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14185601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有哪些?本节课为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较为充裕的活动空间中,参与活动、展示自我。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一乘火车这节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数学。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分成检查,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主动探究,学习新知拓宽延伸,发展新知四个层次。在检查复习层次既了解学生对前一节课

2、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层次中根据小学生好动,喜欢做 游戏的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乘火车游戏为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主动探究,学习新知层次的教学中我通过小组练、独立练、分层练、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

3、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拓宽延伸,发展新知环节中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二本节课为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较为充裕的活动空间中,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现将本课的实施理念与过程概括如下:1.活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通过游玩激发兴趣,

4、设置吹泡泡森林运动会小明乘车这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2.小组合作,求异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保护,时刻把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各环节穿针引线,关键处讨论,难点处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大胆汇报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两个有层次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互说互议的过程中,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了成功的喜悦。3.适当评价,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使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体验同步进行。教师灵活地运用体态、称号等评价方式,对

5、学生所表现出的参与热情与灵活的思维进行激励,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语教少,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没能跟上,小组活动给的时间不够充分,需在今后教学中引起一定注意。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三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乘火车一课上,对于72算法多样化的预期效果了。我很得意,但还是习惯性地问了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是这样算的:把72分成8 我真是笑在脸上,喜在心里呀!因为,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计算,体会了算法多样化,达到了本节课预定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如何进行小组交流;如何倾听、借鉴、反

6、思,达到算法的优化;如何进行相互评价;如何学习数学等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课堂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这堂课教学并不成功,经过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对教材分析不透彻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有进位的乘法。教学重点是算理的教学,我在进行教学时没有突出和落实这一重点,而注重了一些形式上和表面上的东西,没有深入教材。二、练习设计不合理练习设计没有层次性和挑战性,并且在反馈中没有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并在反馈时要深入挖崛学生的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三、教学形式不合理教学形式要具有有效性,要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教学采用过关的形式,前后较雷同,教学时又缺少激励性言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相关文章:1.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2.优秀教师三年级教学反思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4.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5.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之语文试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