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76866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3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宝坻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进行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的实验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应选择有活性的且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B在显微镜下看到正常细胞后再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 C只有具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D本实验不能证实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 【详解

2、】 A、大液泡中含有大量的水,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大量水外流,可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 象;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能出现质壁分离,所以实验材料应选择有活性的且有大 液泡的植物细胞,A 正确; B、该实验的第一次显微观察是装片制作完成后,观察活细胞的正常形态,目的是与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 质壁分离的细胞形态进行对照,所以应在显微镜下看到正常细胞后再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B 正确; C、理论上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活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具紫色液泡的洋 葱表皮细胞因液泡为紫色,在实验过程中更容易观察到液泡体积的变化。并非只有液泡有颜色的植物细胞 才能发

3、生质壁分离,C错误;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 不能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来证实, D 正确。 故选 C。 2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 对碱基改变) 。下列相关 述正确的是() A基因复制和转录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 B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与DNA 上的启动子结合 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 G+C)的值减小而(A+G)( T+C)的值增大 D该基因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 “ 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 连接 【答案】 B 【解析】 【分析】 1.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

4、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 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C-G,其中 A-T 之间有 2 个氢键, C-G之间有 3 个氢键)。 2.复制过程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在 DNA 解旋酶、 DNA 聚合酶的作 用下消耗能量,合成DNA。 3.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 DNA 解旋酶、 RNA 聚合酶的作用 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详解】 A、基因复制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

5、息相同,转录过程中只以其中 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A 错误; B、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与DNA 分子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B 正确; 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少,但(A+G)/( T+C )的值不变,仍为1, C错误; D、基因 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 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 ” 连接, D 错误。 故选 B。 3基因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 B种群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 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

6、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 D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逐渐形成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 程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A 正确; B、地理隔离不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B 错误; 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

7、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正确; D、长期的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D 正确。 故选 B。 4下列关于 “ 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的测定过程需使用显色剂硫酸锌 B亚硝酸盐的存在是泡菜能较长时间储存的原因之一 C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 D样品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偏大,原因可能是测定样品时选用了光程更大的比色杯 【答案】 A 【解析】 【分析】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 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

8、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 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 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 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用比色法可以推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详解】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与N-1-萘基乙二胺溶液等体积混合作为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显色剂, A 错误; B、亚硝酸盐浓度较高,微生物因失水而不能生存,B 正确; 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一般腌制10d 后,亚硝酸盐含量

9、开始下降,C 正确; D、如果样液的比色杯光程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偏大,D 正确。 故选 A。 5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群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 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每一代都有人患病 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1 个致病基因 【答案】 A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 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 ZW 型, 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 体

10、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由A 基因控 制,则女性中基因型为XAX A、XAXa、XaXa,男性基因型为 XAY、XaY。 【详解】 A、人群中女性患者(X AXa、XAXA)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X AY) ,A 正确; 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致病基因,如X AXA 细胞内的基因复制后即有四个,B错误; 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不一定每一代都有人患病,如XaXa、XAY,后代若生儿子即正常,C错误; 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0 个致病基因,如含 Y的精子, D 错误。 故选 A。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对生物体

11、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控作用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C催化 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 D酶的合成需要tRNA 的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 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 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详解】 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 错误; B、酶在适用条件下的催化效率才高于无机催化剂,B 错误; C、催化 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属于不同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C正确; D、

12、酶有些是RNA, RNA 的合成不需要tRNA 的参与, D 错误。 故选 C。 7下列组成元素不同于其它三类物质的是() A磷脂 B蛋白质 CRNA D ATP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由 C、H、O、N 等元素组成,RNA 是核酸中的一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TP是直接能源 物质,全称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详解】 A、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ATP相同; B、蛋白质由C、H、O、N 等元素组成,不一定含有P; C、R

13、NA 由 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磷脂、ATP相同; D、 ATP由 C、H、 O、 N、 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磷脂相同。 故选 B。 【点睛】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C、H、 O、 N 等元素组成,常含有S,如胰岛素,血红蛋白含有Fe,不同 蛋白质可能含有除C、H、O、 N 四种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但C、H、 O、 N 四种元素是必有的。 8某实验小组将野生型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后获得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型小鼠胰岛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型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

14、低于野生型小鼠的 B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可能提高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 C突变型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从图中看出,高血糖刺激下,野生型小鼠的胰岛素含量明显比突变型小鼠高,说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 突变型小鼠胰岛B 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 【详解】 A、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导致甲状腺不能接受到促甲状腺激素的刺 激,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 正确; B、根据分析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小鼠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

15、素含量较低,说明降低了胰岛 B 细 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B错误; C、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含量,所以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正确; D、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所以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和血糖调节的知识,理解分级调节、 和血糖调节的基本过程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 析。 9如图表示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45 岁女性所生子女数目少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体内雌激素含量低 B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中,先天愚型病在成年阶段发病率很低 C图中先天愚型病的诊断只

16、能通过羊膜腔穿刺 D图中两条曲线的结果告诉我们应提倡适龄生育 【答案】 C 【解析】 【分析】 1、婚前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措施有: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 基因诊断等。 2、分析曲线图: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先天愚型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详解】 A、雌激素能促进卵细胞形成,所以图中45 岁女性所生子女数目少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体内雌激素含量低, A 正确; B、先天愚型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成年阶段发病率很低,B正确; C、先天愚型病的诊断可通过羊膜腔穿刺或绒毛细胞检查等方法,C错误; D、图中两条曲线的结果告诉我们应提倡适龄生育,D 正确。 故选 C。 10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 (HIF-1) 。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1合成后 很快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可促进 EPO的合成,使红细胞 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