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0236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高校教师职业修养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蒋红斌 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高校教师为什么需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需要怎样的职业道德?(本质、作用;原则、规范;行为选择与评价) 如何培育和修养?(理念的落实),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道”“德”) 职业:由于

2、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出三方面的要素:职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利益。,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师德: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综合,是教师应遵守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在处理和调整教育教学问题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要求。(P2) 它超越了一般的职业道德(涵盖面广,渗透性强;要求高,示范性强),是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与人类文明共始终;先于教师职业出现;个体获得性品质)。,第一章 高等教

3、育发展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师德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 传统的启迪) (一)中国优秀的师德传统(内容) 1、深厚的爱生敬业情感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爱生亲徒;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谆谆教导。 2、强烈的育人至上意识 3、严谨的为人师表作风 高尚的品德;业精的榜样。 4、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 好学博识;疑旧知新;知行并重。 5、精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 6、鲜明的教育开明作风,(二)西方教师的道德传统(20世纪以来) 1、热爱学生 2、师生民主 3、尊重个性 (三)中西方师德传统的比较 共同点:爱岗敬业、追求知识、尊师重教 区 别:(P21-22)

4、,二、师德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新)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特点 (二)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特点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三、师德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荣誉,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一)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物质基础 1、社会分工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物质前提。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源。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教师

5、道德的性质。 4、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5、教师道德内容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 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 增强了集体主义道德精神 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人格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文化前提 文化是动力,是基础,决定传承,规范意义,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一般本质 1、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如何制约、决定教师道德)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师道德的发展变化; 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目的

6、和人才模式的影响,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 2、教师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3、教育活动的本质与目的决定其基本原则,(二)特殊本质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 2、教学利益是教师道德的基础 3、教育事实是教师道德存在的前提( 教育事实具有的道德意义),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一)对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 1、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 3、通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去影响自己的家庭、朋友和邻里。 (二)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 1、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 2、是学生人生价值

7、观形成的引导者。 3、是学生道德素质陶冶的诱导者。 (三)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 自我完善、调节,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道德原则与规范:一定社会从其整体利益出发向人们提出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德原则与规范是普遍存在着的,并必定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和规范作用,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规定的界限和范围进行各种活动和行为,不得逾越和违反。,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热爱教育原则 含义: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要有高度民主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精力。 要求:具有比其他教师更为重要的责任

8、和使命; 树立为高校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理想,热爱并忠于高校教育事业。 (二)集体主义原则 含义: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这两种利益统一于集体利益至上,强调集体利益具有至上性,强调个人利益在必要的前提下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和奉献。 要求: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在所在部门(集体)利益必须保全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三)人道主义原则 人道主义(humanism):是一个伦理学和社会学、政治学上的概念。作为伦理学概念,其含义是广泛的,它相对兽道、神道而言,要求把人当人,而不是把人当物,当做工具,或者当作神的奴仆来看待。这样的思想发生很早,从历史看,自从人类开始思索人是什么、人与动物的区别是

9、什么等问题时,人道主义即开始萌芽,至今,种种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以及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都可以说是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原则: 含义:高校教师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把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看作是家长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们应当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尽职尽责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掌握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从而也使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要求:热爱学生,尽心尽力,教学相长 1、心怀坦荡,将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对学生全面关心和爱护; 3、不是盲目溺爱,而是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4、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前提; 5、教学相长。,二、高校教

10、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一)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含义: 为人师表:高校教师在品德修养、处世待人、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诲人不倦:高校教师在其教学教育实践中必须大公无私,尽心传授,循循善诱,以使学生在品德、智力、能力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充足的教育而茁壮成长。 1、高校教师应殚心竭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学生,不偏私,不藏掖; 2、高校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应孜孜不倦、不厌其烦,想方设法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要求:1、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让教学超越课堂; 3、让

11、学生心理健康。 (二)教师与同行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立足点:对高校教师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克服“文人相轻”的恶习。 文人相轻:具有一定才能人对与自己相当的人表示鄙视、嫉妒,甚至造谣中伤。 如何克服:1、相互尊重(充分信任同行、尊重与信任全体同行) 2、在工作上相互学习和帮助(主动接近同行、民主公正地对待同行),(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1、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 2、努力学习,不断扩大视野,博采众长,从多方面充实和提高自己。 (四)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坚持真理和科学精神、尊重他人成果、不滥用学术权利。 学术腐败:滥用和异化手中的权力,采取行为在从事学术的幌子下牟取非

12、法利益。,表现形式:1、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假冒伪劣,不择手段;跨学科的学术复制) 2、学术评价的非理性化; 3、文人相轻; 4、泡沫学术。 原因:1、学术体制的弊端; 2、健康学风的缺乏; 3、监督机制的缺失。 危害:1、不利于学风建设,弱化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学术界接轨; 2、使学术走向异化; 3、遏制民族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措施:1、改革现行学术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 2、加强道德建设,培养学术精神。 3、健全相关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4、积极拓展其他监察渠道。(建立公示制度、建立申诉和听证制度、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范畴:

13、类型、范围)(含义、作用、养成) (一)教育职责 (二)教育公正 (三)教育良心 (四)教育威信 (五)教育和谐 (注意与第一章、第四章中相关内容的区分),第四章 高校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 一、 高校教师面临的道德冲突 何谓道德冲突? (一)行为取向上的义利冲突 表现:1、教育教学领域:职业重心偏移、与学生关系中价值天平失衡) 2、科研学术领域:学术腐败 调适、化解:1)明确高校教师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的原则界限; 2)不能把个人利益仅仅等同于个人物质利益; 3)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为价值尺度; 所以,正确解决高校教师行为取向上的义利冲突,正确的途径是:再坚持社会公正的前提下,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14、为基本的价值尺度,进而使广大教师的职业行为实现从义利分离、见利忘义向以义御利、义利相兼的道德飞跃。,(二)行为表现上的角色冲突 含义: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或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 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 1、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 2、工作角色与生活角色的冲突; 3、权威角色与朋友角色的冲突; 4、领导角色与顺应角色的冲突; 5、高校教师角色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角色的冲突。 原因:社会规范不当、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有误等。 措施: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角色意识,以崇高的职业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角色定位,消除角色漂移现象。,(

15、三)行为动机上的心理冲突 表现:1、期待角色与实际角色引发的心理冲突; 2、社会称誉与社会现实引发的心理冲突; 3、高付出与低待遇引发的心理冲突; 4、角色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引发的心理冲突; 5、角色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冲突。 调适:1、自我调适; 2、社会调适。,二、高校教师行为的道德选择 “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 (一)高校教师的行为及其特点(略) (二)高校教师行为选择的客观限度(略) 心理机制、社会机制 (三)高校教师行为选择的责任承担 责任与选择共生 1、教师责任的最低限度 指在教师应尽、应负的责任中最基本、最起码、少量的客观规定。 客观上可能做到的; 应该做的事情; 主观上

16、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条件。,2、教师责任的最高限度 指在教师责任中的最大量的客观规定。 教师承受性原则; 教育有效性原则; 教育合法性原则。 3、高校教师选择教育行为要遵循的道德要求 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方向、手段和行为的选择。 增强道德责任感,自觉培养从事教育劳动所需的道德心理品质和教育技能。,三、高校教师行为的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形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一)道德评价的依据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善恶标准、阶级标准、历史标准、生产力标准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 社会的(他人的)道德评价、自我的道德评价、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联系。 (四)道德评价的手段 校内外评价、教育传统习俗、教师内心信念。 (五)道德评价的主要机制 职业公正、职业良心,第五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与修养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培育 (一)社会前提 (二)主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