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185714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 年 7 月前言为推动户式空气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升工程质量,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等 9 家单位共同编制了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外机布置、设计与选型、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运行效果评价。目 录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34 室外机布置45 设计与选型55.1 负荷计算55.2 供暖末端55.3 机组选型65.4 输配系统85.5 其他设备86 施工与验收106.1 一般规

2、定106.2 机组安装106.3 系统施工116.4 系统调试126.5 工程验收与交付127 运行与维护138 运行效果评价141 总 则1.0.1 为规范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的室外机布置、设计与选型、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以及运行效果评价,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工程质量和应用效果,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采用户式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1.0.3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室外机布置、设计与选型、施工与验收、运行 与维护以及运行效果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 语2.0.1

3、 空气源热泵机组(ai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空气为低位热源,运用逆卡诺循环原理,由电动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实现热量从低位热源转移至高位热源的设备。2.0.2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air-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ing unit)以空气为低位热源,通过制冷剂-水换热装置制取热水的热泵机组。2.0.3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组(air-source heat pump air heating unit)以空气为低位热源,通过制冷剂-空气换热装置制取热风的热泵机组。2.0.4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household air-source

4、heat pump heating system) 采用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或热风,满足单独用户(含住宅用户、小型商户等)供暖需求的系统。2.0.5 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air-source heat pump unit)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与热泵主机的耗电量的比值。2.0.6 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air-source heat pump system)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系统中所有设备耗电量的比值。2.0.7 缓冲水箱(heat storage tank

5、)以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为热源的系统中,为降低热泵除霜的影响、避免热泵频繁启停、提高系统稳定性而设置的储热水箱。3 基本规定3.0.1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与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类型、用户使用、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相匹配,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3.0.2 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工程,在技术经济性合理的前提下,应兼顾夏季制冷和全年生活热水的需求。3.0.3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可采用热水机组或热风机组、直接冷凝式机组。对于需连续供暖的建筑,宜选用热水机组。44 室外机布置4.0.1 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外机,应统筹规划安装位置,确保运行的安全、舒适、节能和高效。4.0.2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外机布

6、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1 校核设备运行使用对屋面结构荷载和墙体承重能力的影响,确保安装条件安全可靠;2 确保进风和排风的通畅,避免进排风之间气流短路;3 避免受污浊气流的影响;4 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安装位置不宜靠近对声环境、振动要求较高的房间;5 便于对室外机进行维修维护;6 室外机上部设置遮雪设施;7 对室外机化霜水有组织排放。5 设计与选型5.1 负荷计算5.1.1 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规定。5.1

7、.2 供暖室外设计计算温度应选取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主要城市的室外空调计算温度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采用。5.1.3 供暖系统的设计应对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1.4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用前,应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1 当达不到国家现行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和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 的规定时,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实施围护结构节能改造;2 当不具备

8、条件实施围护结构全面改造时,宜实施更换或加装外窗等效果较为突出的改造内容;3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 12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 和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 的规定。5.1.5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1.6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耗热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的规定。5.2 供暖末端5.2.1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暖末端应根据使用模式、热舒适性等因素综合确定。1 运行模式:1) 间歇运行时:

9、供暖末端的优先级宜为直接膨胀式空调室内机、风机盘管、散热器、热水地面辐射;122) 连续运行时:供暖末端的优先级宜为热水地面辐射、散热器、风机盘管和直接膨胀式空调室内机。对于单层住宅建筑或建筑首层,采用热水地面辐射时, 应控制地面的向下散热量,减少热损失;2 热舒适性:供暖末端的优先级宜为热水地面辐射、散热器、风机盘管和直接膨胀式空调室内机。5.2.2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所配置的供暖末端的工作温度应与空气源热泵的供水温度相匹配,且不应超过空气源热泵在当地设计工况下能够达到的最高水温。5.2.3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 的规定。5.2.4

10、散热器宜选择低温型散热器。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散热器的计算和校核方法可按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T/CECS564 的规定执行。5.2.5 风机盘管的选择应根据房间热负荷、设计供回水温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风机盘管机组GB/T 19232 的规定。当风机盘管仅用于供暖时,宜选用供暖型风机盘管。5.3 机组选型5.3.1 设计工况下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h = K1K2Q式中,Qh 设计工况下机组的制热量(kW);Q 产品标准工况下的制热量(kW);(5.3.1)K1

11、 使用地区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按产品样本选取;K2 机组融霜修正系数,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修正。5.3.2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确定,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型:1 当仅用于冬季供暖时,应满足在设计工况下热负荷对应制热能力的需求;2 当用于冬季供暖且夏季制冷时,应满足热(冷)负荷对应制热(冷)能力的较大值要求,并校核较小值的工况需求;3 当用于冬季供暖且全年供生活热水时,应优先满足供暖负荷对应制热能力的需求;4 当用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且全年供生活热水时,应满足供暖负荷对应制热能力与制冷负荷对应制冷能力的较大值要求,并校核较小值的工况需求。5.3.3 空气源热

12、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3.4 经校核空气源热泵机组不能同时满足多种工况需求时,应设置辅助能源。1 在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当室外设计温度低于当地平衡点温度,或对于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系统,应设置辅助热源;2 空气源热泵系统设置辅助热源后,应防止空气源热泵机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超出机组的使用范围;3 设计工况下辅助热源的制热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Qf = Ql - Qh式中,Qf 设计工况下辅助热源的制热量(kW);Ql 设计工况下建筑的热负荷(kW);Qh 设计工况下机组的制热量(kW)。(5.3.4)5.3.5 在技

13、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空气源热泵系统鼓励与太阳能、工业余热、燃气锅炉等能源进行耦合应用,实现多能互补。当多能互补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系统耦合的方式方法,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 优先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应用;2 在有燃气供应、冷热电联产系统或工业余热等热源的地区,根据实际需求, 可引入燃气锅炉、余热利用等;3 对于暂无区域能源供给且可再生能源受地理气候条件无法保证时,或负荷峰值常出现在电网低谷时段时,可与电加热结合,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3.6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选型时应根据建筑实际负荷的变化特性,优先选择负荷可调节的变频

14、机组、多压缩机机组或多台机组。5.4 输配系统5.4.1 空气源热泵系统应进行水力计算,且任意两个并联环路间(不包括共用段) 的压力损失相对差值不应大于 15%。当不满足时,宜采用控制环路半径、调整管径、设置水力平衡措施等手段。5.4.2 根据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水力平衡及噪声等级等要求,室内热水供暖管道中 热媒的最大流速不宜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4.3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泵应根据系统的流量、阻力以及水泵特性曲线进行选择。在选型过程中,宜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 循环水泵选型前,应分别对冬季供暖水系统的流量和阻力进行计算;当冬 夏合用水泵

15、时,可选择冬季供暖循环流量和夏季空调循环流量的较大值进行计算;2 当采用制冷剂-水换热装置与室外主机一体放置在室外的机型时,添加防冻液的水系统可根据防冻液浓度和性质对系统循环流量和阻力进行修正;3 循环水泵的出水量应为冬季供暖循环流量;当冬夏合用水泵时,可选择冬季供暖循环流量和夏季空调循环流量的较大值;4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总阻力可按下式计算:H = 1.1(H1 + H2 + H3 )式中,H 循环水系统总阻力(mH2O);H1 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水侧阻力(mH2O);H2 冬(夏)季的循环管道总阻力(mH2O);H3 冬(夏)季的室内换热器总阻力(mH2O)。(5.4.3)5 根据计算得到的循环流量、水系统阻力以及厂家样本,选择循环水泵。大型系统循环水泵宜采用变频水泵。5.5 其他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