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7591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第7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解析】B。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目的,必须从材料出发,从“劝民自置”、“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可以判断是为抵抗外国经济侵略,达到分洋利的目的,故选B项。,备选题 (2011年杭州质检)在农耕文明向

2、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 ( )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解析】C。A是自我封闭和保护,与题干要求不符。B洋务运动失败,故不能说完成。D发生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针对训练2:(2011年肇庆一模)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种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 A. 中国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步遭

3、 到破坏 C客观上促进中国 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中国的丝、 茶生产日益商品化,【解析】A。要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是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列强的侵略下被动完成,由一个主权独立,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沦为列强的附庸,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供给地,故答案为A。,备选题 (2011年潍坊质检)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解析】C。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

4、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文明进程角度看,是推动了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近代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工业化,答案为C。,针对训练3:(2011年泉州质检)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解析】D。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的是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A不对;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产品主要是满足军用企业之需求,B也不对;该企业资本来源于官府

5、与民间,并非中外合资,C也不对;从“股东”可随时查账,反映出它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雏形。选D。,备选题 (2011年常德质检)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B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解析】C。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不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不对;洋务企业资金来自于官府与民间,其控制权为官府掌握,故B与D也不对;股份制是近代企业制度中一个很重要内容,故选C。,针对训练

6、4:(2011年南通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 (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

7、型事例是什么? (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参考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或民族工业)产生并不断发展;结束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共和制度;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严重动摇,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2)洋务运动。 (3)观点一: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经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思想: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观点二:它延缓(或阻碍)了中国现

8、代化进程。这场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它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这违反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运动破 产。观点三: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经济、 思想方面任意两点积极意义。指导思想和材料观点或运动结局任意两点消极影响。,备选题 (2011年太原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著名历史学家牟安世说:“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

9、动。” 姜铎是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在1961年曾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材料二1979年历史研究连续发表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文章若干篇,反响强烈,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论证分为甲、乙两方。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积极和消极、进步与反动的两点论;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列,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三大进步运动”。在改革开放、经

10、济建设的大潮下,这次新的论争,乙方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而且全国关于洋务运动的学术会议越来越多。 以上均摘自看历史,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两人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对洋务运动出现不同的诠释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 (1)牟安世:洋务运动是一个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对外依靠外国侵略者的反动运动。姜铎:积极:改变着中国原有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成效不显著。 (2)变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呈现多元化。原因:改革开放后重新提倡“双百”方针;以经济建设为

11、中心的社会环境改变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历史评价受到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时代因素的影响。,1.(2010年海南单科)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解析】C。根据题干,广州白银净流入,排除掉A与B;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输出商品的种类主要是丝绸与茶叶,故选C。,2.(2009年广东单科)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

12、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解析】C。本题考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到一战前,受民国建立鼓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据此推断在这四个时间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应该是递增关系,故正确答案应是C。,3.(2009年福建文综)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13、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C。农产品出口增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之完全对立,故答案为C。,4.(2011年湛江模拟)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 A B C D,【解析】B。此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成分。指的是自然经济;指的是洋务派企业;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故选B。,5.(2011年安徽十校联考)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一书有如下目录:海军的统一指挥权;彷徨的开端;海防战略方针的重新调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按历

14、史发展,前后排序正确的应该是( ) A B C D,【解析】A。“彷徨的开端”应该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则应为洋务运动时期;“海军的统一指挥权”应是近代海军创办之后;“海防战略方针的重新调整”应为甲午战争之后。答案为A。,6.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影响2、3、5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 A清政府放松民 间办厂限制 B资产阶级革命 运动的推动 C外国列强放松 侵略的影响 D民族资本家创办实业的热情,【解析】D。本题考查民族工业发展历程。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但此时列强并未放松对华侵略,也没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推动;排除B和C

15、。1912年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因此A不可能成为3、5的原因;民族资本家的创业热情是这几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选D。,7.(2011年天津文综节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请回答: 材料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 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关系: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解题方法指导】 此题为图表型材料题,关键是要发现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如原料比重是不断上升,手工制品是不断下降。第二步则要学会知识迁移,要善于将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找出考点。如本题实际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小问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以较易得出答案,而第二小问则必须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一特点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