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90464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言之美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A.意蕴(yn)附丽(f)颦眉(pn) 铢两悉称(chng)B.姑且(qi) 笼统(ln)雕刻(dio) 信手拈来(zhn)C. 蛾眉() 塑像(s)寂寥(lio) 瞬息万变(sn)D. 谚语(yn) 譬如(p)摄影(sh) 缥缈无踪(pio)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B.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C.花园里,百花盛开,蝴蝶翩翩飞舞,这一切都栩栩如生。D.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

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B.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C.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D.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4.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本意的一项是(B)A.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B.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意是固定的,有迹象的;言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C.所谓文学,就是以

3、言达意的一种美术。D.“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5.(2019湖南长沙中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D)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A. B.C. D.6.(2019四川达州中考)下面这张照

4、片是某地铁乘客无意间拍摄到的。请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1)用自己的话描述照片上的内容。地铁车厢中,一位母亲抱着熟睡的孩子坐在座位一角,座位上没有其他乘客,母亲用包垫在孩子脚下。(2)这张照片一经晒出就迅速走红,请简析走红的原因。母亲用包垫在孩子脚下是为了不把座位弄脏,她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举动,她不经意动作表现出的修养,正是照片走红的原因。(2019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9分)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高伟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每一代青年的成长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20世纪50、60

5、年代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记忆,90后、00后对网络世界的高度认同等皆是如此。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民族情感的归属,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生活本来是些没有装点、散落而动人的册页,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青春之歌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20世纪30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写出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动乱时期面对亲情、爱情、责任的担当和选择。平凡的世界刻画

6、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深刻展示了大时代下普通人的艰难曲折命运。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在沉重生活枷锁中的自强不息。生活从来不易,更不会因为你不努力而改变。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一百次再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只有以人民的福祉为正义性的来源,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

7、迹。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古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这些都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时代投射在身上的印记。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脆弱也许是善良,敏感可能是细腻,自私可能是自我,叛逆可能是主见,冷漠可能是分寸。虽然这些偏见推远了青年走向我们的身影,但我们仍要辩证地看,积极地引导。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厚,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当年的青春

8、之歌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它们依然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成为我们奋斗赢得未来的指针。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经典似一缕清风,又简如白水,穿透人文之美触摸生命真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化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正如十九大报告强调的,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

9、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我们要相信: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生长,迷惘会散去。太阳第二天都会照常升起。”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2日,有删改)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8.文章开头列举各种不同时代的印记有何作用?(3分)充当事实论据;引出论题,证明中心论点;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9.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5分)首先提出“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这一分论点;接着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青春之

10、歌中林道静的典型形象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自强不息的事例;最后得出了“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结论,证明了论点。10.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诗句和名言,同时列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奋勇抗争、心系人民,以及老人与海中的古巴渔夫生命力旺盛、意志力坚强的例子,论证了“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的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11.结合文章,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的指引更好地成长。(4分)利用经典感悟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青年人

11、要热爱生命、坚持奋斗,这弥足珍贵。利用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青年人要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发现自身的缺点,赢得未来的指针。利用经典与时代更好地对话沟通,让经典作品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2019江西中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3分)谈 语 言王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

12、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

13、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

14、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

15、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12.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4分)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加工时要考虑口语进行大众化。13.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1)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