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8559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地理 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复习课件 中图版必修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各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4.通过对气候因子关联性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环境观。,知能层级突破,教材深化透析,学业水平达标,第一节,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自然,人文,2自然地理环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_,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由_、水文、 _、生物、 _等要素组成。 3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_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_的人

2、工环境。,自然界,自然基础,气候,地貌,土壤,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思考 1“海边公园、学校、法院都是人工建设的,所以都属于人文地理环境。”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像学校、法院等并不按自然规律发展演变,不具有地域分异规律,因此不属于人文地理环境,应当属于人工环境中的人文社会环境。,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1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_大气的 _,是该地_的综合表现。 2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时期内,一般状态,经常性天气,(2)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_和_的交换,调整了全球_和_的分布,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 (3)下垫面因素:

3、直接影响到大气的_乃至_。,季节分配,热量,热量,水分,水分,水热状况,运动特征,热力性质,大于,水分条件,比较均匀,季风环流,热量,增温增湿,减温减湿,坡向,海拔高度,大气环流,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地表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的_不同,直接影响太阳辐射能的_,导致地区间_状况出现差异。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三种途径。,反射率,吸收情况,热量,温度,热力,局部,思考 2副热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是否相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同。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降水较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而大陆西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一般形成相对湿润的季风气候。,三、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

4、演变中的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_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_并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形成的, _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气候,改造,保护环境,知能层级突破,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各组成要素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技巧点拨 区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5、的方法 区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受人类影响和干预程度的大小。未受人类影响干预或人类影响干预较小的地理环境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但仍按自然规律发展演变的地理环境属于人文地理环境。,下列对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就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 B城市和乡村不属于地理环境 C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D人文地理环境是指所有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解析】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指的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

6、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如城市环境。 【答案】C,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地理事物 C梯田、村落、海边公园都属于人文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中的各个地理要素是单独存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概念和范围的理解。地理环境是相对于社会环境而言的,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并不孤立。,1气候与天气,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2.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它的形成与该地的太阳辐射状况、环流条件、下垫面性质

7、以及人类的活动都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如下表所示:,技巧点拨 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因子长期作用形成的。在诸因子中,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占重要地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的外界条件,它们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状况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各气候因子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下图来理解。,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什么两地同在回归线附近,景观差异却如此之大?,(2)图中地与地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是() A气温年

8、较差 B年平均气温 C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D降水集中季节不同 (3)图中地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其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图中地与地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在两地的分布却有很大的差异,结合下表试比较其分布上的异同及其原因。,【解析】本题通过图中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导致了自然景观的差异,从而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及不同气候的特征、成因。第(1)题,地在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在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候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观差异很大。第(2)题,图中地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因此与地气候

9、特征的最大差异是降水集中季节不同。第(3)题,考查了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第(4)题,考查了欧洲西部与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分布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考查影响两地气候的因素的差异。,【答案】(1)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形成了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从而出现热带荒漠景观;而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从而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的气候不同。 (2)D (3)地气候是由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4),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技巧点拨 气候类型的分析判

10、断 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可概括成“以月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十二个字。 (1)以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属半球:凡7月(或8月)平均气温最高者,该地位于北半球;凡1月(或2月)平均气温最高者,该地位于南半球。,(2)以最冷月气温确定所属温度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者,该地位于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15者,该地位于亚热带或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者,为温带或寒带气候。 (3)以降水状况确定气候类型 年雨型: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主要是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

11、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全年降水量少,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读图,回答(1)(3)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3)如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 B C D,【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东部为澳大利亚暖流,西部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南部为西风漂流(寒流),故受暖流影响的应是R。第(2)题,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应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Q应为地中海气候。第(3)题,P位

12、于内陆地区,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只有符合。 【答案】(1)C(2)B(3)A,教材深化透析,1教材 图311撒哈拉沙漠景观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的对比 我们根据景观图比较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结合位置图分析两地自然景观差异的形成原因。比较景观差异主要从植被、土壤等方面入手;分析景观差异成因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入手,重点抓住两地的气候差异及其成因。 两地景观差异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2.教材图312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图中表示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而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空气。这是因为,湿润气流在沿着山地的迎风坡上升过程中,

13、由于高度的上升,气温随之降低,气温降低后,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云致雨,这就叫“地形雨”。在山的背风坡,由气流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气温不断升高,空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故空气干燥,云和雨难以形成。,3教材图313海拔对气候的影响 本图主要说明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大致是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1教材 P63思考 气候的指标有:气温、降水、干燥指数等;主要指标有气温和降水。 2教材 P67思考 (1)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由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区中

14、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凸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2)在“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积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人类有许多疾病就是在“热岛效应”下引发的。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过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

15、亡率明显增加。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1上海的“热岛”效应,是典型的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进而影响气候的例证。 原因: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建筑物等不断增多,植被稀少,交通工具和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2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形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1)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2)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持续的高温天气会使城市工商用电、居民用电等能耗剧增,造成电力紧张;天气闷热会使城市居民感到不适应和烦躁,甚至发病。 (3)“热岛”效应导致城市雷暴天气增多,降水过于集中,导致防汛严峻。 措施:搞好城市绿化,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