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B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11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B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B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B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B卷 教师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七单元默写语 文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2)李清照一剪梅

2、(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而北望故都,又“_”,视线常被遮断。【答案】(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知方、却、可怜。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名句是“_”。(2)

3、韩愈在师说中“_,_”两句,概括了士大夫之族在择师中存在的思想误区。(3)李白蜀道难中“_”一句,曲折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劈岭、征服自然的雄伟气概;而“_”一句则描述了突破疏导险阻、秦蜀两地相连的情况。【答案】(1)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瀚”“阑”

4、“谀”“摧”“栈”“钩”。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遭受肢解的酷刑也不改变心志的坚定信念的两句是“_,_”。(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和琵琶行中的“_”。【答案】(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2)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

5、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犹,惩,陟罚臧否。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提到了“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2)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及至死不悔的心志。(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在虞美人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_,_”。【答案】(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查的方向,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

6、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论语中提到了,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屈原在离骚中用,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及至死不悔的心志”“李煜在虞美人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犹”“堪”。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诸葛亮出师表中“_”一句,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淡泊名利,“_”一句,以自谦的口吻写刘备临终托孤之后自己的尽心尽力。(2)屈原离骚中“_

7、”一句,写出诗人佩饰众多的外表,接着用“_”一句,表明自己修身养性的追求。(3)荀子劝学中“_,_”二句,从反面举例论述了学习要专心的道理。【答案】(1)不求闻达于诸侯 庶竭驽钝(2)佩缤纷其繁饰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3)蟹六跪而二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竭”“繁”“鳌”“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

8、居(其一)中借鸟儿思归山林的比喻表达诗人渴望回归田园的愿望的一句是“_”。(2)屈原在离骚中,以“_,_”写芳香与光泽混杂,唯独纯洁品质不会腐朽,表现了对美好德行的坚守。(3)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答案】(1)羁鸟恋旧林(2)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羁”

9、“糅”“昭”“壑”“嫠”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以生动的比喻论述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的意义时说,笔直的木材经过外力的加工,即使再晒干,也不再挺直,其原因是“_”。接着由“木”“金”的变化得出“君子”通过学习可以达到“_”的结论。(2)庄子逍遥游中,“_”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但他也就只做到了认清自己和外物的区别以及“_”。(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是“_”。诗人看到“有真意”的美好晚景,却“_”。【答案】(1)輮使之然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1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辩乎荣辱之境(3)心远地自偏 欲辨已忘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輮”“誉”“辨”。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喻说理的名句是“_,_”。【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

11、明江水寒(2)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浸”“唯”“盈”“卒”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九、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情地表达对远行朋友的无限牵挂的句子是“_,_”。(2)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答案】(1)我寄愁心

12、与明月 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寄、郎、至、功、名。十、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2)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3)毛泽东虞美人中的诗句“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把抽象的忧愁具体化、形象化,正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写愁名句“_”,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频烦”“暮”。十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