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8879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曹县三桐中学学高二历史上学期一次段测验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段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

2、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4“

3、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者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有时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C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D儒佛道出现融合趋势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

4、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7下列体现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言论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制天命而用之”为政以德A. B. C. D.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8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的是(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知天命而用之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9.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有( )利用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 利用司南辨明方向 借助甘石星经确定许多恒星的位置 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A.

5、 B. C. D. 10.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1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

6、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3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什么都可以灵活

7、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14.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家思想最不相符的是(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C.杨彪:“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D.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已死

8、乎!”15.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6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说汉赋A B C D17.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具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A隶书 B小篆 C行书 D楷书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18.中国传

9、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1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A.爱国主义 B.浪漫

10、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0.有人评价评价王国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杰作的共同风格。这说明文人画( )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A.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B.讲究布局构图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1.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 C. D. 22. 说到人生追求

11、,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楚辞.宋词.2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这一点的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学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农学理论24北宋时期之所以除山水花鸟画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了大量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 A.结束了五代十国

12、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25.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唱、念、说、逗为手段C.表演精致细腻,唱腔悠扬委婉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第卷(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16分)(文科普通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

13、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则事异。”请回答:(1)概括上述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26、(16分)(文科实验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