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90036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人教地理作业:课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Word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5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A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B丁对甲有补充作用C甲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乙大部分被地面吸收2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答案】1.A2.C【解析】第1题,甲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所以甲大于乙的原因是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2、第2题,地表的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再被地面吸收,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被大气吸收后又形成大气逆辐射返回地面。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34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4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3.D4.A【解析】第3题,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第4题,同

3、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如图是“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可能位于非洲B该图可能位于欧洲Cb箭头是风向Doa线与ob线不一定垂直6若该风向表示某一风带的主导风向,则该风带向北移动至最北时,我国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山体滑坡 B地震C凌汛 D沙尘暴【答案】5.A6.A【解析】第5题,图中a为地转偏向力(与风向或摩擦力垂直),b为摩擦力,c为水平气压梯度力,d为风向。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表明位于南半球。第6题,该风

4、位于南半球,且为西北风,因此表示南半球的西风带。当它移到最北位置时,表明为北半球的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这时我国发生较多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在坡度较陡的地方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2013浙江联考)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 层的变化图”,完成79题。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7图示0 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 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

5、因是()A地面辐射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C大气辐射不同 D大气逆辐射不同9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地区B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C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D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答案】7.B8.A9.A【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0 层高度分布较高,说明近地面气温较高,最可能为夏季。第8题,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最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地面辐射不同,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第9题,a地区0层平均海拔明显在5 000米以上,说明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青藏高原呈下降趋势;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6、,天山雪线应该升高。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011题。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10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11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B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答案】10.B11.A【解析】第10题,A点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该等压面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由于A点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为西北风。第11题,题干中已经指出该图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所以图示为高空,大

7、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读“北半球某地(50N)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1214题。12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3丁地盛行风向是()A偏南风 B西风C东风 D偏北风14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2.B13.D14.C【解析】第12题,从图中的等压面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乙地的压强值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乙地等压面向上凸出,形成高压中心。第13题,甲地形成低压,水平气压梯度从丁地指向甲地,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因此形成西北风,即

8、偏北风。第14题,乙处为高压,丙处气压较低,风由乙地吹向丙地,因此,丙地的污染较大。甲处气流上升,污染小。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二、综合题(共44分)15下图是大气温度日变化与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曲线A表示_,B表示_,C表示_。(2)大气热量盈余转为亏损时,气温达到一天中的_,时间大约出现在_时。(3)根据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断,全年的热量盈余与热量亏损关系是_。(4)上面图中,能反映由春入夏这段时间气温日变化一般情况的是_。【答案】(1)太阳辐射曲线地面长波辐射曲线大气温度日变化曲线(2)最高值14(3)热量盈余大于热量亏损(

9、4)【解析】由图可知,太阳辐射只有在白天才有,因而A曲线应为太阳辐射曲线,地面长波辐射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晚于太阳辐射,气温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又晚于地面辐射,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因而B为地面长波辐射曲线,C为大气温度日变化曲线。由春入夏这段时间随着正午太阳高度的增大及白昼时间的增长,气温应逐渐升高。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16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26分)(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答案】(1)BC(2)B(3)(提示: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APBPBPA(或PAPBPBTATBTA(或TATBTATB)(4)B(5)如下图所示: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