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76848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 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1)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柳树的枝条浸出液来处理扦插枝条,可早生根1-3 天,存活率提高10%-2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主要是吲哚乙酸 B幼嫩枝条中的调节物质主要由幼嫩组织中相应腺体分泌 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不能反复使用 D插条生根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

2、生长。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 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 A、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说明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可能为吲哚乙酸,A 正确; B、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是由一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B错误; 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也会被灭活,不能够反复利用,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C正确; D、生根的过程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 正确。 故选 B。 2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有序进行。周期蛋白cyclin B 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

3、成复合物 MPF 后,被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 M 期;周期蛋白cyclin E 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被激活的 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 S期。上述调控过程中MPF 的 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 cyclin B 基因的表达或CDK1的活性都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 检验点 Bcyclin E 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C若将 G2期和 M 期细胞融合,则G2期细胞进入M 期的时间会提前 D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了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间期: 1、G1期主

4、要进行RNA 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 DNA 合成做准备; 2、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 的合成; 3、G2期主要为M 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 【详解】 A、由题干可知,周期蛋白cyclin B 与蛋白激酶 CDK1结合,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 M 期,故抑制cyclin B 基因的表达或CDK1的活性,都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 检验点, A 正确; B、由题干可知,周期蛋白cyclin E 与蛋白激酶 CDK2结合,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 S期,而细胞内染色质螺 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在细胞分裂前期,B 错误; C、由图示看出,M 期细胞中

5、 MPF 的活性较高,若将G2期和 M 期细胞融合,则G2期细胞进入M 期的时 间会提前, C正确; D、中心体复制在S期,被激活的CDK2可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 S期,故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了中心体 复制的起始调控,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获取题干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韭菜植株的体细胞含有32 条染色体。用放射性 60Co 处理韭菜种子后 ,筛选出一株抗黄叶病的植株 X, 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株X可获得多

6、倍体抗病韭菜植株 B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C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64 条染色体 D植株 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淅升高 【答案】 C 【解析】用放射性 60Co处理韭菜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若干单倍体植株, 抗病植株占50%,说明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抗病基因为显性基因,用低温诱导处理X(含抗病基因)可 以得到多倍体抗病韭菜植株,A 正确;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B正 确;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即16 条,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 分裂染色体加倍变成32 条,

7、 C 错误;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纯合抗病植株 比例逐渐升高,D 正确。 考点: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点睛: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植物细胞工程育种的几个易错点 (1)单倍体育种一般应用于二倍体植物,因为若为四倍体植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形成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 (2)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 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 染色体数目加倍” 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 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4)单倍体

8、育种和植物细胞工程育种,都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4下列关于NaOH 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 pH 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 B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 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 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答案】 A 【解析】探究pH 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A 正确;鉴定蛋白 质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 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

9、吸方式时,让空 气先通入NaOH 溶液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 质运输关系时,以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体积比表示吸收速度,D 错误。 5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 +浓度差。 H+顺浓度梯度经 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 驱动 ATP的合成(如下图) 。 根据图示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 BH+可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 C此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存在差异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线粒体内膜的外侧H+浓度高于内侧,H+顺浓度梯度经

10、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同 时 ADP 合成 ATP 。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 A 正确; B、H+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跨膜的 H+通道协助,不能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 B 错误;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与 O2反应生成水,并伴随大量能量的释放,其中有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 , 可知图示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 正确; D、线粒体的内、外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所以功能存在差异,D 正确。 故选 B。 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之间的生

11、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 B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将改变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基因频率 C在生物的变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 D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 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生物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并决定生 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详解】 A、多倍体育种不需要长期地理隔离就产生了生殖隔离,A 错误;

12、B、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对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种群来说是迁入个体,会影响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 基因频率, 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是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 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不利变异个 体的基因频率有可能下降至0,因此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生物进化、染色体变异、基因频率等有关知识。 7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

13、物。不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 B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 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 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D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草本阶段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所以不遭 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植物类型逐渐增加,分层现象会更加明显,光能 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保持在10%20%

14、之间。 【详解】 A、随着草本植物演替至灌木阶段,群落结构变得复杂所以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增加,A 错误; B、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还取决于环境,如果是在干旱的地方,只能演替至草本或者灌木阶段,B错误;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内部存在着生存斗争,所以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 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C正确; D、人工林结构简单,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的知识,识记其基本内容即可。 8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浅滩,是生产力(有机物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红树、 桐花树、海桑等是红树林的

15、主要植物,腹足动物、蟹类、双壳类等底栖生物多样性高,生物量极其丰富。 相手蟹栖息于红树林冠层,主要以新鲜树叶为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红树等植物和底栖动物构成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光照、水和温度等因素与红树林高生产力特性密切相关 C底栖动物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能量循环利用 D相手蟹属于次级消费者,不能同化摄食树叶的全部能量 【答案】 B 【解析】 【分析】 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群落。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 A、群落是指一个地方的所有生物的集合,而不是只有植物和动物,A 错误; B、光照、水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红树林的生活情况,

16、与红树林高生产力特性密切相关,B 正确; C、能量不能循环,C 错误; D、相手蟹栖息于红树林冠层,主要以新鲜树叶为食,所以是初级消费者,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识记教材内容即可。 9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 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 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 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 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 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B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C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D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由题干可知千岛湖的生产者主要是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