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第13课 新中国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第13课 新中国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必修 政治文明历程,第13课新中国外交,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A。关键词是“1955年”。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消除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2、故选A。B项提出于1953年,C、D的提出是在1949年。,备选题 (2011年中山模拟)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解析】B。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中国的外交政策突出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故选B。要注意的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
3、始,中国一直以观察员国身份参加不结盟运动峰会。,针对训练2:(2011年皖北联考)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B C D,【解析】A。在1972年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中美之间的共同点不仅仅只有台湾这一点,故不准确;新的开始应该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而不
4、是建立外交关系,故错误。故选A。,备选题 (2011年北京西城区一模)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解析】A。关键信息是“国家的战略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B项是典型地用意识形态划分敌我,C项不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项主要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强弱的问题。当时美国实
5、行资本主义制度,实力强大,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力量弱小,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两国可以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是在这种政策指导下,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故选A。,针对训练3:(2011年南平质检)下图中中国出现两次建交高峰年的主要因素是 ( )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美关系改善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A B C D,【解析】C。从图表来看,两次建交高峰年应指1972年和1992年。结合其时代背景可得出C。,备选题 (2011年扬州调研)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
6、开 C中美两国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解析】C。从图表看,建交最高峰是在1972年。1972年,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形成新中国建交的一个高峰期,也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选C。A项在1953年提出,B在1955年,D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外交政策,均不符合题目所给的时间。,针对训练4:(2011年菏泽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
7、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材料二美国与中国关系密切而复杂。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蒋家台湾的保护国,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 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奥巴马执政百日,材料三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随后,日本逮捕中国渔船的船员和船长。
8、中日关系陡然升级。 据10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陷入低谷之后,日本各界急于打开僵局,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示好。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终于利用亚欧峰会之机,在走廊“偶遇”温总理,成就了一段25分钟的“走廊外交”。10月1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我国防长梁光烈与日本防长北泽俊美又在“电梯”里相遇,又是出现了20多分钟典型的“走廊外交”。 源自互联网,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2)仿照示例,列举具体史实说明相关结论。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中日、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 (1)原因:军队腐败,战斗力弱;
9、清政府避战求和、政治腐败,寄希望于议和,准备不足。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共和制,议会制;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主要因素: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等。,备选题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
10、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材料五我
11、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三、四,
12、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 (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
13、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1.(2011年江苏单科)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解析】D。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毛泽东所指的“走出去”就是指要发展同其他
14、国家的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故选D。日内瓦会议前后,中苏关系十分友好,故A错误;新中国直到1971年才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故B错误;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直到克林顿执政时期才建立,故C错误。,2.(2011年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解析】C。从材料中“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周恩来
15、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C。,3.(2011年天津文综)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美国从越南撤军 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中日邦交正常化 A B C D,【解析】C。在1967年,在1973年,在1961年,在1972年,故选C。,4.(2011年清远一模)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16、【解析】B。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A错;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标志是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发表,故C错;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不是建交,故D错。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建交,故选B。,5.(2011年肇庆一模)下列三幅图片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发展的历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 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 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解析】D。注意题目中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其综合国力的变化。故选D。,6.以下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放弃了反对霸权主义 更广泛参与世界事务 开展全方位多边友好交往 更重视经济、文化合作 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 A B C D,【解析】C。中国历来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故错;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