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8863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态度与品德形成,第十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评价目标】,识记: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理解: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运用: 结合实例分析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心理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不是行为反应,而是行为

2、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 。 2.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种活动,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的态度还是对事的态度,都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和改变的。,一、态度的实质与心理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二)态度的心理结构,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如“吸烟有害身体”、“浪费粮食可耻”、“读书使人增知益智”等。无论哪种态度,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看法、评价,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体表达态度行为的意向或意图,情感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好恶,样例29,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

3、三者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认知、情感和意向三者间是协调一致的。比如,某校长认为某老师教学效果好、科研成果多、工作认真(认知),因而很喜欢他(情感),并委以重任(行为意向)。 三者间有时是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比如,某校长明知某老师有诸多优点(认知),很喜欢他(情感),但就是不重用他(行为意向)。 认知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态度表达的动力,行为意向是态度的表达准备。,二、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第一,品德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4、它不是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不能称之为品德。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个任务时的自觉行动。就是说,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德认识,即使个体的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也不能说是道德的,反之亦然。 精神病人的行为可能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但不能说是不道德的。,(一)品德的实质,(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催化剂,道德行为是知、情的归属。 2.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种品德都是知、情、行的统一体。 3.三种心理成

5、分不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行为(行),样例17,两者的联系: 两者的实质相同: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心理准备状态,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两者的结构一致:态度和品德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或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两者的区别: 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两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不同,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皮亚杰的两阶段理论,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

6、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阶段 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阶段 样例31,(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单选题】在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166),基本观点:品德(态度)形成是个体的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即使没有受到强化,也能通过模仿和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学会各种行为,或者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以修正。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

7、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样例30,(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心理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倾向成熟 总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具有成熟性,能够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和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样例18: 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样例46 试述中学

8、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考试题型,第三节 品德(态度)形成的过程及条件,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一、品德(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遵章守纪,(一)依从,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处于依从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从众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大流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服从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 被迫服从叫做顺从,即表面上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但在认知上并不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是正确的,在情感上也不是自觉自愿地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盲目性

9、、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使自己的态度、行为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接近。 这一阶段需要有榜样的作用: 可能是看到别人由于遵章守纪受到奖励而遵章守纪,也可能是看到别人由于违反规章制度受到惩罚而遵章守纪。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三)同化,同化是个体将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使自己的观点、信念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融为一体,变为自觉行动。 这一阶段不再需要榜样的作用。就是说,无论他人是否提出明确要求,都能自觉自愿地遵章守纪。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

10、点是: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决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一阶段,稳定的品德(态度)即形成了。,【简述题】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二、影响品德(态度)形成的条件,第四节 良好品德(态度)的培养,P154-15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一、有效说服 二、树立良好榜样 三、利用群体规范 四、价值判断 五、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2008年论述题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