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90120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工作个人自查2011.11.1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6 长丰县 2000 年度贯彻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情况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02-11-06 中共长丰县委长丰县人民政府200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一、狠抓认识到位,把科技进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县是国定贫困县,分析全县致贫的原因,其中关键一条是“落后在科教上” 。多

2、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科教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抓好科教兴长丰”的战略思路,并围绕这一思路,狠抓落实,把科技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00 年全市技术创新大会后,县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和安排全县科技工作,成立了长丰县科技推广与创新工作领导组,具体抓落实。2000 年 4 月, 合肥市县(区) 、市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下发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我县执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县几大班子、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明确了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年度科技工作任务,在全县上

3、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2000 年底,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听取了县直有关部门关于全县科技工作情况的汇报。县人大、县政协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2000 年 9 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科委关于合肥市科技进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和全县科技兴农、科技承包和科技示范园建设等工作汇报,组织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县人大代表深入乡镇开展科技兴农、科技承包和科技示范园建设等工作汇报,组织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县人大代表深入乡村和有关开展科技工作视察。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到乡镇开展科技兴农、农业结构调整专题调研,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建议。二、狠抓计划安排到位,扎实推进

4、科技进步在 2000 年初的县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 会议和县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对全县年度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要求全县上下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开展农业技术承包,狠抓农民技术培训,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户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同时,把“每个贫困户传授一项适用技术、培训一个科技明白人”列入当年扶贫攻坚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加以落实。要求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提高科技对企业的贡献率。为了进一步抓好科技兴农工作,2000 年 3 月,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长丰县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承包和

5、有偿服务实施意见(长政200014 号文件) ,成立了县农业科技承包工作领导组,县直有关部门根据意见要求,制定了本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当年全县有助理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全部参加了农业科技承包。三、狠抓措施到位,全面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的应用在工业上,坚持高度重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依靠科技领先打开市场、取得发展。2000 年,县彩印公司投入技改奖金 65.6 万元,引进了 UV 上光设备及全张切纸机,全面提高了彩印产品质量,当年实现产值 1886 万元,上缴税额 172.8 万元。县水泥公司多年来与省水泥设计研究院长期合作,依托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引进了一系列生产新工艺和设备,将微机应用于

6、生产配料与控制,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直接生产成本,产品产量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公司生产能耗已大大低天国家标准,实现了环保达标。下塘明华建材集团利用新技术生产的新型墙体空心粘土砖已打入合肥、芜湖、南京、阜阳等地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安徽丰大集团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利用高科技生产植物色拉油,开创安徽生产色拉油先例,经省消费者协会推荐, “丰大色拉油”2000 年全面推向市场。在农业上,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重点实施八大工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实施实用技术推广工程。2000 年,全县重点推广了水稻旱育稀植、优质稻麦棉汕高产栽培技术、脱毒作物栽培、农作物秸杆还田、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小麦精少量机播、无公

7、害蔬菜及中药材栽培、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技术、大棚养禽技术、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秸杆青贮氨应用技术、配合饲料应用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稻田养殖、农牧渔综养殖技术等 16 项关键性技术,全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率达 90%。二是实施示范带动工程。2000 年,全县评选了 527 名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充分发挥了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狠抓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建成省级星火密集区 1 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2 个,市农业节水示范区 1 个。三是实施电脑入乡工程。全县所有乡镇都成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并配齐了电脑,2000 年共在网上发布市场行情类信息 2000 多条,供求类

8、信息 117 条、招商引资类信息 56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网信息入乡工程先进县”称号。四是实施种子工程。坚持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在下塘、陶湖、埠里等乡镇建立起 4000亩优质杂交制种基地,在双等地建立起 4000 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下塘等乡镇建起2000 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在县农科所建立了脱毒山芋育苗基地。2000 年,全县稻麦油棉良种覆盖率均达到 95%以上。五是实施白色工程。坚持把白色工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来抓,2000 年,全县实施“白色工程”39.6 万亩,占市下达任务 30 万亩的 132%,其中 300 亩以上达标示范点27 处,居全市首

9、位。六是实施菜蓝子工程。支持以蔬菜基地化、专业化为突破口,围绕“基地上标准、种植上规模、经营上效益、管理上水平”的目标,继续加大菜蓝子工程建设步伐。2000 年,全县发展蔬菜面积 20 多万亩,较上年增长 12%,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效益的“菜蓝子”工程生产基地。七是实施畜牧业进位工程。2000 年,我县在全面推广三化养猪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三元杂交猪生产,大力发展家禽养殖,进行波尔山羊杂交改良试验示范,扩大了白鹅饲养规模。全县肉类总产量 5.78 万吨,禽蛋总产 1.03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 11.2%,超额完成市下达计划任务。八是实施渔业致富工程。全年实施名特优养殖1.3

10、万亩,稻田混养 1.3 万亩,80:20 精养鱼塘 4045 亩,实现渔业生产由增量型向增效型方向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2000 年,全县完成水产品总量 2.13 万吨,比上年增长 4%。在科普上,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一是利用多种渠道,广泛进行科技宣传。县电视台常年开办“星火科技 30 分”节目, 长丰报开办了“农技推广” 、 “致富之路”专栏,县科委主办了长丰科技简报。全县兴建“科普画廊”133 处,县城及 30 个乡镇及合淮、水合两公路沿线 100 村都分别建有科技宣传画廊。每年 3 月份,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各种宣传媒体联合开展声势浩大的

11、科技宣传月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000 年,我县在送科技下乡活动中侧重做好科技扶贫工作,把科技送到一些偏远乡镇和贫困乡镇。春季,县科技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在孙庙、吴山、孔店等乡镇举办了 15 场科普赶集活动,组织了 5 支科技下乡服务团,开展了 20 次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发放各类技术明白纸 25 万余张、科技书籍 3.1 万册、科普录像带 300 盒,出专栏 580 期。三是积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根据各乡镇农业生产实际和不同特色,本着“易学实用”的原则,邀请省、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我县兴办科技讲座,组织县科技工作者到乡、村举办实用技

12、术培训班。2000 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 720 期,培训人员达 22.5 万人次。四、狠抓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加强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积极改革用人制度,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制度。县几大班子领导分工联系县直部门(系统 )知识分子,经常深入到联系的部门与科技工作者座谈交流。县委组织部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知识分子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科教兴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二是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13、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一些原在企业工作后因企业效益不好生活困难的分子,陆续从企业调入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积极支持和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县组织、人事部门有计划地选拔了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的青年技术人员到企业或乡镇、村任职,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管理才能,对任职期间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重用。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作用,动员了一批从专业技术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到县关工委科技教育委员会和创办领办民办科研所,三是选拔了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知识分子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县人事局、县科委等部门联合选拔了县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向市推荐了市专业

14、技术拔尖人才和市青年杰出人才。四是立足于县情,选拔一批县内乡土人才。去年以来,团县委、县科委在全县开展了申报全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工作。五是建立机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九五”以来,我县大力表彰和奖励了一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分别授予他们“农业状元” 、 “农业大户” 、 “科普推广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对“立体变温式多热源自动控温孵化机”等 36 项科研成果及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项目授予县科技进步奖。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投入到科教兴县的各项活动中去。五、狠管理到位,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强科技管理部门的班子和队伍建设是实现

15、全县科技工作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县直党政机构改革中,落实了县科委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定”工作,并将县科委工作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切实加强了县科委班子和队伍建设,2000 年初,从有关单位选调了两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加强到县科委领导班子。县科委在自身工作中,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热心为基层服务,在基层对县直单位工作评议中获得好评。积极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帮助农民联合起来闯市场,2000 年县科技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 25 家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这类为农服务组织多由农村专业大户或致富能人牵头,群众自发组织形成。各类协会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不仅帮助农民引进优良品种,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而

16、且以协会的形式组织农产品销售,为群众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解除群众生产的后顾之忧,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2000 年,曹庵的 9 家农村专业协会、下塘龙虾养殖协会、孙庙红菱生产技术协会为农服务成绩突出,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六、狠抓筹资到位,切实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投入问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了科技工作经费投入。水湖、杨庙、杨公、陶湖等乡镇每年科技经费投入均在 10 万元以上。县本级财政在资金十分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科技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从 98年起,连续 3 年每年预算安排并到科技专项经费 35 万元以上。2000 年,县科技专项经费预算安排并如数到位 40 万元,占当年县本级财政支出 6137 万元的 0.65%。此外,在种养加开发项目技术培训、 “双学双比”及庄墓、陶湖、埠里、双墩四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27 万元,投入信贷扶贫资金 75 万元。七、狠抓领导到位,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网络2000 年,我县调整加强了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