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7007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020年7月整理).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 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 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 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 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 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 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

2、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 (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 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 海 无 涯 2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 则的方法和过程。 (2)通过精选各种有趣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训练,准确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2)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数形思想。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 他们生性好动, 注意力易分散, 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 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通过小 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 海 无 涯 3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

4、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 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 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 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 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和学习兴趣。 (一)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引导发现教学法: 教师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 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

5、种片断知识从各个 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学生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在奥运会,中国女足第一场比赛赢了 8 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 1 个球。那么中国队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动漫:世界杯女足全程比赛 问:赢球用正表示,输球用负表示列出相应的式子,并求解。 学 海 无 涯 4 师:用多媒休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联系实际,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入新课。 生:有兴趣的进行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引入课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 生活,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 探索规律发现新知 课件演示:(设置六个探究活动,以原点为起点,遥控车在数轴上东西走动来表示 情况,规定向东分正,向西为负) 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相加的规律。 (1)同向情况: 1.情景 探究 1:遥控车先向东运动 3 米,再向东运动 2 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 是什么? 探究 2:遥控车先向西运动 3 米,再向西运动 2 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 是什么? 2.探究问题:有理数两个负数相加的和该怎么确定符号?怎么确定绝对值?(学生 主动思考,展开讨论) 3.猜一猜,说一说(分组概括两个负数的加法法则): 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一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学 海 无 涯 5 负数加负数,取负号,并

7、把绝对值相加。 4.例:(一 4)+(一 5) 师: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两 次总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从而认识到有理数加法必须 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为以下几种情形的探索作铺垫。 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理 解并进行归纳先自主完成 1,对 2 提出疑惑,然后投入情景,说一说,做一做。 利用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教学思想方法,建立数轴用几何意义解释有理数的加 法, 同时把数学知识形象、 直观化, 便于理解。 在数轴上表示遥控车的运动情况, 要突出本课的重点,也要突出木课的难点。 突破两个负数相加的加法。 (2)异向清况: 1.情景: 探究 3:遥控车先向东运动 5 米,再向西运动 2

8、 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 什么? 探究 4:遥控车先向西运动 5 米,再向东运动 2 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 什么? 学 海 无 涯 6 2.探究问题:有理数中绝对值不等的一正一负两数相加的和该怎么确定符号?怎 么确定绝对值?(学生主动思考,展开讨论) 2 异号两数相加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请学生到讲台前向左、向右行走。 3.猜一猜,说一说(分组概括绝对值不等的一正一负两数的加法法则):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人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2) +6 (+4)+(-5) 师:展示多媒体,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索、发现规律。 生:分析、自主

9、探索、合作交流并利用两种方法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3、4 两种情形涉及异号两数相加,这是本节的难点,对它的理解,尤其是对一 般规律的归纳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以及多媒体演示,加深 理解。 (3)特殊情况: 1.情景 探究 5:遥控车先向东运动 3 米,再向西运动 3 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 是什么? 探究 6:遥控车先向西(或向东)运动 5 米,第二次原地不动,那么两次运动后的 总结果是什么? 学 海 无 涯 7 2.探究问题:有理数两个数相加的和该怎么确定符号?怎么确定绝对值?(学生主 动思考,展开讨论) 3.猜一猜,说一说(分组概括两个数的加法法则):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

10、加得 0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 一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O。 3.一个数与 O 相加,仍得这个数。 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应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归纳。 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理解并进行归纳 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的正负号和绝对值的关系入手,发现规律。 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相互交流、补充,概括法则。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 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尝试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

11、则,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习自信心,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渗 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再探新知 学 海 无 涯 8 发现规律 填表 加数加数 加数加数 和的组成和的组成 和和 符号 绝对值 -15 5 - 15-5 17 6 -8 18 -8 6 师:以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符号和绝对值入手,回答问题。 生:自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对法则的实际应用,体现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深化认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迁移应用深化拓展 例: 自主完成,同桌交流,师生评述 +3+(-4); (-5)+(-6); (-8)-(+4) 由此归纳有理数加法的一般步骤:选择法则;

12、确定正负号;确定和的绝对 值。 学 海 无 涯 9 练习: 1.口算(抢答) (-4)+(+5); (+6)-(-5); 0-(-3); -(-7)+(-2.3) 2.男生出题女生抢答, 反之女生出题男生抢答, 答对者出题, 否则对方继续出题, 先从女生开始。 3.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有理数牌, 同桌间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比赛。 请获胜 的学生谈获胜的秘诀。 师:积极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并适时进 行评述; 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踊跃回答问题。 例题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 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

13、感。 学生自主完成,互相更正,有利于巩固练习并对错误的地方加深记忆。 采用“小组竞赛”与“互举例子”,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一种比较 活跃的氛困中,解决各种问题。 学 海 无 涯 10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活动,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符合新课改 理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帮助学生熟悉法则。 小测反馈总结巩固 练一练: (1)-7+3 (2)(+9)+(+5) (3)(-8)+(-4) (4)(+9)+(-5) (5)(- 0.45)+(-0.83 ) (6)(- 8)+ (+0.25) 七、课堂小结 1、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2、提出本节课困惑的地

14、方。 (师:监督检查学生做题情况。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 八、 课堂达标检测 1计算: (1)(-10)+(+4); (2)(+14)+(-3); (3)(-5)+(-8); 学 海 无 涯 11 (4)(+4)+(+9); (5)68+(-73); (6)(-84)+(-56); (7)33+47; (8)(-56)+35 2计算: (1)(-0.5)+(-2.9); (2)2.8+(-8.4); (3)(-0.5)+6; (4)3.29+1.76; (5)8+(-3.05); (6)(-2.6)+(-0.31); (7)(-9.18)+6.18; (8)3.23+(-6.76); (9)(-0.76)+0 3用“”或“”号填空: (1)如果 a0,b0,那么 a+b _0; (2)如果 a0,b0,那么 a+b _0; (3)如果 a0,b0,|a|b|,那么 a+b _0; (4)如果 a0,b0,|a|b|,那么 a+b _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