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9222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测验考试卷汇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组一一、填空题1(北京五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无盖铁桶的容积是,里面装有体积为的水,放在水平的地面上(如图所示). 现以顶点为支撑点,将铁桶倾斜,当铁桶中的水刚好要从顶点处流出时,棱与地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答案2.(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题理)平面内有两定点A,B,且|AB|=4,动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是.答案:以AB为直径的圆;二、简答题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题理)(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D底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

2、1的正方形,侧棱AA1=2。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I)求证:C1D/平面ABB1A1; (II)求直线BD1与平面A1C1D所成角的正弦值; ()求二面角DA1C1A的余弦值。答案 (I)证明: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B1/CC1,又面ABB1A1,所以CC1/平面ABB1A1,2分ABCD是正方形,所以CD/AB,又CD面ABB1A1,AB面ABB1A1,所以CD/平面ABB1A1,3分所以平面CDD1C1/平面ABB1A1,所以C1D/平面ABB1A14分 (II)解:ABCD是正方形,ADCD因为A1D平面ABCD,所以A1DAD,A1DCD,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

3、坐标系Dxyz,5分在中,由已知可得所以,6分因为A1D平面ABCD,所以A1D平面A1B1C1D1A1DB1D1。又B1D1A1C1,所以B1D1平面A1C1D,7分所以平面A1C1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0)8分设与n所成的角为,则所以直线BD1与平面A1C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分 (III)解:平面A1C1A的法向量为则 所以令可得11分则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分4(北京五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如图,正三角形边长2,为边上的高,、分别为、中点,现将沿翻折成直二面角,如图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1)判断翻折后直线与面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3)

4、求点到面的距离图 图 答案 解:(1)平行(证明略)(2)取AE中点M,角BMD即所求,余弦值为(),可得点到面的距离为5(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科试卷)(本题满分13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CC12,ACBC,D为AB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3)求证:答案 5.解:(1)在直三棱柱中是所成的角(或其补角)2分 在中,4分 (2)连结交于,连结。5分 则为的中点 又为的中点7分9分 (3)在直三棱柱中10分11分12分 同理:13分6(宁夏银川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全解全析理)(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

5、,矩形ABCD和梯形BEF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CF,BCF=CEF=,AD=,EF=2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求证:AE/平面DCF;(2)当AB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EF-C的大小为【分析】(1)只要过点作的平行线即可;(2)由于点是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只要过点作的垂线即可很容易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剩下的就是具体的计算问题。或者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解。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DABEFCHG【解析】方法一:()证明:过点作交于,连结,可得四边形为矩形,又为矩形,所以,从而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6分()解: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由平面平面,

6、得平面,从而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从而,于是,因为所以当为时,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DABEFCyzx方法二: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以和分别作为轴,轴和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证明:,所以,从而,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故平面6分()解:因为,所以,从而解得所以,设与平面垂直,则,解得又因为平面,所以,得到所以当为时,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点评】由于理科有空间向量的知识,在解决立体几何试题时就有两套根据可以使用,这为考生选择解题方案提供了方便,但使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也有其相对的缺陷,那

7、就是空间向量的运算问题,空间向量有三个分坐标,在进行运算时极易出现错误,而且空间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和垂直问题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复习立体几何时,不要纯粹以空间向量为解题的工具,要注意综合几何法的应用。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7(北京龙门育才学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都是等边三角形,与的交点为,为侧棱上一点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当为侧棱的中点时,求证:平面;()求证:平面平面;()(理科做)当二面角的大小为时,试判断点在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OSABCDE答案7. (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侧

8、面都是等边三角形,与的交点为,为侧棱上一点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当为侧棱的中点时,求证:平面;()求证:平面平面;()(理科做)当二面角的大小为时,试判断点在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法一:证明:()连接,由条件可得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由已知可得,,是中点,所以OSABCDE又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平面()解:连接,由()知而, 所以又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设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在中,, , 所以OyzxSABCDE又因为, ,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可知,点是的中点解法二:()同解法一()证明:由()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

9、,则,所以,设(),由已知可求得所以,设平面法向量为,则 即令,得易知是平面的法向量因为,所以,所以平面平面()解:设(),由()可知,平面法向量为因为,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二面角的大小为所以,所以,解得所以点是的中点8(北京四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理科试题)(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如图,长方体中,、分别是棱,上的点,,.(1) 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2) 证明平面;(3) 求二面角的正弦值.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答案 解:法一:如图所示,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依题意得,(1)易得, 于是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已知, , 于是=0,

10、=0. 因此,,又 所以平面(3)设平面的法向量,则,即 不妨令X=1,可得。 由(2)可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于是,从而,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法二:(1)设AB=1,可得AD=2,AA1=4,CF=1.CE= 连接B1C,BC1,设B1C与BC1交于点M,易知A1DB1C, 由,可知EFBC1. 故是异面直线EF与A1D所成的角, 易知BM=CM=, 所以 , 所以异面直线FE与A1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连接AC,设AC与DE交点N 因为, 所以,从而, 又由于,所以, 故ACDE,又因为CC1DE且,所以DE平面ACF,从而AFDE. 连接BF,同理可证B1C平面ABF,从而AFB

11、1C, 所以AFA1D因为,所以AF平面A1ED.(3)连接A1N.FN,由(2)可知DE平面ACF, 又NF平面ACF, A1N平面ACF,所以DENF,DEA1N, 故为二面角A1-ED-F的平面角. 易知,所以, 又所以, 在, 连接A1C1,A1F 在。所以 所以二面角A1-DE-F正弦值为.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9(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长方体中,且(I)求证:对任意,总有;(II)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III)是否存在,使得在平面上的射影平分?若存在, 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I)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

12、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从而,即(分)(II)由()及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从而可取平面的法向量为,又取平面的法向量为,且设二面角为,所以(分)(III) 假设存在实数满足条件,由题结合图形,只需满足分别与所成的角相等,即 ,即,解得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得实数,使得在平面上的射影平分 (14分)题组二一、选择题1(浙江省菱湖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SA=4,AB=3,D为AB的中点ABC=90,则点D到面SBC的距离等于 (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BCD答案 C.2(河南省长葛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理)向量与共线(其中等于( )A BC2 D2答案 A.二、填空题3(浙江省桐乡一中2011届高三文)如图,边长为a的正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