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0967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资料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智能化,陶瓷及非金属材料的自诊断效应 自修补自愈合陶瓷材料 可相变氧化锆材料及其应用 功能无机材料的智能化,1 陶瓷及非金属材料的自诊断效应,陶瓷材料: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以及硼化物 等非金属类耐高温、高强度的材料 优点:性能多样;缺点:性脆和使用可靠性低 陶瓷材料智能化目的:改善脆性,提高使用可靠性,自诊断:依靠材料内部的组分或结构的变化产生的 信号而进行诊断的方法。 诊断内容:应力状态、应变量、相变、缺陷或裂纹 发展过程等。 增韧机制:长纤维的复合、桥接、分散相的复合、 增韧相的拔出、相变增韧、晶体结构的 微细化等。 理想自诊断方法:增韧机制与自诊断功能结合,1.1 陶瓷

2、基复合材料的自诊断,电检测技术:通过向绝缘的陶瓷基体中添加导电相从 而制成具有一定导电性的陶瓷基复合材 料的途径来实现,1.11 导电机理,(1)渗流导电模型,导电阀值(CPT):使非导电基质导电性能由绝缘转 换为导通的导电相的临界添加量 CPT影响因素:导电相的形态、导电相的结构、基质 相的导电性和致密性等,图1 陶瓷中导电晶须的渗流阈值与长径比关系,图2 陶瓷基质颗粒大小对于渗流阈值的影响,(2)晶须复合陶瓷材料的非渗流导电模型,导电机制:电子在电场中有穿透一定的导电势垒的 效应 材料电阻率与晶须空隙的有效宽度和温度T之间 的关系,注:B为电子穿透效应的材料常数 E为电导势垒 本质:微小的

3、形变可以导致可检测电阻值的变化,1.12 晶须的定向性及其对电学性能的影响,晶须的定向性T=平行于一定方向的晶须数/总晶须数 注:一般0 T 1 T=0晶须定向度 T=1晶须完全按一维定向排布,图3 SiCw/Si3N4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与晶须T关系,图4 电阻率与晶须方位角的关系,1.13 碳化硅晶须复合CaF2材料的电学检测,当形变量达到 最大许可形变量的 一半时,电阻值呈 现急剧增加的趋势, 这是断裂的前兆,由此显示预测裂纹的可能性,图5 CaF/10%SiCw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变形-电阻变化,1.14 碳化硅晶须复合SiN4材料的电学检测,体电阻值随拉力和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是 可逆的

4、。据此可以预测陶瓷内部拉伸应力的大小。 压力载荷的循环不能引起电阻的明显变化 用电阻值变化不能检测压力破坏,图6 SiCw/Si3N4陶瓷复合材料在拉伸应力下变形与电阻值的变化,1.15 TiN复合氮化硅的电学检测陶瓷材料,图7 40%TiN/Si3N4陶瓷复合材料在加载下的变形及电阻变化 (a)未加TiN (b)加40%TiN 1应力变形关系 2变形电阻关系,在氮化硅加入40%TiN,材料在完全断裂前,电阻急 剧增加用抗拉强度50%的拉力进行加载实验,在载荷去除 后,残余阻值比较明显。用残余电阻可以估测材料的负 载历史。,1.16 层状氮化硅材料电学检测,添加25% 30%导电TiN颗粒的氮

5、化硅层与BN层相间 叠层,径压制、除碳及烧结而成,通过检测电阻值的变化能可靠地监测和预报材料是 否发生断裂,1.2 添加碳纤维的混凝土材料的诊断,基本思想:利用碳纤维拉伸变形时电阻的变化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状态 方法一: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形成的纤维束包裹在数脂中,形成复合材料的“扎”,埋入混凝土中,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方法二:碳纤维剪短5mm,直接加入混凝土,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1.3 利用线性电容的自诊断介电检测,基本思想:利用非电导材料的介电参数与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自检测,图8 交叠层合物受拉力时应力-应变曲线、电容-应变曲线、损耗-应变曲线,2 自修补自愈合陶瓷材料,基本思想:材料

6、和构件能够自动适应环境,在受到损伤时,自行愈合,2.1 金属表面伤痕的愈合机理氧化膜,手茧的形成:在紧握铁柄手掌表面,形成裂纹龟裂,此时体内分泌胶质,填充龟裂,慢慢形成手茧。手工劳动越多,手茧越厚,保护手掌不易磨损 金属铝:形成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防止进一步氧化 钢铁:当金属Cr含量达12%时,表面生成氧化膜,2.2 高温下陶瓷涂层自动成膜机制,BN的形成:在高温真空器件使用的不锈钢加入少量B和N,B和N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向表层扩散,聚集在表层 特点:很好的亲和性和相容性,2.3 高温陶瓷的高温氧化自适应性,问题来源: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的破坏组分高温氧化和表面裂纹纵深发展的相互促进 解决思路:

7、加入某种物质能够在高温下自动“流入”裂纹并屏蔽内部组织与氧气的接触 实践操作:铌在氮化硅表面的形成NbNb2O3NbO2Nb2O3的过渡层氧化物。此氧化物玻璃态,致密状覆盖在表面,2.4 微波辐射使陶瓷材料内部裂纹愈合,微波加热机理:电磁波导致材料内部的可极化物质(电子、离子、极化分子等)发生频繁反转或摩擦而发热 自愈合机制 碳化物热膨胀系数较大,晶粒也较大,受力时材料内部的微细裂纹沿着碳化物晶粒扩展 碳化物颗粒优先加热,温度高于周围基质氮化硅和晶界,促使碳化物颗粒向周围扩散并愈合周围的微细裂纹和空隙,图9 微波辐射下陶瓷材料强度的自回复效果,3 变色玻璃,类型:光致变色、电致变色、热致变色等 光致变色原理:在某些玻璃组成中添加了很细的AgCl微晶。当紫外线辐射时,离子Ag+还原成原子Ag。此时银原子团簇影响光的入射,产生深色效应;在没有紫外线照射时,Ag原子还原为Ag+,原子团簇解体,镜片褪色。,光致变色材料,有机化合物; Zn、Cd、Hg和Ag的一些无机化合物; 变色机理:这些材料的原子或分子有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分子或电子组态不同,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不同,在不同的光辐射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添加AgCl的光致变色玻璃,不吸收可见光, 成透明状态,对可见光强烈吸收, 成着色状态,应用示例:光致变色眼镜 电致变色玻璃 超前卫玻璃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