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作业八下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8095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总作业八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总作业八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总作业八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总作业八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总作业八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总作业八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总作业八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预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练习(覃柳松)21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一文的作者是 吴均 ,字 叔庠 , 南朝梁 (朝代)文学家。课文选自 艺文类聚 。(二)重点字词:1.风烟俱净 2.从流飘荡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甚:比得过 奔: 飞奔的马5.负势竞 上 6.蝉则千转不穷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负:凭依 “转”同“啭”叫 戾:道 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横柯上蔽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干(三)与朱元思书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2、之情。(四)翻译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五)赏析:(1)富春江的山水“奇”在哪?“异”在哪?“山”奇在峻峭,有活力;“水”异在清,

3、急。(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六)选择题(共11小题,请用2B铅笔把方框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下面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对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A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B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C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D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3下列加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负势竞上至于

4、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选出加线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 )(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6对下

5、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B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D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7.与“窥谷忘反”加点字“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余幼时即嗜学 D才美不外见8.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9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

6、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生动简练

7、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22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 陶渊明 ,名 潜 ,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 (朝代)。课文选自陶渊明集 ,体裁是传记。(二)重点字词:1.造饮辄尽 2.箪瓢屡空,宴如也 3.兹若人之俦乎造:一来 如:若 俦:辈,同类4.不戚戚于贫贱 5.先生

8、不知何许人也 6.每有会意戚戚:忧愁的样子 许:地方 会:体会,领会(三)五柳先生传主题思想:本文通过介绍五柳先生身份,称号,生活,性格特点等,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四)翻译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9、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5.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尽,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从不在意该走该留。(五)赏析:(1)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常着文章自娯。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什么性格特点?自得其乐,淡泊名利。(3)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我认为不过时。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4) “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

10、读书”,却“不求甚解”?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获得知识,获得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5)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志趣:好读书,性嗜酒,着文章;形象:率真随性、淡泊名利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六)选择题(共11小题,请用2B铅笔把方框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什么地方) B.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C.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环顾周围)2.选出下列加线的词语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A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B亦

11、不详其姓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因以为号焉/且焉置土石 D以此自终/以乐其志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B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5.下列句中加线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B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6对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好读书,不求甚解:ho喜欢 B性嗜酒:s爱好C.常着文章自娱:zhu

12、 通“着” D箪瓢屡空,晏如也:n悠闲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便/欣然/忘食 B、家贫/不能/常得C、曾不吝/情/去留 D、常着/文章/自娱8下面句子中加线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A. 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 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C. 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 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10.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

13、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相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1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B.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C.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D.“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23马说(一)文学常识:马说的作者是

14、 韩愈 ,字 退之 , 唐代 (朝代)文学家。课文选自韩愈文选,体裁是说。(二)重点字词:1.策之不以其道 2.执策而临之 3.其真无马邪 4.其真不知马也策:鞭打 策:鞭子 其:难道 其: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 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餐 “食”同“饲”喂 材:才能 是:这样 虽:即使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才美不外见 10.故虽有名马 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且:尚且 等:一样、等同 “见”同“现”表现 虽:即使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三)马说主题思想:本文通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埋没人才的现象 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四)翻译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