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6844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第一章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大得分点译到位,文言翻译拿高分,学案2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中作用很重要。福建卷从不单独设题考查虚词,而是把虚词放在翻译中考查,而且考查不刻意,带有随机性,有时会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考生对此不可随便处之,在二轮复习中应强化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其他常用虚词及复音虚词的翻译意识,做到只要“遇到”就能“抓住”,只有“抓住”(译到位)才能抓分。,【学案略语】,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不能用汉

2、文也。 (选自苏轼贾谊论),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乙)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以死。谊追伤之,因以自喻。其辞曰:“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选自汉书贾谊传),答案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得分点“犹且”“以”“然则”。,(1)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译文:,(2)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 译文

3、:,答案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清醒的人,也没有谁了解我。,得分点“已”、“亡”、宾语前置句。,(3)遭世罔极,乃殒厥身。 译文:,答案(你)遭受世人无尽的谗言啊,乃至于毁了自己的生命。,得分点“罔极”“乃”“殒”“厥”。,【参考译文】,(甲)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乙)贾谊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

4、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臣,因为受到谗言而被贬,写了离骚,离骚的结尾说:“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清醒的人,也没有谁了解我。”于是自己投江而死。贾谊缅怀屈原,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他的赋文说:“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地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世人无尽的谗言啊,乃至于毁了自己的生命。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悯獐 清侯方域 客有过侯子以獐献者。侯子曰:“獐可驯乎?”客曰:“夫至德之世,兽可同群而游,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侯子曰:“然。”营室而授獐焉。王仲凫闻之,曰:“子之不善

5、于獐也审矣,曷以授余?”侯子曰:“子之庭有二物焉,其大者类西旅氏之獒,而小而骏者韩子卢之裔也,是皆有欲于獐,奈何?”仲凫笑曰:“子非特不善于獐也,又且不知吾二犬。吾将导獐而见之二犬,侵假而共牢以为食,侵假而共寝以为处,侵假而相与为友,而日以益善,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侯子曰:“虽然,子曷使童子守之,而犹授獐以索?”仲凫默然不应。,居三日,仲凫以告曰:“吾废吾童子矣。视二犬之貌,且翦翦焉适矣。”又居三日,仲凫以告曰:“吾废吾索矣。视二犬之情,且煦煦然亲矣;虽然,獐犹有间焉。”又居三日,仲凫以告曰:“獐无间矣,与二犬者为一矣。”又居三日,而二犬伺獐之寝也噬之,獐竟以死。,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

6、其状。侯子曰:“子固未知之耶?向二犬之翦翦焉若适者,所以饵吾童子也,既而煦煦焉若亲者,所以饵去其索,而恐或为之援也;既而示之以无间者,乃所以饵夫獐也。撤其防,去其援,而又探得其情,此西楚霸王之无所用其力,而南宫万之所以毙也,何况于獐哉?”仲凫大怒,抽戈以逐二犬。侯子曰:“无庸也,夫世之相与为友,日以益善,反出其不意而害之者,其智非始于二犬也。”或曰:“是獐也,狷中而狭外,类于人恒有所不可者,即无二犬,亦将有灾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西旅氏:古代对少数民族国家的称呼。獒: 猛犬。韩子卢:猎犬名。裔:后代。侵假:逐渐。翦翦:和睦的样子。煦煦:和悦的样子。,(1)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

7、,而何獐之疑欤? 译文:,答案现在你恐怕有些不相信吧?否则,你为什么怀疑獐子能否驯服呢?,得分点“无乃”,大意对。,(2)子之不善于獐也审矣,曷以授余? 译文:,答案很显然你不善于驯养獐子,为何不把它送给我呢?,得分点“审”、“曷”(何不)、“以”及省略的宾语,大意对。,(3)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3分) 译文: (4)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3分) 译文:,你在翻译中有无“虚词”的采分点意识?你认为有哪些虚词可以译出或不可译出?,问 题 反 思,答:,1.【题目】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3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该答案对原句完全未理解,只是译出了反问句式,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

8、分。,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该答案只译出了反问句式,像“因而”“安”关键得分点均未译出。,该答案译出了反问句和“安”的使动用法,尤其对“岂更害哉”的句意理解准确,但对本句的难点“因而”未译对。,原句有三个得分点:一是“安”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安”或“安抚、安定”均可);二是“岂更害哉”这个固定反问句;三是“因而”这个古今异义词难点,译时须拆开,“因”是介词,译为“按照、依据、根据”,后面省略宾语;“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翻译时不可将原词保留或译成“因此”。还有一个句意分,就是“害”这个动词,谁“害”谁关系要译清。按照这些评分标准,该答案堪称完美。,参考答案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

9、再去伤害獐子吗?,得分点“因而”、“安”、“岂哉”、句意通顺。,2.【题目】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3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只译出了“状”字(状况、情况),“以”“语”两个得分点均未译出。,该答案有点意译,尤其是“语”字,介宾短语后置句译到位了,只是介词“以”译为“拿”不妥,这里的“以”译为“把”最好。,该答案不仅译对了三个得分点,而且把“蹙然”一词译得很准。“蹙然”不大好译,只要能译出“不高兴”即可。另外,“语”字简单译成“说”也不可。,参考答案王仲凫很不高兴,把狗咬死獐子的情况告诉了我。,得分点“语”、“以”、“状”、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有个宾客来探访我时,送给我一

10、只獐子。我说:“这獐子能驯服吗?”宾客回答说:“在道德完善的远古时代,野兽可以成群结队地在一起游戏,现在你恐怕有些不相信吧?否则,你为什么怀疑獐子能否驯服呢?”我说:“是这样。”于是建造了兽圈并接受了獐子。王仲凫听后说:“很显然你不善于驯养獐子,为何不把它送给我呢?”我说:“你的庭院里有两条狗,那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犬,而那小而跑得快,的是猛犬韩子卢的后代,它们都有吃掉獐子的欲望,怎么办?”王仲凫笑着说:“你不仅不善于驯养獐,而且还不了解我的两条狗。我准备引导獐子去见那两条狗,逐渐让它们在一个圈里吃食,逐渐在一处睡觉,逐渐成为好朋友,并且日益友好,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再去伤害獐子吗?

11、”我说:“虽然这样,你何不让童仆看守那两条狗,并且将獐子用绳索拴住?”王仲凫没有回答。,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将童仆辞退了。看那两条狗的样子,与獐子相处比较和睦了。”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把拴獐子的绳索去掉了。看那两条狗的神情,对獐子和悦的样子很亲近;虽然这样,獐子还存有嫌隙。”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獐子已经没有嫌隙了,与那两条狗混为一体了。”又过了三天,两条狗趁獐子熟睡之际咬它,獐子最终被两条狗咬死了。,王仲凫很不高兴,把狗咬死獐子的情况告诉了我。我说:“你原来不了解那两条狗吗?以前它们装出和睦相处的样子,是用来迷惑你的童仆的;随后做出和悦亲近的样子,是用来迷惑你去

12、掉绳索的,并且担心有人会援助獐子;接着表示和獐子没有嫌隙,是用来迷惑那头獐子的。你撤走了獐子的防备,消除了可能给予獐子的援助,并且探到獐子的真实情况,这正是,西楚霸王项羽有力无处使,春秋时宋国大夫南宫万被杀死的原因啊,何况是獐子呢?”王仲凫很生气,抽出戈来驱赶那两条狗。我说:“不需要了。那世上相互成为朋友,越来越亲密,却出其不意地陷害对方的人,这样的智慧不是从那两条狗才开始有的。”有人说:“这头獐子,内心孤洁而气度狭隘,像那种无论怎样对待他他都不满意的人,即使没有那两条狗,也会遭遇灾难的。”,译好四类虚词 (一)高频虚词:格外留心,确保翻译到位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

13、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

14、却)”三个义项的辨析。,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选自宋史钱乙传) 译文:,答案(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得分点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意为“结束”。,2(史弼)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

15、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 (选自后汉书史弼) 译文:,答案诸生就用其他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得分点“以”“谒”“因”“达”。,3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而士亦以此附焉。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到今邪?顾窃自念,生

16、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子注,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选自方苞张朴村墓志铭),【注】劄(zh)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1)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 译文:,答案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文史资料,也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他。,得分点“以”、“客”、“以属”,句意对。,(2)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译文:,答案(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张朴村都会曲意回避,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得分点“引手”“曲避”“以”。,(3)假予急功利,乃侘傺到今邪? 译文:,答案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得分点“假”、“乃”、“侘傺”,语气。,【参考译文】,张朴村名字叫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是江南嘉定人。以前崐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文史资料,也一定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