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七年级第16讲-《鸟》+“人与动物”主题阅读-学生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87224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新七年级第16讲-《鸟》+“人与动物”主题阅读-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暑假新七年级第16讲-《鸟》+“人与动物”主题阅读-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暑假新七年级第16讲-《鸟》+“人与动物”主题阅读-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新七年级第16讲-《鸟》+“人与动物”主题阅读-学生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2 1 对 3 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七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 段 主题鸟 +“人与动物”主题阅读 学习目标 1、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独特魅力; 2、学会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爱自然的情怀,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 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前次课重点知识:提炼文章中心 2、互动探索 以上图片中的主角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 / 12 鸟选自梁实秋的作品集雅舍小品,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文章以典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鸟的美, 也记述了各种不同的鸟给作者带来的感受,字里

2、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体味与理解。 开门见山(我爱鸟),围绕“爱鸟”的情感来展开: 文章开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我爱鸟”,开门见山,统领全文,一个“爱”字,表明 了他对鸟的情感,也构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本线索。 文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对鸟之美的细致描绘。 第 3 段先是描绘黎明时分鸟鸣的清脆、嘹亮,作者显示排除了“叽叽喳喳”的麻雀和“呱呱噪啼”的乌 鸦,再刻画林中美妙的鸟鸣,说它们有的长叫而音阶丰富,有的短叫圆润而不单调,又以独奏、合唱、和谐 的交响乐等为喻。细腻描摹了鸟叫悦耳的效果。 第 3 段解读 第 1 段解读 重点段落解读 整体感知 蜷伏无法高飞苦闷 鸟鸣 交响乐 哀乐 (对

3、比) 优美俊俏的形体 生存状态 一只鸟的死去 寒鸦鼓噪 鸱枭怪叫 囚在笼里 悲苦 欣赏 喜爱 处境 清脆嘹亮 凄绝 对 无 拘 无 束 生 活 向 往 对 囚 笼 般 的 现 实 不 满悲哀 孤苦伶仃 酸楚 课内同步鸟 外形 3 / 12 第 4 段由黎明转向白昼,一句“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承上启下,巧妙地将笔 触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作者先用 “世界上的生物, 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发出由衷的赞美,然后以“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全面铺展开刻画,尤其细腻刻画了鸟美妙的身躯,说它们“玲珑饱满” ,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简直是

4、情满纸上,爱意流溢,写稻 田里的白鹭,形神具备,古诗文的巧妙化用,也为文章增添了诗意和韵味。 鉴赏语句: 1.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 合度。 生动地体现了鸟美妙的体形,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身材堪称完美的风华绝代的美女形象,无限的欣赏和 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这些鸟是何等的喜爱啊! 2.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 梯田。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色彩明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动静结合,引人 入胜,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鸟的

5、描写很有特色,首先是抓住特征,描写语言非常生动。如课文开头,为了揭示鸟的苦闷,就用 了“粘在纸上的苍蝇”和“标本室里”的标本来对比,生动形象。其次是凝练、准确,显示出作者汉语的深 厚功力。文中的许多词汇,看似有些生僻,文绉绉的,其实很精练,显露出作者的修养。这些词语,常常化 用文言或借用典故,古今交融,耐人咀嚼。如作者写鸟的身躯之美:“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 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栊纤合度,跳荡得那样 轻盈,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文字是如此的清丽秀 美,韵味深厚。再写白鹭,用“伫立”“拳着

6、”“缩着”这些动词,刻画了白鹭的形态,很有画面感;又用 “白”“青”“黛青”“釉绿”等几种颜色的点染,渲染了气氛,极富色彩美。 本文描绘了鸟的各种生动的情态,并且由鸟及人,借物抒情,通过写鸟来写自己对那种自由自在、潇洒 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喜爱。 【例题精讲】 1、文章前面四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 在同一篇文章里是否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鸟的喜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诉说了作者对鸟儿悲苦的同 情,同样反应了作者对鸟的关爱,体现了作者作为诗人的细腻感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它们丰富了文章的内 容,增添了感情的层次,使

7、文章更加深刻和丰富。 2、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于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作者对鸟的生 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文章首尾都写到:“笼中的鸟”,突出强调作者对失去自由的鸟的同情和悲苦,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 严谨。 全文总结 写作特色 第 4 段解读 4 / 12 【巩固练习】 1、作者在第5 段中说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市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如 何理解这句话? 2、文章第6段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这

8、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 【知识梳理】 (一)“人与动物”主题文章的特点 1.文章主要人物是人和动物,主要抓住动物的某个特点进行描写,加入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件,并从中 反映出一定的主题。 2.语言生动形象,注重写出动物的特点。 3.主题明确,主要围绕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二)常见文章中心 1.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赞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2.谴责人对动物的残忍伤害,呼吁人们善待动物,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由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联系到人,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三)阅读方法 阅读这类文章,先要整体感知课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到底有哪些特点?概括介绍的是哪些?具

9、 体说明的又是哪些?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大体把握了这个框架,我们便可以着手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研究: 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动物的特点、习性等讲得透彻明白?如此这般,先骨架后血肉,先结构后语 言,阅读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1、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例题精讲】 白鹅 “人与动物”主题阅读 5 / 12 丰子恺 抗战胜利后,我卖掉了在重庆沙坪坝自建的小屋,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 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

10、态,想道:“好一 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 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 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 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 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 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

11、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 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大模 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惧怕。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 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 样是泥,一样

12、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 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 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 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 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 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 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

13、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 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 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 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掉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 献。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 了。它分

14、娩毕,就起身,大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 似乎更加神气了。 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赖 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它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 么可笑的行为。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 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 6 / 12 气。 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了朋友。送出之后的几天内

15、,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 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决的朋友立传,写照。(有删改) 整体感知 1选文是从哪个四方面来写白鹅的?其突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特点:特点: 特点:特点: 2作者在行文中如何体现对白鹅的喜爱?请归纳两点并举例说明。 初步赏析 3. 选文段都写到鸡、鸭、狗等家禽,这有何作用?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巩固练习】 达拉的墓碑 凌仕江 一块墓碑,在荒原与雪山之间。后边 ,是一棵孤独的树。墓碑上写道: 达拉之墓。 达拉是谁 ?在通往墨脱的边地察隅旅行, 我为墓碑上的名字停了下来。几个红字就像滴血的眼睛深深地凝 望着你 , 让人无法抽身而

16、去。微凉寒意顿时从头顶蔓延到脚尖。 坐下来 , 坐在风的怀抱里。 不经意间转过身, 看到墓碑后面还有一排排细小的文字。原来 , 达拉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匹马 , 一匹恶战中救了一位年轻人性命的马。 1999 年, 有两个步行去墨脱探险的年轻人行至这里, 路越走越窄 , 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更为惊险的 是, 山上的积雪不断融化,流淌在狭窄的山路上, 行人稍不留神就会滑落到深深的山谷。两个年轻人只好卸下肩 上的行李 , 愁眉不展地坐下稍事休息。就在这时, 不知从哪转出一条大蟒蛇, 像猛虎扑食一般向他们袭来。尽管 他们打着八路军式的绑腿, 尽管他们用专业的探险装备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但埋伏已久的蟒蛇依然所向披 靡, 一往无前地缠住了其中一个人的身体。他尖叫了一声, 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条蟒蛇足有碗口粗, 它就是要 将人活活缠死, 然后一口吞下肚。 很快那个被蟒蛇缠住的年轻人便趴下了。 7 / 12 另一个人吓得不知所措, 不停呼喊 : “救命 ! 救命呀 ! ” 这时 , 山下的牧马人闻声赶来。他见状大声惊呼: 快 , 快, 抬石头去砸蟒蛇! 坐在地上的人慌忙起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