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_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8500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_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诗三百首_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_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_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刊2010.5肖妩嫔(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作者简介 肖妩嫔,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 。唐诗三百首 所见乐府诗的史料价值【摘 要 】唐诗三百首 的乐府诗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本文运用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的诗史互证的方法,对 唐诗三百首 中的乐府诗进行了史料分析和提取,并结合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等史书从唐代的战争 、政策 、社会意识 、社会风气 、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史料价值;诗史互证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极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唐诗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

2、一座丰碑 。乐府诗大部分从民间采集而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发展到唐代更加深了它的这一社会意义 。唐代乐府诗不仅是唐代文学的材料,同时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材料 。唐代文人孙洙选入三百首唐诗编成唐诗三百首 ,其中五言古诗中乐府诗占七首,七言古诗中乐府诗占十四首,七言律诗中乐府诗占八首,七言绝句中乐府诗占九首 。一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关于唐代战争的史料价值研究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关于唐代战争的史料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在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我们能看出甘肃 、宁夏 、河北 、青海等地为战争的频繁发生地 。王昌龄 塞下曲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中的 “临洮 ”即今甘肃岷县一

3、带,是古长城在西边的起点 。关山月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中的 “玉门关 ”指的是今甘肃敦煌县西,在汉唐时是通往西域的主要官道 。唐代常在此发生战争 。王昌龄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中的 “萧关 ”即古关塞,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中的 “幽并 ”指古时的幽州和并州 。幽州辖境大约在今通县 、房山 、大兴(三者现均属北京下属区县)以及河北省武清 、永清一带 。并州辖境约为当今山西省汾水中游地区一带 。二者古时均为游侠活动频繁地区 。高适的 燕歌行 里边 “拟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中的 “榆关 ”是指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

4、皇岛市东北边,为当时的军事重镇 。杜甫 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中 “青海头 ”即今青海西宁市附近,自高宗仪凤年间开始唐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交战 。其次,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能再现当时的战争形势和战争气氛以及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从 老将行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中可以看出军队众多,调动频繁,大量招募战士及军事命令紧急 。兵车行 中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苗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反映出农村一片荒凉的景象及征调频繁,人们像鸡犬一样被驱赶的黑暗现实 。兵车行 中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5、,生男埋没随百草 ”真切地描绘出了几千年 “重男轻女 ”的传统封建思想由此改变,原因不是平等自觉意识的崛起,却是万恶的战争带来的无尽的徭役! 燕歌行 中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反映了征人思妇久别的痛苦及毫无希望的战斗生活 。古从军行 中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反映了西北边的少数民族在战争中的痛苦遭遇,并对少数民族注入诗人的深切同情,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反映了具体战争的各个方面 。以下详细说明:1.反映统治者无视人民生死,轻启战端的战争政策 。边将失职误国,使人民深受战

6、争之苦 。如杜甫 兵车行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可以得知唐玄宗天宝十年冬,连连用兵 。这种穷兵黩武政策给边地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资治通鉴 也记载:“天宝九年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以难得为白水军使 。”高适 燕歌行 序中 “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 ”,据 旧唐书 张守珪传 记载,它反映的是开元二十六年部将赵堪等假借张守珪之命,逼令平卢军史马守义邀击叛奚余党于潢水之北,张守珪隐瞒实情,谎报军功一事 。身为军中统帅的边将,竟毫无心肝地置广大士卒于不顾 。不仅贻误军国大事,而且弄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2.中唐时期藩镇割据,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终于导致安史之乱

7、。首先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从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分析出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疏于朝政以及杨氏一族得宠专权 。如杜甫 丽人行 作于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据 东史 杨太真外传 记载: “(天宝)十一载,李林甫死,以国忠为右相 每入朝谒,国忠与韩 、虢连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 ”可知此时正是杨氏一门势倾天下的时候 。“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 ”指的是当时杨氏一伙占据各种重要职位,形象地再现杨国忠骄横傲慢 。杜甫 哀江头 (下转第 77 页)文学史与文艺理论74语 文学刊语文学刊2010.5(上接第74 页)中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突出了统治者富贵奢侈

8、的生活 。其次在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对安史之乱的真实记载 。如杜甫 哀王孙 中写道: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骋 ”反映的是天宝十五年(公元 756 年)六月安禄山的叛军抵达长安,玄宗逃往马嵬 。“豺狼在邑龙在野 ”指安禄山在东都称帝,而玄宗出奔在蜀 。“圣愿北服有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反映的是肃宗即位后,遣使与回鹘和亲 。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其首领入朝结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第四,从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我们还能看出当时的一些战争政策 。如杜甫 兵车行 中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反映了按名册强制征调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

9、至四十西营田 。”营田也就是古代屯田制即平时种田,战时作战 。当时屯田在西北一带,反映了唐代大量往北边调兵,戍守边防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里正即里长,百户为一里,设里正一人 。古时用黑色罗纱巾裹头,因应征人年龄太小,需里正替他裹头 。二 、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关于社会意识 、社会风气的史料价值研究唐诗三百首 乐府诗中还有研究唐代社会意识的原始材料,社会民众的思想感情必然会通过诗人的诗歌创作反映出来 。如反映人民渴望明君贤臣思想的诗歌有王维 老将行 中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揭示了老将年少时为国家洒热血,创立了卓著业绩,却遭到弃之一旁的不幸命运;反映当时渴望为国

10、捐躯 、建功立业的社会意识和风气的诗歌有王昌龄塞上曲 中的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反映忠于爱情,坚守信约的诗歌有李白 长干行 中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等;反映长期旅居在外,归期难定,对家人难分难舍以及家人的无限思念甚至因思念而产生怨恨的普遍心理的诗歌有孟郊的 游子吟 、李益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等 。将 唐诗三百首 中的乐府诗视为研究唐代历史的原始史料,能补史和证史 。但由于诗歌自身特点的限制,呈现给我们的是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和隐喻性,只能模糊反映唐代社会中的某类历史现象和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片段 。为了克服这一困

11、难,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把唐诗作为史料,诗史互证,开创了诗文证史这一研究历史的新方法,这样就将诗 、史高度融合,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喻守真 .唐诗三百首详析 M.中华书局, 1957.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Z.商务印书馆, 1978.3吴鹭山 .杜诗论丛 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4(清)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新注本) M.中华书局, 2006.5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M.朝华出版社, 1991.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 “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 ”是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这时,主客体之间已经存在了亲密的精神交

12、流,这也是意境的审美意蕴 。意境的这一层是不能脱离第一层而存在的,它与第一层共同构成了意境的审美意蕴,但并不是最高级的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表现主体的精神美并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达于 “天 ”,即达于那个统摄心物,化育万有的天地之道 。这才是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三 、“境外之意 ”的涵义境外之意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无形之象,它集中代表了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唯道集虚,体用不二 。这就构成了中国艺术家生命哲学的情调和艺术意境的灵性 。境外之意(无形之象)是意境的最高层次,但它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还必须依赖前两个层次 。这种境外之意达到了 “无

13、”的哲学本体高度,而只有秉承了宇宙之气的生命心灵,方能在 “澄怀味象 ”之中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 。这也正是达到了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的 “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 ”指的是 “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如 林泉高致 中所说: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这就揭示出中国山水画不在于对具体景物对象的感觉知觉的真实,即不在于 “可望 、可行 ”,而在于 “可游 、可居 ”。也就是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 、人生的环境 、理想 、情趣和氛围,从北宋山水画中画面的山峦重

14、叠,树木繁复,或者是宽远的境地,开阔的视线,再或者是铺天盖地,丰盛错综等图景,给予观者的审美感受是宽泛 、丰满而不确定 。它并没有让观者联想起来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 、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 、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 “可游可居 ”在其中似的 。境外之意不是情与景的简单相加,而是情 、景 、道在人生审美体验中的统摄 、聚合 、交融 。从我们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境(象内之象) 、境中之意(象外之象) 、境外之意(无形之象)是意境三个不可分割的层次 。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都服从于中国古典哲学对天 、地 、人的认识 。“有形 ”之象必须经过主体情思的

15、加工才能染上一种情绪,形成一种氛围,换言之, “虚形 ”(主体的审美体验)是由于物象( “有形 ”)的感发和诱导,才发为心声 。它具有极大的能动性 。“有形 ”除了感染兴发主体情思( “虚形 ”)以外,还成为主体情思所寄予的象征 。意境的创作过程是由形入神 、由物会心 、由景至情 、由情至灵 、由物知天 、由天悟心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过程;是一个变有限为无限 、化瞬间为永恒 、化实景为虚境的过程;是一个个人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的过程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 “艺术意境就是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 、肉身化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与境界 M.人民出版社 ,1987.2王国维 .人间词话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3胡经之 .中国古典文艺学 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4朱立元 .美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 .美的历程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6童书业 .唐宋绘画丛谈 M.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8.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