体山林流转开发、农户自留山责任山流转复杂的实际,对外承包开发的集体林,对流转开发的自留山、责任山如何确权发证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制订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最终明确了发证对象,使这一疑难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三)明确思路,制定方案。改革中我镇严格遵循“依法依规、分类指

11、导、尊重历史、群众主体、利益兼顾、稳定第一”的原则,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国家、集体和林农的关系,深化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宣传发动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坚持宣传发动、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培训队伍,摸底调查、踏山认界,调解纠纷、组织实施,公示结果、签订合同,检查验收、确权发证,工作总结、资料归档七个工作程序,具体分六个阶段进行,一是成立镇级工作机构,制定改革方案,召开乡村宣传培训会;二是县乡工作组进村入组,组建村组工作机构,开展宣传动员和业务技术培训;三是摸底调查;四是制定村民小组改革方案,表决通过并张榜公示;五是组织实施,公示结果,签订承包合同,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六是内业整理、微机输入。(四

12、)建立机制,强化责任为确保林改顺利开展,我镇在林改开展过程逐步建立了各种工作机制,大大增强了林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林改组织机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林改领导小组,组建了林改督查组;从镇属各有关单位抽调的6名作风优良、工作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成镇林改办;村、组通过民推公选,分别成立了村林改工作小组和组林改办事组,做到机构齐全、职责明确,领导上有人抓,工作上有督促,切实加强了对林改工作的领导。二是将林改工作纳入“村为主”责任目标考核。镇、村、组层层签订了林改工作责任书,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并将工作成效与年终考核相挂钩。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13、对在林改过程中不认真执行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必须按相关纪律坚决查处。四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镇财政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本着从紧、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安排了2万元林改专项资金,从而保障了林改经费和物资双到位。(五)广泛宣传,全民参与为把林改政策落到实处,我镇把宣传工作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向全镇的农民朋友印发了6000余份致全镇林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二是在镇政府开辟了林改宣传专栏;三是编印了林改简报,充分利用“2131”工程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深入宣传,改变了对林木资源砍伐,搞不搞林改,集体山林有无确权发证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全镇上下形成个个议林改、人人参与林改的浓

14、厚氛围。(六)强化培训,确保质量加强业务培训,组建一支精通政策和业务的队伍是林改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林改队伍的技术水平。一是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有关林改知识和政策。二是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在短时间内培训出了一支懂政策、通业务、能干事的林改队伍。三是组织全镇林改技术人员进行试点操作,从勘界、勾图到填表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现场培训,一边训练,一边勘界勾图。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在避免林改重复操作、多次修改、少走弯路的同时,既集中时间完成了勾图勘界工作,又锻炼了队伍,加快了进度,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七)强化督查,确保进度强化检查督查,进度服从

15、质量,质量与进度互相促进,是我镇在林改中一贯坚持的原则。一是对林改工作人员制定了管理、奖惩制度,对外业勘界技术人员,制定了操作、质检等一整套管理办法。二是为掌握和加快进度,实行了外业进度三日一报制度。三是全镇组建了1个督查组、1个质检组,定期不定期地到各村督查指导林改工作,对外业勘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找出差距、出谋划策,有力地促进了林改工作。四是召开林改调度会,树先进典型,鞭策后进,给各村加压鼓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八)把握重点,以民为本林改工作中,我镇始终以群众“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改革质量的标准,在制定村级林改方案时紧紧抓住这条标准,对方案制定的政策、原则、内容、分配和程序上进行认真指导,做到体现民意,谋求民利,符合民心。一是在方案制定的政策上,根据现行的林业产权制定改革政策为构架,依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注重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注重把政策与村情、民情等实际相结合,把部分对林改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林改政策有偏见的林农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林改办的要求上来。二是在方案制定的原则上,以“山上要绿起来,林业要活起来、林农要富起来、生态要好起来”为准绳,以改革为手段,明晰产权,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