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9432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复习建议及冲刺策略漫谈,合 肥 市 第 八 中 学 张 大 洲 2011年3月,安徽新高考,一、2009年、2010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题简略回顾 二、2011年高考命题走向及重要关注点 三、二轮的复习、考前阶段冲刺复习建议 四、我校高三年级数学复习的一些做法,2011年安徽省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数学学科总体没有多少变化。文科考试范围的仍是:必修15、选修1-1、选修1-2的全部内容。理科考试范围的仍是:必修1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绝对值不等式)。 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考点要求的变化,两科考试说明都删去概率中的一个考点,文

2、科删去几何概型;理科删去超几何分布。,提示,高考经验告诉我们,高考知识要求中的“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往往跟“不一定考”、“有可能考”、“要考的可能性很大”有些相匹配。有时也可以理解为“容易”、“中档”、“提高或综合”。,近两年安徽新高考简略回顾,2011年是安徽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第五年,也是新课改实施后高考的第三年,自主命题历经2006年的“平稳过渡”,到2011年的数学试题已迈出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突能”的命题改革步伐. 2009年、2010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卷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综合能力的

3、考查;在重视高中数学重点内容和通性通法检测的同时,突出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对新增(选修)内容的考查,逐步渗透进主干知识,试卷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又展示了高考数学命题多元化及自主创新精神.,1、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算法框图、参数方程、全称特称命题的否定以及统计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等新增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考查,试卷在充分关注新增内容的同时,对传统内容的考查也作了适度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2、突出主干,覆盖面广,六道大题仍然考的是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导数这些重点知识。注重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内容重点考,没有片面追求知识及基本思

4、想、方法的覆盖面等,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 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向量、直线与圆、数列、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线性规划、三视图、概率、算法框图、三角函数、圆锥曲线性质、二项式等,3、文理差别进一步拉大,今年的试题文理科完全相同的试题共有4道,选择题10道题中有3道题完全相同、填空题5道中有1道题完全相同,其中填空题第11题文理均考查命题否定,但内容不一样,解答题6道中仅有两道文理同根。因此今年文理科数学试题仍保持一定的差别,兼顾到文科考生的实际状况。,各年文理科同题数,06:选择题4个,填空题2个,解答题中三角函数、概率、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相近,数列和函数相差较大。 07年:选择题4个,填空题1个

5、,解答题1个也就是立体几何 08年:选择题4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2个也就是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 09年:选择题2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1个(已知条件略有差别) 10年:选择题3个,填空题2个,解答题1个(解析几何,文科少一问,立体几何题同问不同,三角函数题相近问不同,),4、试题难度适中,09年、10年,试卷在三种题型中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层层递进。试卷的入口题和每种题型的入口题较好的把握了难度,对稳定考生的心态、正常发挥水平有较好的作用。试卷对较难的解答题利用分步给分的设计方法,在化解难度的同时,又合理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试卷很好的控制了较难题的比例,较难题基本集中在

6、每种题型的最后一或两题,约占全卷的20%。这种多题把关的方法,既很好控制了难度,又正常发挥了考试的选拔功能。基础题30%,中挡题50%,提高题20%。,关于难度,2006年是我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第一年,文科试题的难度约为0.495,理科试题的难度约为0.58,文科偏难一点,理科略微偏易。 2007年,文科试题的难度约为0.56左右,偏易一点,理科试题的难度约为0.52左右,难易适中。 2008年高考:文科试题的难度0.52,理科难度为0.56,还是文科偏难一点。 2009年的难度系数理科为0.56,文科为0.63 2010年的难度系数理科为0.58,文科为0.65,平均分理86.2分,文98

7、分,高考数学卷(安徽卷)有如下5个特点:,1 结构框架稳定,总体难度不大 2 贴近教材内容,强化函数思想 3 强化重点知识,注重全面考查 4 强弱分别明显, 文理要求有别 5 秉承老大纲传统,体现新课标理念。,2011年 高考命题走向及重要关注点,题型与难度 题型与难度是普遍比较关心的两个指标,它对指导高三教师搞好复习有一定的意义,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好生、差生对题型与难度的反应都不敏感。更为重要的是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我们的教师只要紧紧抓住这两点,高考复习将战无不胜。高考数学复习时,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宜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教师要做到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学生要做到反复演练、保证过

8、关。,关于题型,2009年、 2010年我省高考数学为“10+5+6”的模式。那么猜测2011年高考数学的题型很可能是“10+5+6” 、“11+5+6”、“12+4+6”三种模式之一。总题数应该为2122题。今年是新课程卷高考的第三年,题型上一定不会有大的变化。,各年题型结构,06年:12+4+6=22 07年:11+4+6=21 08年:12+4+6=22 09年:10+5+6=21 10年:10+5+6=21,高三数学复习四个阶段,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也层层加深,因此,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1、第

9、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大 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 2、 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大约从三月初到四月底结束。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3第三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这一阶段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法、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要求同学们应做到: 解题时,会从多

10、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养成解题过程简洁、明了、完整的习惯。,4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在这一阶段,老师会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自己。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那么现在就要要求学生做到: 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 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

11、充满信心,准备应考。,第二轮复习思路,围绕六大题型 1、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 2、概率与统计 3、立体几何 4、数列 5、圆锥曲线(椭圆)与圆 6、函数(不等式)与求导,1、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1)三角函数画图、性质、三角恒等变换、和与差公式 (2)向量的工具性(平面向量背景) (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背景 (4)综合题。 三角题一般用平面向量进行“包装”,讲究知识的交汇性,或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有机融合。,强调三角函数的函数特征,命题突出了函数图像性质与三角变换的综合考查.(广东) 重视三角恒等变换下的性质探究,重视考查图形图像的变换(山东). 强调在正余弦定理的考查

12、中,兼顾考查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浙江) 重视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突出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福建),2、概率与统计,(1)古典概型 (2)茎叶图 (3)直方图 (4)回归方程(2x2列联表) (5)(理)概率分布、期望、方差、排列组合。 概率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考查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难度不算很大,3、立体几何,(1)平行(2)垂直 (3)角 a:异面直线角 b:(理)二面角、线面角 (4)利用三视图计算面积与体积 (5) 文理有一定的差别,理科相关题目既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法,也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等 说明:文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是空间中平

13、行、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 理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是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各类角的计算。,4、数列,(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是考查的热点,数列通项、数列前n项的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文理科的区别较大,理科多出现在压轴题位置的卷型。理科注重数学归纳法 (3)错位相减法、裂项求和法 (4)应用题,5、圆锥曲线(椭圆)与圆,(1)椭圆为主线,强调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韦达定理或差值法 (2)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3)注重椭圆与圆、椭圆与抛物线等的组合题,6、函数、导数与不等式,(1)函数是

14、该题型的主体 :三次函数,指数函数 ( ),对数函数( )及其复合函数 (2)函数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与导数结合,基本题型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极值),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对参数取值范围、根的分布的探求,对参数的分类讨论以及代数推理等等 。 (3)利用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性质,二、做好细节,1、纠错 第一类叫遗憾之错。 第二类叫似非之错。 第三类叫无为之错。,寻求错误原因,1.公式记错或定理用错 2.运算失误 3.审题不清,忽视隐含条件 4.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没找准 5.答题卷面不整洁、书写不规范 6.应试时间分配不合理,解题速度慢,没有做完试卷 7.心理素质不好,发挥不正常,2、温故,

15、好题不厌三遍做,不喜新厌旧, 温故而知新。一份最好的作业:订正试卷、将老师课堂例题重做一遍作为作业,吸收、消化课堂内容。,3、作业,一日一题,以中档题为主,学生相互间自我订正。 要适当练习,学生常有一种感觉:两天不做题会有生疏和迟钝,缺乏“手感”。,4、考试,1、把平时的练习当成考试,才有可能把考试当成一次练习,才能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考试,才能在高考中正常甚至于超常发挥。 2、考试是唤起回忆。 3、在做题中提高,在积累中进步,在考试中成长,让考试推动、促进学习。适量做题,适时积累,适当考试 ,才是有效高三。,5、积累,1、 好题型积累,好解法积累,一题多解积累,同类型题目归类,容易做错的积累,“

16、积累”是为我所用,最终的效果是平时接触过的题目基本都会。 2、题目是海,无穷无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航线,数目不多,能以线带面,触类旁通。 3、会、对、快,6、回归,高考命题以教材为本,课本题是高考试题的真正“母题”,但理科8本书、文科7本书,上千页的课本,时间有限,如何用好这个高考之本? 回顾课本,突出重点: 1.概念、公式、定理、符号、图形; 2.例题和复习题,特别是B组复习题! 3 .在书中淘金,三查一整理,查漏补缺查被忽略的、被冷落的知识点。 查错思对不让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 查弱补弱抓最薄弱、最怕的知识点,下决心突破它。 整理知识网络;错题重做;解题方法和策略的积累。,7、借鉴,1、系统做如下考题:09、10年安徽高考试卷;09、10年海南宁夏高考试卷,09、10年合肥市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2、参考:(1)山东、广东近两年高考卷 (2)近两年全国高考试卷,二、我校的做法,1、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认真研究“大纲”和“考纲” 2、充分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 3、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认真抓好晚自习。 4、以生为本,不搞偏题、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